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学。
第一章绪论。
1.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三要素之一,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业发展所必须的物质基础。(p1-6)
2. 旅游活动:旅游者(旅游主体)目的地(旅游客体)旅游业(旅游**)
3. 旅游资源含义:指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产生吸引力,有可能被用来规划开发成旅游消费对象的各种事与物(因素)的总和。
4. 旅游资源的特征:区域性(最本质的特征);观赏性;独立性和垄断性;文化属性;不可再生性(要对其进行保护);整体性;时限性。
5. 旅游资源学研究对象:是专门研究旅游资源的一门学科,它直接将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蛀牙就旅游资源的成因、分类、开发、合理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6. 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内容;①研究旅游资源的形成机制条件②研究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③研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④研究旅游资源的保护。
7. 旅游资源的分类:(p8-12)
传统分类法。
(1)按资源的性质和成因划分: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2)按利用方式和效果划分:旅游鉴赏性、知识型、体验型、廉价型(保健、**)
(3)按开发利用的变化特征、资源性质、成因分:原生性旅游资源、萌生性旅游资源。
(7)旅游资源结构:自然旅游资源(地表类、水体类、生物类、气候与天象类)
人文旅游资源(历史类、近现代类、文化游乐体育类、风情胜地类)
(9)按照旅游资源的等级及管理范围分类。
最高层次特别资源——世界级旅游资源。
高级层次国粹资源——国家级旅游资源。
中级层次优秀资源——省级旅游资源。
基本层次一般资源——县级旅游资源。
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分类法。
(1)分类原则: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
(2)分类对象: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3)分类结构:8个主类、31个亚类、155基本类型。
第2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1. 地质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能被旅游业利用,具有经济效应、社会相应和生态效益的地质遗迹和地质体,与地质作用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
2. 地貌旅游资源:指内、外力地质作用下,在地表所形成的具旅游价值的典型地貌景观(构质地貌、沉积地貌)。在形态上可分为山岳、丘陵、高原、盆地和平原等基本地貌类型。
3.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审美功能、科普教育功能、健身运动功能、文化旅游功能。
4.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矿物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集合体,是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物质。(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火山作用:岩浆向上喷出地表的作用成为喷出作用。
侵入作用:岩浆向地表浅部侵入的作用。
2 外力作用与沉积岩。
沉积岩: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原有岩石,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剥蚀作用、生物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合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3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变质作用:已经形成的岩石存在的条件发生变化,在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岩石原来的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变化的作用。
变质岩:岩石经变质作用之后就会形成新的岩石(即为变质岩)
5. 相对地质年代:我们可以根据地球发展历史过程中生物演化和地质形成的顺序,将地球历史划分为若干自然阶段。
6. 地质年代表:按年代早晚顺序把地质年代进行系统编年。
7. 地壳运动:地球内力作用下所引起的地壳隆起、凹陷和各种构造形态形成的运动。
8.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造山运动、褶皱运动)
垂直运动: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运动。(升降运动、造陆运动)
9. 地质构造:皱褶构造、断裂构造。
10. 大陆表面地貌的基本类型:山地、平原、盆地。
山地: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
平原:地原(0~200m)高平原(200~500m)高原(大于500m)(冲积平原、海蚀平原、冰碛平原、冰蚀平原)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为盆地(构造盆地、侵蚀盆地)
11. 峡谷的特征:指谷底深狭,两坡陡峭的河谷地貌景观。
峡谷的种类:v型,嶂谷,一线天。
12. 火山作用(喷出作用):地下岩浆沿地壳中的裂缝等薄弱处向上喷出地表。
火山地貌:火山锥,熔岩被,熔岩流。
13. 中国四大火山群:云南腾冲,黑龙江五大连池,山西大同,新疆于田。
14. 喀斯特地貌:(类型包括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作用是指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貌为喀斯特地貌。
15. 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红色砂岩;构造运动;适当的气候(丹霞山、武夷山、青城山)
16. 黄土地貌: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湿陷性,流水作用)
17. 雅丹地貌:风蚀蘑菇。
18. 冰川地貌:冰川冰在压力和重力的影响下向坡下运动,成为冰川。(了解一下冰斗、角峰、u型谷)
第3章水体旅游资源。
1. 水体旅游资源的特点:季节性明显,地域性更明显;整体性更强,且成为了联系和沟通其他旅游资源的血脉;全方位感知性;脆弱性。
2. 水体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水体要素参与景观的构造和再造;水体参与环境构造和调节;水体为游乐和体验活动提供条件。
3. 河流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风景河段,漂流河段,探险河段,暗流河段,古河道河段。
湖泊旅游资源主要类型:构造湖,河迹湖,海迹湖,风蚀湖,冰川湖,溶蚀湖,人工湖。池沼旅游资源:
草海,青海湖,佛罗里达大沼泽。
4. 瀑布类型:岩溶型瀑布,构造型瀑布,堰塞型瀑布,差异侵蚀型瀑布。
5. 泉水旅游功能:构景功能,奇特功能,医疗保障功能。
6. 冰川:山岳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山麓冰川(著名冰川:玉龙雪山,天山一号,海螺沟)
7. 海洋:海滨景观(海滨地带,如地中海沿岸,夏威夷,加勒比海)海岛景观(堆积岛,大陆岛,海洋岛)
第4章天象、气候和气象旅游资源。
1.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特点:地域性、时间性和季节性、多变性、速变性、配景和借景性、节律性和导向性、可再生性。
第9章民风民俗旅游资源。
1. 民风民俗的类型: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
2. 民风民俗的特点:群体性,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变异性。
3. 民风民俗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新引力,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俗事象的总和。
4. 民风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广泛性,自然性,丰富性,文化性,参与性。
5.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功能:获得知识和美的感受;满足猎奇和求新求异心理;沟通民众感情和心灵;陶冶情操,加强修养;发展经济,旅游扶贫。
6. 我国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民居,服饰,饮食,节日,交通民俗,歌舞民俗,神话、传说和史诗,岁月节令等方面。
民居北方黄河中上游窑洞式住宅,南方以江苏和福建民居为代表,少数民族包括鼓楼、竹楼、蒙古包、碉房等。
服饰受很多主观与客观因素影响,是一个民族的外在标志,游客最能直接体验到的异域风情。
饮食,主要指在加工、制作何食用过程中的风俗习惯及礼仪常规(饮食姿势、饮食用具、饮食方式)
第5章生物旅游资源。
1. 森林:原始林,次生林,人工林。
2. 国家也省珍稀保护植物,分ⅰ级和ⅱ级,是我国分布(特有)的,具有科学价值的,经济价值的。
3. 植物命名法(双名法):属名+种名+命名人。
4. 植物的特性:生物学特性(本身遗传的)生态学特性(发育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异)
5. 植物的分布特点:水平分布、垂直分布。
6. 植物的构成: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水生植物的分类:挺水、浮水、沉水。
7. 常绿阔叶林由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等组成。
8. 植物分类:低等(藻类,菌类,地衣)高等(苔藓,蕨类,种子植物),苔藓和蕨类又为无花植物(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分隐花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花)
9. 子房是果皮胚珠是种子。
10. 植物旅游资源:森林景观、草原景观、观赏植物、奇特或珍稀植物、风韵植物、名树古木。
11. 生物景观的分类:植物景观(野生动植物构景、成景、造景的功能)动物景观(动物观赏功能,例如云南蝴蝶,长白山天鹅湖)
12. 动物资源分类:观赏动物,迁徙动物,珍稀动物,奇特动物。
13. 动物观赏方法:直接观赏(直接或借助望远镜观察)间接观赏(通过识别足迹,残迹,卧迹来判断种类)
14. 野生动物的观赏:观赏时间,观赏地点,观赏的季节性。
15. 观赏动物注意事项:
按景区规定的路线、时间观赏,以免惊扰到动物和避免安全事故。
不宜穿着鲜艳尤其是红色衣服。
不采集不破坏不带走。
16. 观赏动物:观赏动物是指动物的形态,色彩,运动,发生等方面的特征能够引起人们美感的动物。可将动物分为观形动物,观色动物,观态动物,听声动物,科学观赏动物。
17. 迁徙动物(分为迁飞动物、迁移动物、洄游动物)
迁徙动物:为捕食,繁殖,和寻找更为舒适的环境,许多野生动物都有集体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本能。
迁飞动物:夏候鸟(夏季或者春季在某一个地方繁殖,秋季飞到较为温暖的地区去过冬,第二年春季再飞回远地区的鸟)冬候鸟(冬季在南部较暖地区过冬,次年春季,飞到北方繁殖,深秋又飞回到原地区过冬)
迁移动物:迁移动物是指随季节变化在陆地上迁移的动物。
洄游动物:洄游是鱼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些鱼类定期,主动,定向,集群,具有种的特点的水平移动。洄游可分为索饵洄游,越冬洄游,生殖洄游(产暖会有)
18. 珍稀动物:指野生动物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现存数量又极为稀少的珍贵稀有动物。(脊椎鸟,极乐鸟,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朱鹮鸟)
19. 自然保护区。
狭义:指以保护特殊生态系统进行的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的而划分的自然保护区,即严格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包括不同类型的各种生态系统的代表。
广义:国家用法律形式确定的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各种自然区域的总称,是一个事业型的实体机构。
20. 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从内到外分别是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
21. 鸟类的习性:占区,求偶、配对和交配,筑巢,产暖和孵卵,育雏。
22. 鸟类的食性:肉食性鸟类,植物食性鸟类。
23.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
生态保护区②珍稀植物或特殊植被及水源蓄养区③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④森林公园⑤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
24. 国家公园的具备功能。
提供完整的自然环境②提供物种及遗传基因③提供国民游憩及繁荣地方经济④提供学术研究及环境教育。
25. 国家公园: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和多个类型生态的完整性为生态保护提供的场所。
旅游资源学
旅游资源的特点。1 内容的多样性。旅游业是高度综合性的特殊行业,旅游活动是现代社会人类的一种很能够广泛的地域活动。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三要素之一,它涵盖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他的多样性体现在组合上的多样性 如 山水 山草 山雪等组合 价值上的多样性 如 美学价值 艺术欣赏价值 科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等...
旅游资源学
旅游资源学 复习资料1 一 名词解释。1 旅游资源开发。二 简述题。1 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2 简述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旅游吸引力和旅游功能。3 简述气象 气候与旅游的关系。4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5 简述基于资源类型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6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征。7 简述卢云亭关于旅...
旅游资源学
山岳型 谷地型 河谷地区内可供观光游览的整体区域或个别区段。自然标之地 标志特殊地理 自然区域的地点。垂直地带 具有一定高度的山体所产生的自然地理要素和现象由下而上的带状更叠。断层 岩层或岩体在受力发生断裂变形时,断裂两侧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和陡崖,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