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导论作业

发布 2022-08-27 17:38:28 阅读 6823

1、文化路线是我国目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点方向。如大运河、海上丝绸之路等。查找资料,论述目前申报大运河为世界文化遗产正在做哪些工作;泰州的历史文化遗产与该项目的申报工作有没有联系。

文化线路是近几年来世界遗产领域**现的一种新型的遗产类型。

过去,人们所熟知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多种类型,但都是点状的,如故宫、颐和园等。后又将点延伸和扩展到由多点组成的面,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组成了面,即文化景观。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观念也随之深化发展,“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展。

因此,“文化线路”概念应运而生。它为世界遗产注入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由重视静态遗产向同时重视动态遗产方向发展;由单个遗产向同时重视群体遗产方向发展。2023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文化线路遗产”专家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文化线路”这一新概念。

2023年于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十六次大会通过了《文化线路宪章》,“文化线路”作为一种新的大型遗产类型正式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范畴。

文化线路是指“任何交通线路,无论是陆路、水路、还是其它类型,拥有清晰的物理界限和自身所具有的特定活力和历史功能为特征,以服务于一个特定的明确界定的目的,需要符合以下的要求:1、必须产生于并反映人类的相互往来和跨越较长历史时期的民族、国家、地区或大陆间的多维、持续、互惠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观的相互交流;2、必须在时间上促进和影响文化间的交流,使它们在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上都反映出来;3、它必须要集中在一个与其存在于历史联系和文化遗产相关联的动态系统中。”也有其他的观点认为:

“文化线路是指拥有特殊文化资源结合的线性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族群”。

从此 ,“文化线路”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奠定和确立了地位。致使近几年申报世遗的方向渐渐转向工业遗产、文化景观和线路以及20世纪遗产等新型文化遗产。现法国的米迪运河;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防御战路;奥地利的塞默林铁路;印度的大吉岭铁路;阿曼的乳香之路;日本的纪纪依山脉圣地和朝圣之路;以色列的香料之路等都已入选为“世界文化路线遗产”。

而根据2023年4月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十六届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文化线路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宪章》,中国的丝绸之路、大运河两条文化线路已经推荐给世界遗产委员会并于2023年选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之中。

大运河申遗正是在此种背景下被提上日程。

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它的诞生,直接成就了中国唐、宋、元、明四朝鼎盛繁荣的局面,见证了人间的沧桑巨变。直到今天,大运河的南北贯通作用依旧滋润着沿途的大小城市。

开掘于春秋、完成于隋代、畅通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繁荣于明清的京杭大运河,在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史的同时,更贯通了南北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她犹如丝丝血脉,滋润着沿途的大小城市,成为闪烁的串串明珠和富庶的经济中心,并且构成了独特的自然风情、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成了2023年来中华文明史中的重要内涵之一。

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运河、隋唐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8个省市。大运河遗产的始建年代包括春秋、战国、汉代、隋唐、宋、元、明、清、近代,展现了大运河自春秋时期创建、隋唐至明清持续兴盛、近代衰落、现代逐步复兴的完整演进历程,前后历经2000余年,时间空间跨度之大世所罕见。至今,大运河山东济宁以南段仍有1100多公里正常通航。

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全长1800公里。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 通惠河:

北京市区至通县,连接温榆河、昆明湖、白河,并加以疏通而成; 北运河:通县至天津市,通县至天津市,利用潮白河的下游挖成;南运河:天津至临清,利用卫河的下游挖成;鲁运河:

临清至台儿庄,利用汶水、泗水的水源,沿途经东平湖、南阳湖、昭阳湖、微山湖等天然湖泊;中运河:台儿庄至清江;里运河:清江至扬州,入长江;江南运河:

镇江至杭州。京杭大运河长期以来,是中国封建政权赖以生存的南粮北运的大动脉,为漕运传统提供了核心物证。以漕粮为主兼及其它商品的水路运输,使运河地区发展成一条巨大的经济带。

京杭运河是南北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纽带,与众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信仰、思潮、重要文学艺术作品、民俗传统有着直接而具体的联系。京杭大运河创下了多项傲视寰宇的纪录:论长度,它比巴拿马运河长21倍,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有“运河之王”之称的土库曼运河长400多公里;论年代,这条我国最早古运河的开凿年代比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早得多得多。

但是,目前大运河济宁以北河段,因水源不足,未能发挥航运效益。济宁以南至杭州河段,已建成16座通航梯级,其中大型船闸12座。运河及其沿岸河流、湖泊已节节设闸控制,洪水期调泄,枯水期补给,江水北调工程已初具规模。

徐州以南河段,船闸年通过船舶吨位已达1370余万吨,年货运量达5500万吨。为适应货运任务的迅速增长,分流煤炭南运,济宁至杭州段的运河扩建续建工程业已开始,将进一步浚深扩宽航道,加建复线船闸,沟通运河至钱塘江的航道,扩大港口吞吐能力,使运河单向通过能力达到3500~4000万吨,承担起年运量1亿吨的总货运任务。

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曾是中国南北运输的**水道,它灌溉了无数的良田,也为百姓带来了便利。然而如今的大运河两岸,却鳞次栉比地耸立着许许多多的砖瓦房,地处浙江省嘉兴市与桐乡市的交界处不到三公里的河岸两旁的烟囱,整天浓烟滚滚,带来的是一片受污染的繁荣。历经沧桑的京杭大运河将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为保护大运河必须在短期内完成的任务。

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遗存运河和文化线路作为新的世界遗产种类列入其中后,再加上国外运河成功申遗的先例,著名学者郑孝燮、罗哲文、朱炳仁以《关于加快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为题,联名致信18个运河城市的市长,呼吁加快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认为:“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京杭大运河的价值和风貌千万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流。”

大运河提出申遗(2023年—2023年)

2023年3月, 58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应高度重视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启动申遗工作》的提案,呼吁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23年5月,全国政协组织委员和专家考察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活动的情况,对运河全线进行调查研究,并通过《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宣言》。《杭州宣言》呼吁:第一,唤起公众对大运河重要地位和多重价值的重新认识,进一步增强各级**的保护意识;第二,从国家战略高度,建立统一的协调机构,制定法律法规,统筹保护与发展规划;第三,重视启动大运河申遗工作,以创新的思路,正确处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第四,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收集资料,摸清家底,开展调查研究和价值评估工作;第五,贯彻科学发展观,关注大运河的整体风貌,维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标志着中国对于京杭大运河申**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梦想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6月,京杭大运河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月,北京通州举办了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

12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将原先榜上无名的京杭大运河列在首位。

2023年4月,国家文物局发出《关于做好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通知》。

6月,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协调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旨在全面推动大运河保护工作有序开展,研究并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大运河申遗工作协调机制,为大运河申遗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9月,扬州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40多个中外运河名城的市长和有关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会上,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在扬州大运河东关古渡正式揭牌,标志着大运河申遗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中国大运河沿线20余个城市的市长签署《世界运河城市可持续发展扬州宣言》,明确提出“尽一切可能,把科学合理地保护、利用运河,促进运河与城市和谐发展作为神圣使命和永恒目标”,这可以视为大运河申遗的庄严誓言。同时,国家文物局正式发文,确定扬州市作为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牵头城市。

2023年3月,国家文物局在扬州召开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会议暨大运河保护规划编制研讨会”。会议建立大运河申遗城市联盟,达成“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扬州共识”。会议还根据有关专家的建议和论证,将通往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整合进来,将“京杭大运河申遗”改称为“中国大运河申遗”,涉及城市扩大到33个。

6月,全国政协组织委员和专家分三路追踪考察浙江、江苏和山东的大运河沿线,目的是加强和协调各城市申遗筹备各项工作的指导和落实,同时也希望通过调研扩大申遗城市的范围,保持运河线性文化遗产的整体性。

9月,为有效推进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确保沿线30多个地级市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在1年内高质量地完成大运河遗产第一阶段保护规划编制任务,大运河遗产第一阶段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在江苏扬州召开。此次会议既是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说明会,也是大运河保护与申遗下阶段工作的部署会。大运河沿线各地代表及相关专家出席会议,共享课题研究成果,共同推进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11月,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专家组成立。为指导大运河申遗工作科学推进,探索和开创符合大运河遗产特点的申遗路径,并为申遗文本编制、保护规划编制提供全面的学术支撑,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成立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专家组,专家组学科构成包括文物、历史、遗产保护、水利、交通、规划等方面。针对大运河申遗工作中的专业和学术问题、大运河申遗文本编制、各地规划编制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专家组及时发挥咨询作用,联合申遗办将以学术会议或其他形式,组织举办与大运河申遗有关的科研活动和专家论证,积极有效地推动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

大运河申遗全面启动(2023年—2023年)

2023年3月,大运河规划编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8省(直辖市)文物部门、5家规划编制单位、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处、大运河联合申遗办的代表与部分专家学者参加会议。8个省(市)文物部门负责人与承担分段规划编制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省古建保护研究所等5家规划编制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省运河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4月,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商小组成员单位的省部级成员、司局级联络员或代表近40人出席会议,会商小组副组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主持了会议,会商小组组长、文化部部长蔡武作了重要讲话。会商小组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文化部、***法制办公室、国家测绘局、国家文物局、教科文全委会、***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办公室等13个部门和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8个省、直辖市有关单位领导组成。会商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文物局。

会议通过了《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工作制度》、《大运河保护和申遗2009—2023年工作计划》等文件,大运河申遗正式进入启动和准备阶段。

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 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下面是关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以及乐山大佛的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大足石刻导游词。...

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

导游词一 大足石刻。各位游客朋友,欢迎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地 大足石刻参观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 大家可以叫我小 首先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大足石刻的概况。大足石刻以大足县得名,而大足县是因为境内的大足川得名,唐朝乾元元年建县,取大丰大足,丰衣足食的意思。大足位于重庆市西部,距重庆市160多公里,成渝铁...

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 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下面整理了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3篇,供你参考。世界遗产的导游词篇1 嗨,游客们。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严,大家可以叫我严导。我将带领大家去浏览气魄雄伟的长城。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