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综合练习

发布 2022-12-04 12:41:28 阅读 7721

1、甲、乙两地相距16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25小时,正好行了全程的一半,问: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小兔装蘑菇,24个装一盒,装了240盒后还剩1344个没有装完,这些蘑菇一共可以装多少盒?

3、一本故事书共120页,小明原计划10天看完,实际多看了2天,平均每天看几页?

4、一头大象一天可以吃食物200千克,动物园的5头大象一星期共吃食物多少千克?

5、书架上有三层书,第一层有60本,是第二层的两倍,第三层的书本比第二层的两倍还少15本,第三层有书多少本?这个书架上共有书多少本?

6、仓库里有面粉8400千克,每20千克装一袋,这些面粉平均分给6个超市,每个超市可以分到面粉多少千克?

7、有一种奶糖,每20粒装一袋,每25袋装一箱,现有30000粒,可以装多少箱?

8、苗苗文具厂原计划每月生产3000支钢笔,技术革新后,一年的生产任务10个月就完成了,实际平均每月生产钢笔多少支?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9、一瓶油,连瓶共重5025克,用去一半油后连瓶还重2525克,油重多少克?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0、一根电线剪去960米,剩下的正好是剪去的6倍,这根电线原来有多长?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综合练习

1 口袋里有同样大小和同样质地的红 黄 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各10个。一次最少摸出 答案 个球,才能保证至少有4个颜色相同。2 一位老爷爷去世前打算把家里养的牛分给他的儿子们,每人分5头牛就多2头,每人分6头牛又少1头。问老爷爷有 答案 个儿子和 答案 头牛。3 a b c d e五人参加乒乓球比赛,每...

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练习

1 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 分析题里数量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最后算什么 3 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 4 进行检验,写出答案。例1 两个小组订练习本,甲组每天装订55本,一共装订了330本。乙组装订同样多的本数,5天装装订完。哪个小组用的时间少?这个组每天比另一个组多...

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练习

测试卷一姓名。一,填空题。1 把 15 15 15 15 15 写成乘法算式。2 90里面有 个十,8个百是。3 一个因数是7,两个因数的积是560,另一个因数是 6的50倍是540是9的 倍。4 计算86 2,可以先计算再计算然后再。计算35 4,可以先计算再计算然后再。5 400 5末尾有 个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