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课程设计荆州改

发布 2022-10-03 12:52:28 阅读 6307

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江汉平原北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北岸,东与武汉、孝感市和咸宁市相连,西与宜昌市接壤,南与湖南省交界,国土总面积1。4万多平方公里,下辖沙市、荆州和江陵三个区和公安、监利两个县。代管石首、松滋、洪湖三个县级市。

荆州市是长江中游主要的港口,是鄂中南地区饿中心城市,工业结构以纺织、机械、化工、电子、冶金、建材为主,2023年末全市城区总人口53.7万人,工业产值58.59亿元。

规划2023年城区将达到80万人,工业总产值607.4亿元。

荆州市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从秦汉至明清,历为州、郡、道、路、俯之治所。荆州市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江陵历史文化名城,松滋水风景区、洪湖风景区和石首天鹅湖洲白鳍豚和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遍及市域的新、旧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楚”文化和古“三国”文化遗址。

2.2.1排水工程现状。

荆州市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形成了荆州城区、沙市城区相对独立的排水系统,荆州城区为合流制排水系统,现状城区污水由内环路污水截流排入护城河,然后由荆州泵站抽升排入长湖。沙市城区旧城区为合流制排水系统,范围为荆襄河以东、红星路以西、江津路以南地区,其他地区为分流制。

荆州城区排水量约为29.77万m3/d,其中工业废水15.3万m3/d;生活污水11.

04万m3/d其它污水量3.43万m3/d,目前仅仅沙市城区东区建有一座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

0万m3/d,整个城区污水处理率仅为8.3%,其余污水排入长江或内河系。

长江干流荆州市段主要有七个排污口,分别为活力集团、造纸厂、热电厂、印染废水处理厂、红光路污水处理厂、沙隆达公司、石油化工厂等排污口。其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列于下表。

长江荆州市排污口一览表。

市区内现有污水截流干管155km,其中污水管道55km。合流制管道100km,管径d500——d1500。市区现有污水提升泵站5座。

原红光路污水处理厂已征地46.5亩,建有一座排江泵房,一座化验综合楼,抽排能力为15万m3/d,汛期将污水抽排入江。

2.2.2排水工程规划。

根据荆州市排水工程规划,荆州市排水系统分为荆州城区、沙市城区两个排水系统。

沙市城区污水系统由红光路污水系统、纺织工业污水系统和化工工业污水系统组成。规划远期沿荆沙大道布置截流干管,将三部分污水收集入红光污水处理厂,近期红光路污水处理厂只负责处理红光路污水系统污水。

红光路污水系统中武德区污水将有50%转输至草市污水处理厂,不进入本污水处理系统。

荆州市城区呈带状分布,地势南高北低,地貌主要特征为平原,中山路一带地面高程为36.00至38.00m(黄海高程,下同),其他地区地面高程一般为31.

50——28.50m。沿江向北平均坡度为万分之七,城市东西向地面高程基本没有变化。

市区由第四世纪冲积,洪积层组成,地貌为河漫滩一次阶地,无不良的物理地质现象。地基土壤自上而下分别为素填土、粘土、淤质亚粘土、轻亚粘土细粉砂,局部地段有淤泥,地基强度90—120kpa。一般顶板高程22.

0—27.0m,饱含上层滞水。

埋藏于粘土层及粉细砂层的上层滞水,受降雨及地表水补给初见地下水位在地面下0.80m至1.5m,高程28.

00—29.00m。白粘土及粉细砂卵石层潜水,受长江水补给,埋深一般为6.

0—12.00m。

**烈度为6级。

荆州城区南有长江,北有长湖,是荆州市区两大过境水系。城区境内有鼓湖渠、西干渠、荆襄河、荆沙河等四条主要河渠,均无天然源头。其中长江是荆州市城区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主要水源和纳污水体。

长江荆江中段傍荆州市中心城区而过,上游来水有西入境,于沙市盐卡折向东南,形成曲径半径7.1km的弯道。根据每年的水文统计资料,各年平均水位34.

02m。荆州市城区水系水文资料见下表。

河湖基本情况。

该市地处北**带内陆湿润季风气候夏热冬冷,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湿润,雨量丰沛。

气温。全年平均气温 16.8 oc;

极端最高气温 39.2 oc;

极端最低气温 -14.9 oc;

最热月(七、八月)平均气温28 oc;

最冷月平均气温3.6 oc;

降水。年均降水量为 1158.5mm;

最大年降水量为 1858.5mm;

小时最大降水量为 73.0mm。

年均无霜期 256.7d。

年平均雾月 38.2d。

年最大积雪厚度 200mm。

年均气压力 101.2kpa。

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年均日照时数 1865.0h。

风况。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平均风速2.3m/s,出现频率为17%;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出现频率为20%。

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出现频率为20%;年静风频率22%;夏季静风频率为19%,冬季静风频率为23%;

3. 污水处理厂设计条件。

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其它污水。其它污水指宾馆、餐饮、娱乐、商业、学校、医院及大型公共建筑等排出的污水。

根据《湖北省荆州市红光路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采用人均综合污水排放标准定额计算法对污水总量进行了**。考虑工程近、远期结合的情况,近期红光路污水处理厂只负责红光路污水系统污水。

**结果表明:近期2023年本工程服务范围内污水总量为14.41万m3/d;确定近期规模为15万m3/d;远期2023年本工程服务范围内污水总量为39.

85万万m3/d,确定远期规模为40万m3/d。

3.2.1设计进水水质。

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污水厂设计进水水质进行了详细论证:(1)根据荆州市环境监测站对红光路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的实测资料;(2)参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的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3)参照国内同类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水质;(4)考虑到远期的发展。

根据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专家评估意见,确定本工程平均进水水质为:bod5=160mg/l cod=300 mg/l ss=200 mg/l tn=35 mg/l tp=3 mg/l

根据荆州市水环境功能区划,长江荆州段水体应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i-1999)中的三类水质标准,则污水处理厂出水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因此,污水处理厂设计出水水质确定为:

cod ≤ 60mg/l

bod5 ≤ 20mg/l

ss ≤ 20mg/l

nh3-n ≤ 15mg/l

tp ≤ 0.5mg/l

需要说明的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要求磷酸盐磷小于0.5mg/l,大量的城市污水生物除磷的运行结果表明,生物除磷很难保证磷酸盐磷的达标率,即将发布的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范中也已对此问题重新作了规定,将磷酸盐指标放宽到1.0mg/l。

如果本厂要求执行0.5mg/l的标准,则必需在系统内增加化学除磷的措施,从而引起工程费用的增加。在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时,与会专家也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建议本厂出水水质对磷酸盐指标定为1.0mg/l。

相应于此污水中主要污染物质的处理程度为:

e(cod85 %

e(bod589 %

e(ss90 %

e(tkn57 %

e(tp80 %

根据以下原则进行污水厂厂址选择:

1. 位于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游,以减轻不良气味对城市的影响。

2. 处理后出水应便于排放。

3. 交通运输便利。

4. 各项公用设施应方便、经济。

5. 所处地理位置的标高应便于收水,并防止内涝和外洪。

6. 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确定污水厂厂址选择在红光路以东、江津东路以南,位于化工区内,紧邻玉桥开发区。厂址最早是在198年由中南设计院编制《沙市市排水工程初步设计》确定的,随后198年和199年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也把该址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厂址,城市污水截流系统也是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的,现在该厂址已征地46.5亩。

建有一座排江泵房,一座化验综合楼。该厂地势平坦,周围基本为农田,地面高程一般在29.0m左右,拆迁工作量小,是比较理想的城市污水处理场厂址。

选此地优点有:

1. 位于城外、城市排水系统下游,易于收集污水、扩展方便;

2. 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且距离居民区较远,对城区环境的影响较小。

3. 靠近公路,交通便利。

4. 便于与规划排水管网连接,可减少管网建设费用。

5. 可预留二期规划区污水处理厂用地,集中建设,便于管理。

根据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专家评估意见,确定污水处理厂尾水最终受纳水体为长江。

在长江为常水位时,处理后尾水自流排入江津路以北西干渠。通过西干渠最后排入长江;在长江为洪水位时,通过现有红光路污水处理厂的排江泵房,将污水厂尾水直接抽排入长江。

污水厂排出的污泥,经脱水后可直接运往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统一处理,经有关部门检验确认安全无害后也可用于农肥或供园林部门用于非娱乐场所的绿化和沙岩林地的土质改良。

污水处理课程设计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4 1.1 设计题目 4 1.2设计资料 4 1.3设计内容 5 1.4设计成果 5 1.5设计要求 5 1.6设计时间 5 1.7主要参考资料6 第二章处理工艺的选择与确定6 2.1 方案确定的原则6 2.2可行性方案的确定6 2.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7 2.4 主要构筑物8...

污水处理课程设计

1 工程概况。1.1 设计原始资料。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距厂150 m的某河中,某河的最高水位约为 1.60 m,最低水位约为 3.2 m,常年平均水位约为 2.00 m。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水总管管径为dn800,进水泵房处沟底标高为绝对标高 4.3 m,坡度1.0 充满度h d 0.65。处理量为3...

污水处理设计 课程设计

1 设计内容1 1.1 设计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 1.2 设计任务的概况1 2 处理工艺选择2 2.1 设计原则2 2.2 处理方法的选择2 2.3 工艺流程4 2.4 各构筑物概况及作用4 2.5 处理工艺特点6 3 主要设备及构筑物设计计算7 3.1 格栅7 3.2 污水提升泵房9 3.3 初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