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七年级历史试题

发布 2022-08-16 10:02:28 阅读 9340

2023年秋季七年级学情调研。

历史。完成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番号填入下面**中。每小题3分,共60分。)

1.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右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猿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

a.云南境内b.北京境内

c.陕西境内d.浙江境内。

2.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用骨针缝制衣服 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bcd.③④

3.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应该是。

a.种植粟b.种植水稻c.制作彩陶d.住半地穴式房子。

4.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元谋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

abcd.③④

5.2023年6月1日上午,“第九届世界华裔杰出青年华夏行”代表团70余名全球华裔青年代表,心怀崇敬感恩之心,恭祭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一同踏寻中华民族之根基,感知中华文化之绵延。他们去的地方是。

a.孙中山陵 b.大禹陵c.秦始皇陵d.黄帝陵。

6.禅让传说中三位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尧、舜、禹 b.舜、尧、禹 c.禹、舜、尧 d.尧、禹、舜。

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它建立于

a.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

b.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

c.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

d.秦朝公元前3世纪。

8.右图是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甲骨和青铜器。这里曾做过下列哪个朝代的都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9.河北省有《燕赵***》,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湖北省有《楚天***》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

a.世袭制b.禅让制

c.分封制d.郡县制。

10.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右图中秦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是。

11.《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晋文公称霸b.齐桓公称霸

c.勾践称霸d.楚庄王称霸。

12.春秋战国时期,战火连绵,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战役。下列战役,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城濮之战d.“围魏救赵”

13.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小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14.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水利工程的兴修d.农业产量的提高。

15.“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嬴政哪项历史功绩。

a.建立**集权制度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万里长城d.书同文,车同轨。

16.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abcd17.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领导者是。

a.周武王b.陈胜、吴广 c.项羽d.刘邦。

18.加强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是古代统治者加强**集权的重要举措。秦朝****分管监察的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

19.历史上人们常把秦皇汉武并称,是因为。

a.二人都是暴君b.一人坑儒,一人尊儒

c.二人都对统一大业有重要贡献d.二人死后陪葬品都很丰富。

20.秦朝的“焚书坑儒”和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为了。

a.压制知识分子 b.推崇儒家经典 c.完善法律体系 d.加强思想控制。

二、材料解析题(21题16分,22题24分。共40分)

2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秦始皇召集群臣朝议,丞相王绾等建议说:“如今六国刚亡……如不分封建国,谁去管理?

臣等请陛下分封诸位皇子为王。”廷尉李斯说:“西周初年,大力推行分封制……但结果怎样?

……只能建立郡县。”秦始皇说:“朕看廷尉的意见很好,地方就实行郡县制吧!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汉书诸侯王表》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实行的何种政治制度出现的格局?(4分)统治者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丞相的职权是什么?(2分)据材料二,秦始皇采纳了谁的主张在地方实行什么行政制度?(4分)

3)据材料三,武帝在政治上施行了什么措施?(2分)据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措施有何作用?(2分)

22.(24分)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废井田,开阡陌。

图二图三图四。

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这一事件使该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2分)他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2分)

3)图三反映了秦朝时所创立的什么政治制度?(2分)为了加强统治、巩固统一,秦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4)图四中的人物是谁?(2分)他采取的哪项措施推动了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分)

5)图二和图四两位历史人物,对祖国历史的发展都起过积极的作用,其积极作用最大的共同点是( )分)

a.都加强了思想控制 b.都强化了**集权。

c.都派兵北击过匈奴 d.都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6)图二和图四这两位帝王你更欣赏哪一位?为什么?(2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

从唐朝贞观年间开始,被派往中国的遣唐使者最多的国家是 a.新罗b.日本c.天竺d.阿拉伯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唐式建筑是 a.唐招提寺b.大昭寺c.那烂陀寺d.崇圣寺。在我国民间有 沧州铁狮景州塔,赵州石桥大菩萨 的民谚,这里的 赵州石桥 是何时谁修建的?a.隋朝 李春b.春秋 鲁班c.北宋 李时珍d...

七年级历史试题

201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5分,共36分 1 商鞅变法发生在 a 楚国 b 秦国 c 齐国 d 燕国。2 秦始皇时开凿的连接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渠道是 a 郑国渠 b 都江堰 c 白渠 d 灵渠。3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七年级历史试题

2014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说明 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 5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对应填入下面的 内 1 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a 永济渠 江南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