八年级地理复习大纲

发布 2022-12-17 07:28:28 阅读 6447

八年级。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一、 优越的地理位置。

1、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2、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 纬度位置:北温带为主,少量热带,无寒带。

二、 国土辽阔。

1、 四端点位置。

2、 国土面积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世界第3

3、 邻国:陆上14个,隔海6个。

4、 海域:4边缘海、2内海、三大岛、三大半岛、两海峡。

三、 **行政区(名称、位置、轮廓、简称、行政中心)

34个省级(5自治区、4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23省)

县级(市、自治州、自治县)

乡级(民族乡、镇)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一、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1、 人口数(2024年 12.95亿;2024年第六次普查 13.39亿)

2、 增长速度:慢(明清前)——快(80年代前)——慢(80年代计划生育后)

目前: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都较低,但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

3、 人口素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城乡差异大。

4、 人口结构:发达地区逐步进入老龄化;男女性别比失衡,男性比例过高。

5、 人口问题:由人口过多带来的住房、教育、医疗、交通、就业、治安、环境等问题。

6、 人口国策:计划生育。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二、 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1、 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

2、 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密度最大、最小省区:澳门、**。

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 民族构成。

1、 总数56个汉族92%,少数民族8%(壮族最多)

2、 民族政策: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集中区进行民族自治(建自治州、自治县等)

3、 各民族文化、宗教、习俗的差异(解释一些民族习俗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 民族分布。

1、 分布:汉族——东、中部; 少数——西北、西南、东北。

2、 分布特点:大杂聚、小聚居。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地势。

一、 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注意:青藏高原为第一级!)

1、 **阶梯的分界线。

2、 每一级阶梯包括的地形区。

3、 每级阶梯海拔高度范围。

4、 **阶梯地势对河流、气候、交通的影响。

二、 复杂的地形。

1、 地形区:4大高原、4大盆地、3大平原、1大丘陵的位置和特点。

2、 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三、 山区面积广大。

1、 面积占全国三分之二。

2、 分布:中西部。

3、 易发自然灾害(3种都是水土流失的表现形式)

4、 开发利弊。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一、 我国气温的分布(1月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1、 分布规律: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

2、 温度带的划分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 我国降水的分布(400mm大兴安岭一线,800mm秦岭-淮河一线)

1、 降水分布规律: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 4大干湿区的划分及对应的自然景观。

3、 降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 八上课课练p65**熟练掌握。

三、 季风气候显著。

1、 产生原因:纬度、海陆因素。

2、 冬、夏季风的风向、特点。

3、 季风区(夏季风影响的区域)和非季风区的划分界限接近400mm等降水量线。

4、 季风区内降水类型(锋面雨) 梅雨、伏旱天气产生的原因。

5、 季风气候的影响(有利:雨热同期;不利:气象灾害)

四、 气候复杂多样。

1、 我国5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2、 山地垂直气候的变化。

3、 不同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一、 众多的河湖。

1、 内流区、外流区的河流、湖泊特点。

2、 外河流的水文特征、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3、 京杭运河。

二、 黄河。

1、 源头、汇入的海洋、流经地形区、省区(9个)干流形状、上中下游的划分、主要水利枢纽位置。

2、 贡献:上游发电、灌溉。

3、 忧患:泛滥、断流、凌汛。

4、 黄河上、中、下游的特点及开发治理措施(可与下册黄土高原一起复习)

三、 长江。

1、源头、汇入的海洋、流经地形区、省区(11个)、干流形状、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主要水利枢纽位置。

2、长江的贡献——水能宝库、**水道。

3、长江洪涝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可与下册沿江地带一起复习)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一、 自然资源。

1、 概念及内涵。

2、 自然资源的分类。

3、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常识。

二、 我国自然资源总特征。

第二节土地资源。

一、 土地的利用。

1、 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

2、 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有利、不利)

二、 土地资源的分布。

1、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2、 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地形气候的关系(活动p69**)

三、 土地国策。

1、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三大问题。

2、 土地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第三节水资源。

一、 宝贵的水资源。

1、 地球上水的不同形式。

2、 我国水资源现状。

二、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时空分布不均—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建水库——三峡、葛洲坝;小浪底。

空间分布——南多北少,西北更少——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引黄济青;

三、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一、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二、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工具。

三、 我国交通网的分布:东密西疏;东多西少。

四、 铁路干线的分布——三横五纵。

五、 单。一、综合的交通运输枢纽。

六、 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1、 客运、货运的差别。

2、 运量、运费、速度的差别。

3、 是否符合实际。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 农业四部门:农(种植业)、林、牧、渔。

二、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三、 农业的地区差异。

1、 东、西部的差异。

2、 南、北方的差异(**)

3、 垂直地带差异。

四、 农业生产布局(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五、 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大商品粮基地。

2、发展生态农业——桑基鱼塘为例。

3、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现代化。

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二、 工业的分类(重工业、轻工业)

三、 工业的分布。

1、 沿铁路线。

2、 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名称、位置、主要城市、特点)

3、 沿河——黄河:能源工业。

长江:四大工业中心城市及主要工业基地(与下册沿江地带一起复习)

四、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五、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

2、 分布特点:大分散,小集中。

3、 沿海、沿边、内陆的发展方向。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不同的地理区域。

1、区域的不同类型。

2、同类区域的不同级别。

二、四大地理区域。

1、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划分界限。

2、划分依据:气候、地形。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一、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结合新疆一起复习)

地形区、河流、地貌景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区、自然景观、自然资源。

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一、自然环境。

1、气候特点。

2、地形地势。

3、河流、交通。

4、资源条件。

二、政治、文化中心。

主要职能部门。

三、历史悠久的古城。

1、旧城格局及特点。

2、世界遗产的保护。

四、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1、四大功能区。

2、新城的建设和老城的保护。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一、基本情况。

1、“一国两制”

2、纬度、海陆、相对位置。

3、组成部分。

4、人多地狭。

二、与内地的密切联系。

1、第三产业为主(香港以转口**为主;澳门为博彩旅游为主)

2、港澳与内地的优势互补(结合珠江三角洲前店后厂内容一起复习)

第三节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

一、不可分割的领土。

二、宝岛台湾。

1、战略地位:纬度位置——热带、**带。

海陆位置——四面环海,临近福建,受夏季风影响。

2、风景迷人:地形——西部平原,东部山地为主。

主要风景区。

3、物产丰富:森林资源——东部山地。

农产品资源、矿产资源——西部平原。

众多美称。三、出口导向型经济。

1、 经济模式:进口-加工-出口和日本类似。

2、 分布:西部平原原因。

3、 经济发展较快,亚洲四小龙,以第。

二、三产业为主。

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一、 自然环境。

1、 西北边陲、民族众多。

2、 地形:三山夹两盆(“疆”)

3、 荒漠广布、气候干旱。

4、 人口聚集地——绿洲。

二、 种植业——特色的绿洲农业(畜牧业发展情况详见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一节)

1、 特色农产品。

2、 灌溉工程——坎儿井。

3、 新疆的用水问题及农业发展问题。

三、 工业——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

1、 油气资源储量。

2、 油气资源分布:盆地中部及边缘。

3、 西气东输工程:起止点;经过省区(9);对东、西部的经济、生态效益。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

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一、 对外开放的前沿。

1、 区位因素。

2、 人文因素。

3、 政策因素。

二、 经济特点——外向型经济。

1、 和港澳的关系——前店后厂。

2、 主要工业企业类型——轻工业、劳动密集型企业。

3、 主要出口产品——电子、日用消费品。

三、 城市化进程。

1、 城镇化的表现。

2、 城镇化发展迅速的利、弊。

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一、 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1、 资源优势:热带动植物。

少数民族(傣家)风情(联系自然环境解释人文环境)

宗教文化(佛教)

2、位置优势。

二、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支柱产业。

1、 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

2、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一、 自然环境。

1、 范围及省区。

2、 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成因。

3、 地貌——塬、梁、峁。

二、 严重的水土流失。

1、 原因(自然原因4点,人为原因2点)

2、 后果(可与黄河下游地上河内容联系)

3、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找共同点)

三、 生态问题。

1、 生态脆弱:水土流失+水旱灾害。

2、 原因:气候特点、人地矛盾突出。

3、 生态建设。

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一、 自然环境。

1、 起止点、区域形状。

2、 气候类型和特点(常州)

3、 上游、中下游地形和河流的差异(以湖北宜昌为界)

4、 上游、中下游矿产资源、水力资源、耕地资源的差异。

5、 上游、中下游的开发和优势互补(结合p76,p83一起思考)

二、 沿江地带的经济作用。

1、 沟通东部沿海、西部内陆的纽带。

2、 利用南北向支流、铁路线、运河等实现向南北各区域的辐射。

三、 沿江地带的城市和工业。

1、 沿江四大城市群及中心城市。

2、 沿江主要工业部门及工业基地(重点复习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长三角)

四、 沿江地带的四大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危害、防治措施。

1、 上游水土流失。

2、 中下游洪涝。

3、 水污染。

4、 酸雨污染(三大污染区)

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一、 区域发展要因地制宜。

二、 区域间实现优势互补,区域合作。

1、 国内合作: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跨世纪五大工程(三峡、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1、工程的地点或起止点2、工程的路线有几条,分别经过哪些地区?3、工程的意义4、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例:西电东送——三条线路:北:

陕西、山西(火电)——京津唐中:四川(水电)——江浙沪南:云贵(水电、火电)——珠三角意义:

1缓解东西能源、经济不平衡状况2安全、可靠、清洁、便宜3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困难:投资大(5265亿以上);途经山区建设难度大。

2、 国际合作(全球化、一体化):生产全球化、**全球化、货币全球化。

三、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江苏地理。一、 地理位置。

1、 海陆位置。

2、 周边省区。

二、 行政区划。

1、 行政中心——南京。

八年级地理复习

八年级地理期末复习指导。第一章。2 一至。二 二至三阶梯的分界山脉分别是 和 一 二 三阶梯的平均拔分别是。3 我国地形大至有 种,分别是4 中国的地形特点是 1 2 山区面积共占了 5 准确找出四大高原 三大平原 四大盆地的位置6 准确找出我国 五湖 和 四海 的位置,五湖四海。7 湖泊是调节 的...

八年级地理复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 连线题。请把下列地区与相应的民居连接起来 北方地区四合院。南方地区竹楼。西北地区碉房。青藏地区蒙古包。二 题。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有哪些?其中在不同的区域之间界线都突出了哪些主导因素?2 尝试说出秦岭与淮河的主要地理意...

八年级地理复习

读图题。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这四个省中,纬度最高的是 c 南临南海的是 a 陆上同邻国有接壤的是 a 和 b 有黄河流经的省份是 d地形以山地 高原为主的省份是 a b省份的简称是 广 d省份的行政中心是。2 读下图,填表 图中黑色线条表示山脉 3 图中a省为陕西省,读图填空 8分。b是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