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换热器

发布 2022-10-02 21:16:28 阅读 461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

一、 设计题目:

设计一台换热器。

二、 操作条件:

1. 苯:入口温度80℃,出口温度40℃。

2. 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35℃。

3. 允许压强降:不大于50kpa。

4. 每年按30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 设备型式:

管壳式换热器。

四、 处理能力:

1. 99000吨/年苯。

五、 设计要求:

1. 选定管壳式换热器的种类和工艺流程。

2. 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和主要工艺尺寸的设计。

3. 设计结果概要或设计结果一览表。

4. 设备简图。(要求按比例画出主要结构及尺寸)

5. 对本设计的评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1、选定管壳式换热器的种类和工艺流程。

1.选定管壳式换热器的种类。

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传热设备。与其他种类的换热器相比,其主要优点是:单位体积具有的传热面积较大以及传热效果较好;此外,结构简单,制造的材料范围较广,操作弹性也较大等。

因此在高压高温和大型装置上多采用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中,由于两流体的温度不同,管束和壳体的温度也不相同,因此他们的热膨胀程度也有差别。若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50℃以上)时,就可能由于热应力而引起设备变形,甚至弯曲或破裂,因此必须考虑这种热膨胀的影响。根据热补偿方法的不同,管壳式换热器有下面几种形式。

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这类换热器的结构比较简单、紧凑、造价便宜,但管外不能机械清洗。此种换热器管束连接在管板上,管板分别焊在外壳两端,并在其上连接有顶盖,顶盖和壳体装有流体进出口接管。通常在管外装置一些列垂直于管束的挡板。

同时管子和管板与外壳的连接都是刚性的,而管内管外是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因此,当管壁与壳壁温差较大时,由于两者的热膨胀不同,产生了很大的温差应力,以致管子扭弯或是管子从管板上松脱,甚至毁坏换热器。

为了克服温差应力必须有温差补偿装置,一般在管壁与壳壁温度相差50℃以上时,为安全起见,换热器应有温差补偿装置。但补偿装置(膨胀节)只能用在壳壁与管壁温差低于60-70℃和壳程流体压强不高的情况下。一般壳程压强超过0.

6mpa时,补偿圈过厚,难以伸缩,失去温差补偿作用,就要考虑其他结构。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2) 浮头式换热器。

换热器的一块管板用法兰与外壳相连接,另一块管板不与外壳连接,以使管子受热或冷却时可以自由伸缩,但在这块管板上连接一个顶盖,称之为“浮头”,所以这种换热器称为浮头式换热器。其优点是:管束可以拉出,以便清洗;管束的膨胀不受壳体约束,因此当两种换热器介质的温差大时,不会因管束与壳体的热膨胀量的不同而产生温差应力。

其缺点是结构复杂,造价高。其结构如下:

3) u型管换热器。

这类换热器只有一个管板,管程至少为两程,管束可以抽出清洗,管子可以自由膨胀。其缺点是管子内壁清洗困难,管子更换困难,管板上排列的管子少。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4) 填料函式换热器。

这类换热器管束一端可以自由膨胀,结构比浮头式简单,造价也比浮头式低廉。但壳程内介质有外漏的可能,壳程中不应处理一易挥发、易燃易爆和有毒的介质。其结构如下:

由设计书的要求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设计时冷却水两端温度差可取为5℃~10℃。缺水地区选用较大的温度差,水资源丰富地区选用较小的温度差。青海是“中华水塔”,水资源相对丰富,故选择冷却水较小的温度差6℃,即冷却水的出口温度为31℃。

tm-tm =℃50℃,且允许压强降不大于50kpa,可选择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2.工艺流程图。

主要说明:由于循环冷却水较易结垢,为便于水垢清洗,所以选定循环水走管程,苯走壳程。如图所示,苯经泵抽上来,经加水器加热后,再经管道从接管c进入换热器壳程;冷却水则由泵抽上来经管道从接管a进入换热器管程。

两物质在换热器中进行换热,苯从80℃被冷却至40℃之后,由接管d流出;循环冷却水则从25℃变为31℃,由接管b流出。

二、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和主要工艺尺寸的设计。

1.估算传热面积,初选换热器型号。

(1)基本物理性质数据的查取。

冷却介质为循环水,取入口温度为:35 ℃,出口温度为:40 ℃

苯的定性温度:℃

水的定性温度:℃

两流体的温差:℃

根据《化学工程手册》.化工基础数据。化学工业出版社分别查得在此条件苯和水的物性为:

2)热负荷计算。

冷却水流量。

3)确定流体的流径。

该设计任务的热流体是苯,冷流体为水,本换热器处理的是两流体均不发生相变的传热过程,为使苯通过壳壁面向空气中散热,提高冷却效果,且水易结垢,令苯走壳程,水走管程。

4)计算平均温差。

暂按单壳双管程考虑,先求逆流时平均温差。

苯: 80 40

冷却水: 40 35

△t 40 5

计算r和p:

由r、p值,查教材图4-19(a),所以。

又因为0.85>,故可选用单壳程的列管换热器。

5)选k值,估计传热面积。

参考附录相关资料,对于黏度低于0.5x10-3 pa·s和水体系,可取k=480,则。

初选换热器型号。

由于两流体温差<50℃,可选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由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系列标准,初选型号为。

实际传热面积。

采用此换热器,则要求过程的总传热系数为。

2.核算压强。

1)管程压强降。

其中 ft= 1.4, ns=1,np=1。

管程流通面积。

管程流速:

管内雷诺数。

取管壁粗糙度,,查(夏清等。化工原理(上册).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图1-27,由关系图中查得:λ=0.036;所以。

管程压强降:

符合工艺要求;

2)壳程压强降。

其中,,,管子为正三角形排列,

取折流挡板间距

壳程流通面积:

壳程流速:

壳内雷诺数: ﹥湍流)

壳程流体摩擦因数

所以 计算表明,管程和壳程的压强降都能满足设计的要求。

3.核算总传热系数。

(1) 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2)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由式计算。取换热器列管之中心距。则流体通过管间最大截面积为。

壳程中的苯被冷却,取。所以。

参考教材附录。

管内、外侧污垢热阻分别取为。

3)总传热系数。

忽略管壁热阻时,

由前面的计算可知,选用该型号换热器时要求过程的总传热系数为,在规定的流动条件下,计算出的ke为513.5,故所选择的换热器是合适的。安全系数为:

(满足要求,即在范围之内:10%~25%)

三、设计结果一览表。

四、设备简图。

五、对本设计的评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经过连续一周的奋战,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终于告一段落。

对这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我充分认识到实践来自理论,又高于理论。

这次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设计,让我认识到:课堂上理论知识掌握的再好,没有落实到实处,是远远不够的。换热器的设计,从课本上简单的理论计算,到根据需求满足一定条件的切实地进行设计,不再仅仅包括呆板单调的计算,还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区分和确定所设计的换热器的每一个细节,我觉得这是最大的一个挑战。

我对换热器的结构、性能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我也掌握了一定的工艺计算方法。

换热器是化工厂中重要的化工设备之一,而且种类繁多,特点不一,因此,选择合适的换热器是相当重要的。在本次设计中,我发现进行换热器的选择和设计是要通过反复计算,对各项结果进行比较后,从中确定出比较合适的或最优的设计,为此,设计时应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满足传热的要求,本次设计时,由于初选总传热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初设值的比值不在要求范围内,因此,经过多次计算,才选择到合适的k值为,计算结果为,安全系数为13.3%,满足要求。

其次,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通过分析操作要求及计算,本次设计选用换热器为上述计算结果。

再次,从压强降来看,管程约为907pa,壳程约为77166pa,都低于要求值(50kpa),因此,可适当加大流速,从而加大对流传热系数,减少污垢在管子表面上沉积的可能性,即降低污垢热阻,然而,流速增加,流动阻力也会随之增大,动力消耗就增多,因此,作出经济衡算在确定流速时是相当重要的。

此外,其他因素(如加热和冷却介质用量,换热器的检修和操作等),在设计时也是不可忽略的。根据操作要求。

在检修和操作方面,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由于两端管板和壳体连接成一体,因此不便于清洗和检修。

本次设计中,在满足传热要求的前提下,考虑了其他各项问题,但它们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如:若设计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较大,将导致流体通过换热器的压强降(阻力)增大,相应地增加了动力费用;若增加换热器的表面积,可能使总传热系数或压强降减小,但却又受到换热器所能允许的尺寸限制,且换热器的造价也提高了。

因此,只能综合考虑来选择相对合适的换热器。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

目录。1.1概述3 1.2.换热器设计任务书3 1.3换热器的结构类型4 1.4换热器材质的选择6 1.5设计方案简介7 2.1设计参数10 2.2计算总传热系数10 2.3工艺结构尺寸11 2.4换热器核算13 2.4.1.热流量核算13 2.4.2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15 3.1设计结果一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换热器

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 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0年 06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设计任务书 班级精化07 1姓名 一 设计题目 无相变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二 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某生产过程中,用循环冷却水冷却柴油。1 柴油入口温度 140 出口温度 60 2 柴油流量 6500 kg ...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

换热器的设计。姓名 班级 学院 学号 指导老师 1.1概述3 2.1设计参数10 3.1设计结果一览表17 3.2主要符号说明18 4.1设计心得18 5.1参考文献19 1.1概述。列管式换热器又称为管壳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历史悠久,占据主导作用,主要有壳体 管束 管板 折流挡板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