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教案北师大版

发布 2022-12-04 23:42:28 阅读 1926

2019-2023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教案北师大版。

课程资源。一)学生准备。

1.调查、了解自己居住地区的家居环境状况。2.搜集破坏家居环境的表现。(二)教师准备。

1.选用社区金鱼池小区建设介绍的录像,帮助学生体会人们的居住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居住水平在不断提高。

2.利用录音机录制了学生在楼道追跑打闹的声音,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体验这种行为带来的危害。

3.引入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例如,在教学中利用录像出示了一张贴在电梯里的布告,其内容是“请住在5号楼3单元2门的居民注意装修的方式和时间,不要影响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通过这个事例在课堂上引发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庭周围的环境,知道哪些是个人财产,哪些是公共设施,进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家居环境的含义。

2.体会保护家庭周围环境的益处,进而产生主动爱护家庭周围环境的情感。3.能对保护家庭周围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课前由学生调查了解自己居住地区的家居环境状况,搜集破坏家居环境的行为表现。2.课堂教学。

1)帮助学生进一步全面了解自己的家庭居住环境。(2)帮助学生认识好的家居环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3)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体验活动和对“布告”的讨论,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破坏家居环境的行为带来的危害。

4)通过设计《爱护家居环境公约》,帮助学生提高公民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并通过对于爱护家居环境的阶段性自评,拓展课堂教学,使教学具有实效性。

5)介绍社区金鱼池小区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使学生体会到爱护家居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教学过程。

一、以自己的家居环境为范例,帮助学生理解“公共设施”和“家居环境”两个概念,并渗透“公共设施”在家居环境中的重要性,逐步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家居环境”。

二、引导学生介绍各自的家庭居住环境,并在随后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心中渴望有一个安静、舒适、清洁、漂亮的家居环境,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引导学生理解家居环境与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关系,概括出好的家居环境能够使人们休息好,有利于身体健康;有了好的身体,才能精力充沛地学习、工作,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环境与健康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引用“安居才能乐业”这句话,点出本节课的主题。

三、引导学生认识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给别人生活带来的危害。

1.体验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并认识破坏学习环境给同学心理以及学习带来的影响。

具体的活动过程是:请一位学生到前面读一段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这段文章由教师提供)。在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提前录制的学生在楼道里大声喧哗的录音,然后问学生:

你听清文章的内容了吗?为什么?这样的情况你遇到过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在帮助学生剖析之后,教师指出,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有些同学只顾自己一时的痛快,却忘记了顾及别人的感受。他们的行为破坏了学习环境,影响了他人学习。

以“在我们日常的家居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2.**一段录像,并向学生介绍说:“有一天我下班回家,乘坐电梯时看到了这样一则布告:

请住在5号楼3单元2门的居民注意装修的方式和时间,不要影响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当画面定格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讨论题目:电梯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则布告?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在学生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有些人只顾把自己家装修得非常漂亮,装修时不注意时间,制造的噪音影响了邻居的正常生活,特别是对那些身体不好的老人,装修的噪音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3.引导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中听到、看到和经历过的类似不良行为,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住在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小区,社区条件和设施很差,没有存车处,因此有些人回家以后,把自行车用铁链子锁在楼梯扶手上,造成了居民上下楼梯极不方便;

父母平时教育他:走路时千万不要顺着楼溜边走,谨防被高空坠物伤害;有的学生说,之所以有高空坠物,是由于有的居住在高层的人不讲道德,为了自己方便,高空抛物造成的;

有的学生说,无论在公共楼道还是居住区里,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大人乱扔烟头,有的人随地吐痰,实在是脏极了,而且会造成疾病传播;

有的学生说,他的一位邻居是养鸽爱好者,在自己家阳台外探出一块踏板作为飞鸽起飞和降落用,可是楼下却倒了霉,经常遭受鸽粪的袭击;

还有的学生说,有些居民楼一层的住户为了自家方便,把楼前的绿地圈起来占为己有,盖成平房……

在热烈的讨论中,注意引导学生**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最后帮助学生明确,家居环境的好坏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四、学会生活。

1.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民责任感,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份《爱护家居环境公约》,组织学生讨论并制定有关措施。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

这个过程使学生通过活动进**感体验,而情感体验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我教育提高的过程。

2.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我进一步提出要求:请每位学生将自己小组制定的《爱护家居环境公约》贴在家里,期末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

与此同时,请父母根据学生制定的公约及日常表现,对子女的行为做出评价。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附送:2019-2023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老师教育我成长教案北师大版课程资源。

一)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老师教育自己成长的事例。(二)教师准备。

1.搜集有关教师教育学生成长的真实事例。2.准备电教设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3.准备**及《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歌曲录音。教学目标。

1.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劳动。2.形成尊重老师的情感,体验融洽的师生关系。

3.从自己的真实经历出发,认识和理解老师对自己成长的作用。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情境导入。2.阅读课文。

3.讨论:第一次见到老师时的印象及心情。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5.召开“老师教育我成长”的故事会。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生:这张**反映的是我们刚入学时老师在校门口迎接我们时的情景。生:

这张**反映的是我们在二年级入队仪式上宣誓的情景。师:是谁带领你们宣誓的呀?

生:是大队辅导员。

师:对了。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几张**。

生:这张**反映的是我们班和三年级(2)班进行拔河比赛时的情景。当时是何老师给我们当的裁判。

生:这张**反映的是老师在**课上教我们吹竖笛的情景。

师:在老师的辛勤教育下,同学们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二)阅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第49页,用你喜欢的阅读方式读一遍课文。(三)讨论:第一次见到老师时的印象及心情。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第一次走进校门,见到老师的时候,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生:有知识,衣服特别整齐。生:严肃、认真。

生: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挺和蔼的。生:说话声音响亮,做事有条理。

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是不是也像课文中的同学一样?

生:爸爸、妈妈把我交给老师后就走了,我当时心里很害怕。生:

我开始也很紧张,可是看见老师冲我们笑眯眯的就不紧张了。师:你还记得从你成为小学生以来,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吗?

生:很多,记不清了。

师:从同学们走进学校的大门开始,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生活,你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包含着老师们的心血。(四)指导学生朗诵课文。

师:正像诗中描写的那样,老师把一个个爱哭的孩子,教育成有知识、懂道理的人。我也做过学生,记得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在竞选中队委时落选了,当时情绪非常低落,觉得委屈、没面子,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我的班主任周老师一边给我补课,一边对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老师相信你一定行!

”听了老师的话,我心里感到很温暖。从那以后,我刻苦学习,关心集体,学习成绩提高了,也受到了同学们的拥护。五年级时,我终于当选为中队长。

直到现在,每当我遇到困难、挫折时,我的耳边就会响起小学老师对我说的那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五)召开“老师教育我成长”的故事会。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爱护环境

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山东人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 爱护我们的环境第二课 环境好我快乐 活动主题二 爱护环境从我做起课时 一课时。作者 陈召存单位 木石镇峭村小学 联系 135电子邮箱 活动过程 第二课时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教师谈话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的...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爱护自己的身体》教案

班级课题。三 2 科目品德教者。一 爱护自己的身体。1 教育学生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教学目的2 培养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3 掌握一些健康锦囊。教学重点 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重难点。难点 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课时安排一课时。一 情景导入。星期天,丹丹去游泳,在强烈的太阳下晒了一个下午,晚上就开始发烧 ...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我们共同的家苏教版

4 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教育即生活 儿童认知的发展和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 认识和感悟。将静态的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体验,从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教学中,我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即汶川大 与本课的教学目标,即认识祖国面积大结合起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