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2分1题,共32分)
1.右图是一幅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该画创作的时间应该是1958—2023年 ②该画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通过该画可以得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
a、 b、
c、 d、2.温家宝在3月14日答中外记者问谈到台湾问题时说:“几百年来,这幅画(指《富春山居图》)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
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温家宝用《富春山居图》的故事来谈到台湾问题,其中的寓意是。
①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②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
③ 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④ 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abcd.②③
3.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的重大失误和巨大挫折。
“大跃进”运动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 ④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b、②③cd、①③
4.出现上题中失误和挫折的原因有。
①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②缺少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③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党的指导思想出现了偏差。
a、①②bc、①③d、①②
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诺曼底登陆60周年,法国邀请近20个国家的元首或**首脑参加纪念活动。美国**布什并没有因为美国当年组成盟军解放法国而受到礼遇,相反他走到**都会听到谴责他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声音。一些美国人也专程直到巴黎参加**活动,他们高举美国国旗和示威标语。
标语上写着:“美国人反对战争”`“光荣-1944,耻辱-2004”等。据此回答9-10题:
5、材料表明当今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是。
a、和平问题 b、人口问题 c、贫困问题 d、资源与环境问题。
6、从材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世界大多数人民的情感。
a、反对落后,鼓励先进 b、消除贫困,谋求发展。
c、反对战争,渴望和平 d、反对**,争取民主。
7.《财富》杂志曾于2023年预言“香港将死”,但几年后它的编辑总监却称香港为“活力之都”;2023年,澳门也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这充分证明……(
a.改革开放国策的成功b.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8.在*****期间*******含冤而死,这一事件突出地反应了。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c、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d、党内出现叛徒内奸。
9.2023年5月1日“9·11”事件的策划者、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被击毙。这有利于。
a推翻****b抵制强权政治
c打击恐怖主义d消灭霸权主义。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有。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②当今百姓爱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农民大棚种野菜,**专把活鱼卖 ③白手打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全,妻儿外出有私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④早晚喝菜粥,中午吃个米糠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a. ②b. ②c. ①d. ③
11.观察右侧漫画,你认为该画的主题应该是……(
a.全球气候变化加剧 b.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c.世界两极格局终结 d.南北贫富差距扩大。
12.下列关于港、澳特别行政区中“特”的说法错误的的是。
a.港、澳享有行政管理权b.港、澳享有立法权。
c.他们的生活方式及经济制度不变c.他们实行完全自治。
13.2023年,全球饥饿人口数量达到10.2亿,平均每6秒钟就有一个孩子饿死,非洲大陆仍然是饥饿的重灾区。这说明。
a.南北贫富差距是世界不安宁的根源b.发展中国家都分布在非洲。
c.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d.和平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14.“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值。
a、新中国成立 b、**和平解放 c、“一国两制”的提出 d、港、澳回归。
15.“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落下。”这是阿拉法特生前最著名的一句话。也是他临终前最大的愿望。这说明。
a、世界和平问题已得到解决。
b、和平是世界人民的第一需要,是人民最关心的问题。
c、发展问题是世界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
d、世界还不安定。
16.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的是。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二、非选择题(共6大题,8分1题,共48分)
17.(8分)我国农村60年发展见证了共和国风雨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一五”时期,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0%左右。2023年后,农民均收入更是大幅提高,年均增长率达到12.7%。
材料二:下面两幅图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失误与挫折。
1 料一中的我国农民收入在两个时期快速增长分别得益于哪些农业政策?(2分)
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各反映了哪两大历史事件?(2分)
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农村60年的发展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4分)
18、材料一: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材料二:30多年前,一声惊雷响彻中国大地,中国尘封已久的大门被打开了,中国从此以后有了全世界羡慕的中国速度。
1) 材料一诗句中的划线部分反映的是我国在哪一计划中的哪一项工程建设?(2分)
2) 材料二的“一声惊雷”指的是什么事件?尘封已久的大门最早在**打开?(2分)
3) 材料二的事件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19,“春风犹化千层雪,海水流连两岸新”。随着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和平之旅”、“搭桥之旅”、“历史性握手”、“跨越海峡握手”,成为国人最热门的话题。热情的网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
紧紧相握的双手/推开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门。
和平搭桥之旅/注入互信双赢的春天气息。
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请你感悟小诗蕴意,评说时政热点共8分)
感悟①:“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这沉甸甸的发问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心愿?(1分)
感悟②:“踏上回家的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你说理由。(4分)
感悟③:通向“和平双赢”的路上,还有许多的曲折和障碍,最大的曲折障碍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解决台湾问题? (3分)
20、材料一:据统计,2023年的时候,最富国和最穷国之间的收入差距为37倍,而现在则达到了74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资产相当于48个最穷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
材料二:有美国历史学家认为,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而无联系的现象”,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⑴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2分)
2)造成材料一中的原因是什么?(2分)
3) 你是否赞同美国历史学家的观点?请阐述理由。(4分)
21 (8分) 2023年12月2—3日,20国集团峰会在法国戛纳举行,欧洲债务危机和全球经济复苏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材料一:二十国集团峰会是由法国、美国、德国、中国、印度、巴西等20个国家首脑,为“寻求合作并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而定期召开的会议。
1)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法国分别属于什么国家?(2分)
材料二:11月3日,胡景涛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发表讲话强调: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只有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共同增长、共同繁荣,世界经济复苏才有坚实的基础,全球总需求才能进一步扩大,世界经济才能持续增长。
2)材料二反应了当今世界存在什么问题?胡景涛主席的讲话告诉我们要解决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审时度势,在外交上取得一系列成就,阅读**填充空缺内容。(4分)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测试卷
2011年九年级下册 1 7课 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姓名班级。一 选择题 下列各题中,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写出符合要求的选项字母,填入下面 中。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 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革命是在世界大战中爆发的 b 推翻了沙皇 c 首都工人和士兵在推...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测试卷。姓名班级 一 选择题 本题有20小题,2分1题,共40分 1 人口 资源 环境与发展问题,简称。a 问题 b 问题 c 问题 d 问题。2 以下能说明我国公民对 可持续发展 已从观念走向实践的是。某学校利用 小广播 定期向全校师生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某科研单位开...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卷
本卷满分50分 班级 姓名。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24分 1.最近陈明所在的社区有一家新的超市开张了,大大方便了社区居民购买油 盐 米 水果等生活必须品。这体现了社区的。a 政治功能 b 生活功能 c 经济功能 d 管理功能。2.地图上符号 表示。a.沙漠 b.一般城市 c.河流 d.山峰。3.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