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教案:初探对话教学---教《那树》
今天上《那树》,作者王鼎钧,台湾散文作家。首先让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然后要求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一遍,下来就是分组读和个人读。总之,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美,在读中感受作者的忧思。
接下来分组讨论,各小组至少贡献三个“话题”。最后和学生一起筛选各小组“上报”的话题,精选出下面7个问题,作为我们的对话的话题。
、“连一片树叶都没掉下来。”这句话在文章出现两次,一次出现在台风过后,另一次出现在城市轰轰烈烈建设之时。这样写有何用意?
、“公共汽车站”和“幼稚园”在文中也出现了两次,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颗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一层柏油下闷死。”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句结尾?4、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写老树的“死去”,这样写有什么用意或好处?
、“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与老树“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这里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态度?6、从全文看,作者对老树的态度是怎样的?
、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课后反思】
上面的7个话题,前6个都是从学生贡献的问题中精选出来的,第七个话题是我为了让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我贡献出来的。
审视前6个话题,她们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课文的“点”关注的较多,而带有概括性和全局性的话题太少。这样的话题在讨论时往往开阔性不够,无法激起学生思维的拓展,很容易的一锤定音,造成课堂冷清。
20年3月29日星期三晚自习。
上午课上已经将话题确立,晚自习,我就趁热打铁,和同学们一道开始围绕话题进行对话。
课堂组织是这样的:和同学们一起回忆上午确立了的7个话题,学生回忆,我将其主要词语板书。
分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相互点评。最后大家交流共享刚才的讨论结果。要求:可以不按顺序,7个话题中任选一个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感觉第4个话题讨论的比较充分,现回忆如下──生:我认为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写老树“死去”是在表现人类的残忍。
师:你能结合课文阐述一下你的观点吗?
生:(念)“…这一天终于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师:你能说出主要词语吗?
生:“咬”“嚼碎”“白森森的骨粉”。
师:你找的很准确。你用这些词语支持了你的观点。谁还有别的看法?
生:我认为作者在这里用拟人化的手法,其实再说,树就是我们人类自己,砍树就是再砍我们自己。
师:你这个观点很新颖。你能说说,你为什么有这样的观点吗?生:(无语)
师:谁能帮他阐述一下这个观点。生:(全部无语)
师:那我就帮这位同学阐述一下观点。我们人类呼吸主要靠那种气体?生:(齐答)氧气。生:我知道了。师:好,那你说说。
生:人类靠氧气呼吸,树和其它植物是给我们人类提供氧气的。如果我们把树都砍完了,空气中也就没有了氧气,人类就会憋死,所以说,这里的老树就是我们人类自己。
从整堂课来看,互动的气氛不是特浓厚,有时还出现冷场的情况,尤其是那种争辩的场面更没有出现。我估计,是学生一下还无法适应这样的转变所致。
学生在话题的讨论中,思维不开阔,发散思维很少,当一个同学说出一个的话题的一种看法时,其他同学除了认同外,很难再出现像上面的另一种看法。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针对一篇课文,哪些问题可以变成话题?话题该如何表述?
它和我们平时问题的表述有什么不同?我总感觉,上面的所谓“话题”和“问题”混淆了。这样的表述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但我一时又找不出合适的表述方式。
你能发表一些看法帮帮我吗?
初中 九年级 语文教学设计课《那树》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授课课题名称。那树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评。价。内。容。得分。设计项目。一 学生。分析。二 教材。分析。三 教学。目标设计。四 教学。策略设计。初三学生已经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预习领会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大意。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摄入的...
九年级语文那树教案
10 那树。从容说课。那树 是台湾著名散文家王鼎钧的名作。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
九年级语文那树教案
教学目标。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课文的主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2 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3 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王鼎钧,台湾著名的散文家。主要的散文作品有 人生三书 开放的人生 人生试金石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