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原理复习

发布 2022-09-16 03:03:28 阅读 6899

第1章绪论。

国外旅游规划发展阶段:初始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初);过渡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国内旅游规划发展阶段:资源导向型旅游规划(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市场导向型旅游规划(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形象导向型旅游规划(20世纪90年代);生态导向型旅游规划(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发展现状: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规划从无到有,从非专业化到专业化,从不重视到重视,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对指导旅游开发建设,保证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成就:

**重视;规划力量不断壮大;管理体系逐渐形成;国际交流加快推进;规划质量迅速提高。问题:规划市场混乱;规划人才缺乏;规划理论滞后;实施力量薄弱。

发展趋势:规划空间: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建筑性规划。

规划内容:更加重视规划是否符合当地客观实际,是否科学合理,重视规划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规划周期:

规划的制订、修编周期缩短。规划利益:要求同时满足游客、当地居民与开发商的利益,更多地关注游客的个性化要求,强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不但关注当代人的利益,而且关注后代人的利益。

旅游规划概念:旅游规划是**与调节系统内的变化,以促进有序开发,从而扩大开发过程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murphy,1985)。旅游规划是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寻求旅游业对人类福利和环境质量的最优贡献的过程(getz,1987)。

旅游规划是为实现既定的旅游发展目标而预先谋划的行动布置,也是不断地将人类价值付诸行动的实践过程(吴人韦,1999)。旅游规划是以旅游市场变化和发展为出发点,以旅游项目设计为重点,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当地旅游业发展基础,对旅游消费六大要素发展及相关行业进行科学安排和部署的一种行为(孙文昌,1999)。旅游规划是为了促进和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相关要素进行全面系统谋划的一种新兴的、多学科融合的应用型技术。

旅游规划对象:旅游活动安排;旅游目的地;旅游业;旅游系统(旅游系统是一个以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为核心,以**的异地移动性为特征,以闲暇消费为手段,具有较稳定的结构和功能的一种现代经济、社会、环境的边缘组合系统。)

旅游规划总目标:对旅游发展未来应该达到目的的总体说明,规定了旅游规划对象的发展总水平和总方向。子目标:

市场目标——满足旅游市场需求,提升游客满意度;经济目标——经济效益持续提高;社会目标——社区和行业整合,共兴共荣;环境目标——保护旅游资源。

旅游规划的主要任务:对规划区进行全面考察,分析旅游发展的宏观与微观背景,做好资源、客源的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区旅游发展目标与战略,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确定旅游开发重点项目,进行投资效益分析,并对相关基础与服务设施进行配套规划,以保障旅游规划顺利实施,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第2章旅游规划层次和类型。

国外旅游规划层次和类型。因斯克普分类: 国际旅游规划(国际交通服务业;旅游流;不同国度旅游者旅游规划;周边国家主要吸引物和设施联动开发;多国市场营销和**战略。

);国家旅游规划(游政策;结构计划;其他主要基础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总体标准;主要旅游线路;旅游组织机构、法规和投资政策;旅游营销战略和**计划;教育培训计划;设施开发和设计标准;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影响分析;旅游规划实施技术,包括发展阶段、近期发展和项目计划。);区域旅游规划(区域政策;区域交通网络、设施和服务网络;旅游吸引物类型和区位;旅游开发区的区位;旅游住宿、设施、服务的数量、质量、类型和区位;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的区域影响;教育和培训计划;营销战略和**计划;组织机构、法规和投资政策;实施技术、发展阶段、项目计划。);旅游开发区规划;旅游设施的场址规划。

世界旅游组织分类: 全国和区域规划;社区、度假区和开发区规划;景点规划;建筑、景观和工程设计。冈恩分类:

区域尺度(包括国家级、省级或州级)规划(包括旅游发展政策和开发规划,主要内容是,确定主要旅游吸引物和活动;确定重点保护区或开发区;确定主要旅游市场细分;确定旅游者入境口岸、旅游区或旅游带、交通网络;确定与社会有关的主要因素。);目的地尺度规划(包括旅游开发区、度假地和旅游吸引物的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和其他社区的旅游规划,综合考虑旅游业作为当地整体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该层次也对主要旅游吸引物和相关旅游设施进行规划。

);场址规划(建筑物及其他构造物;停车场所;景观;娱乐设施;各类相关设施的选址和布局等)。

冈恩的分类。

我国旅游规划的层次和类型。国内学者的分类:陈传康、孙文昌等指出旅游规划从规模角度可分为国际的协调规划、国家的全面规划、地区的综合规划以及小区域或项目的具体规划。

就其可操作性而言,可分为宏观规划和实施规划。就其包含内容而言,可分为旅游业各组成环节的规划。就旅游业发展进程而言,可分为初期开发规划、接力开发规划和后续发展规划。

吴必虎从空间和时间结合的角度,将所有旅游规划归纳为时空二维体系。空间维度分为区域旅游规划和社区旅游规划,强调二者在空间范围、土地利用布局、旅游产品功能及支持系统构建等方面的差异性。从时间维度来看,无论是区域规划还是社区规划,根据旅游发展阶段不同,可分为初期开发规划和成熟期管理规划。

刘滨谊提出了旅游规划三元论。旅游规划三元论的核心是指新一代的旅游规划应从实践深度、实践内容、理论研究等角度从一元向三元的扩展。实践深度要从宏观策划的一元走向宏观策划、时空规划、单体设计的三元;实践内容要从以客源市场为主的一元扩展为客源市场、生态环保、美景创造的三元;理论研究要从产业经济为主的一元扩展为产业经济、旅游者心理行为、时空形态格局的三元。

吴承照从三维层次性的角度对旅游规划层次进行了划分。从规划范围把旅游规划分为国际旅游规划、国家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省际、省、地区)、市县级旅游规划、旅游地或旅游开发区规划五个层次,强调了不同层次旅游规划的侧重点。从规划内容角度把旅游规划分为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与市场营销规划。

《旅游规划通则》的分类:旅游业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旅游业发展规划按规划的范围和**管理层次分为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

旅游业发展规划一般为期限五年以上的中、长期规划。它属于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项规划。旅游区规划,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各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包括旅游区总体规划,旅游区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旅游线路规划和旅游项目开发规划等。

规划层次的划分标准:①空间标准:国家旅游规划;省级旅游规划;地县级旅游规划;目的地旅游规划;景点旅游规划。

②时间标准:远期规划、中期规划、近期规划、短期规划。③属性标准:

区域旅游规划;目的地旅游规划;景点旅游规划。

不同层次旅游规划的比较。⑴区域旅游规划侧重于旅游的发展,属中长期规划。区域旅游规划空间组成要素主要包括:

确定旅游区域的边界;规划社区吸引物综合体;规划客源地到目的地的交通与旅游区的内部交通;设计非吸引物的腹地;规划主要交通入口。区域旅游规划的具体规划要素包括:旅游业的规划;旅游吸引物的规划;旅游通达性规划;旅游系统规划。

区域旅游规划的特征:体现综合性;注重竞合性;突出战略性;能识别最有潜力目的地;具有法律效度。⑵旅游目的地规划简称旅游地规划,又称旅游社区规划、社区级的旅游规划,兼顾发展与建设,属于近中期旅游规划。

目的地旅游规划根据国家旅游政策和规划框架制定,侧重旅游产品、旅游功能的规划,也包括对旅游目的地开发项目和设施建设的规划。旅游地规划特征:战略和设计相结合的特征;管理规划的特征;综合性;突出地方性;社区参与性;加强承载力管理的特征。

⑶景区(点)的旅游规划侧重旅游景区(点)的设计与建设的规划,属于近短期规划。景点旅游规划的特征:旅游资源分布集中程度高;规划和设计相结合;地方特色;短期性;符合生态原理;塑造性;效益性;多方参与性。

旅游规划层次之间的关系:同层次和不同范围的旅游发展规划应相互衔接,相互协调,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局部规划服从全局规划的原则。旅游规划层次之间的纵向关系,主要指从同一个角度划分的层次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指高级层次规划对低级层次规划具有指导作用,低级层次规划应该服从高级层次规划,高级层次规划应抽象、灵活,低级层次规划应具体、固定。旅游规划层次之间横向关系,指从不同角度划分的旅游规划在同一层次上的关系。旅游地以上旅游规划或中远期旅游规划偏重于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旅游地以下旅游规划和短近期规划偏重于旅游设计规划。

第3章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指维持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需求。

系统: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属性:

系统整体性;系统相关性;系统功能性和目标性;系统层次性和相对性;系统复杂性和随机性;系统适应性。系统分类:按规模分为小型系统、中型系统、大型系统和巨型系统;按组成要素性质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按系统与环境关系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和孤立系统。

按学科领域可分成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按范围分为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按状态分为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

旅游系统:旅游系统是处在一定环境中,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等要素构成的开放系统。旅游系统组成:

旅游功能系统;旅游空间系统;旅游经济系统。旅游系统特点:整体性;层次性;复杂性;开放性;动态性;地域性。

系统思维及方法在旅游规划实践中的应用:系统思维在旅游规划实践中的体现。在旅游规划实践中,首先规划人员应该具有系统观念,将规划的对象看做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结合旅游系统的特性,分析对象的属性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完善其内部构成要素,理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健康有序协调地发展。

同时,旅游系统的动态性决定了旅游规划的过程性,每次规划的时间间隔不宜很长。系统方法在旅游规划实践中的应用。用系统论方法研究问题一般要经历以下步骤:

系统地提出问题;明确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逻辑和数学模型;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研究目标,分析系统的特点和研究采用的具体方法;根据要求选择最佳方案;确立系统结构的组成和相互关系。旅游经济学与旅游规划:旅游需求:

是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的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愿意按照一定**而购买某一旅游产品的数量。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外部因素和市场驱动力。

其中外部要素是指与旅游业不直接相关,却影响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需求程度与形式的因素,如经济、金融、人口、社会、基础设施等。市场驱动力则是指与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及供给直接相关的因素。主要旅游需求指标:

衡量来访旅游者实际状况的指标,如旅游人次、人均消费等;衡量客源市场需求潜力的指标,如出游率、重游率等。旅游供给:旅游目的地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的**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影响旅游供给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环境容量以及当地**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和政策。

旅游规划原理复习

第1章绪论。国外旅游规划发展阶段 初始阶段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初 过渡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 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 深入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国内旅游规划发展阶段 资源导向型旅游规划 第1章绪论。国外旅游规划发展阶段 初始阶段 20世纪30年...

旅游规划原理书评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现代旅游业进入真正的发展时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众旅游的大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旅游规划,很多学者认识到旅游业的发展及旅游科学规划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其中包括陈传康 郭来喜,保继刚等旅游学者对旅游资源...

旅游规划复习要点

旅游规划。谭红。1.旅游形象识别系统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与郴州市的旅游形象识别战略。旅游形象识别系统是指通过对旅游形象的归纳与把握,将形象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成为旅游者识别该旅游地的重要手段。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指企业有意识 有计划地将自己企业及品牌的各种特征向社会公众主动地展示与传播,使公众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