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学科计划

发布 2022-08-10 16:04:28 阅读 8012

2023年下学期。

一、教学目标预设。

1.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经历相关实例,归纳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结合具体情景给字母赋于实际意义;理解代数式和代数式的值的意义,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在具体情景中能求出代数式的值。

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轴及相反数、绝对值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通过创设实际背景和引用符号,经历观察、体验、验算、猜想、归纳等数学过程,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增强符号感,发展运用符号解决问题和数学**意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类比、联想等思维,体验数学美,增强学习自信心。

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进一步体会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通过问题的研究,使学生进一步领会理论来自于实践、对立统一及事物之间既联系又制约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单元教学目标

本学期教材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其主要内容有:第一章:有理数;第二章:代数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图形的认识;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第一章:有理数。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求法,知道。

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二章:代数式。

1.借助现实情境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分析具体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3.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

4.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等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2.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3.能解一元一次方程。

4.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

1.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从物理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

2.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

3.掌握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间的距离。

5.理解角的概念,会比较角的大小。

6.认识度、分、秒,会对度、分、秒进行简单换算,并会计算角的和、差。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1.经历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

2.体会抽样必要性,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

3.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

4.通过折线统计图感受随机抽样的变化趋势。

二、教学内容分析。

1.重点内容。

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求法,并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运算。

整式的加法、减法及合并同类项、去括号。

解一元一次方程。

2.难点内容。

绝对值的求法及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三、学习能力起点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步入初中,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教学节凑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

四、教学措施:

1.指导思想。

教学中尽量采取从生活到数学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平等,学生自主**、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尊重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2.学科兴趣小组和学生实践活动安排。

3.教学辅导。

竞赛小组名单。

竞赛小组培训安排。

学困生辅导名单。

学困生辅导安排。

五、教学进度。

七年级数学学科试题

北郊初中2010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命题人 屠颖2010 11 4 一 填空题 每题2分,共22分 1 2的倒数是。2 绝对值最小的数最大的负整数是。3 某日中午,北方某地气温由早晨的零下2 上升了9 傍晚又下降了3 这天傍晚北方某地的气温是 4 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1 2 5 在数...

七年级数学学科作业设计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作业设计。教材 义务教育 数学 教科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第1版。内容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主题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适合对象 七年级学生。设计者 周艳艳郑州市第十九中学 13525570558 学习目标 1 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意义 2 给一个近似数,能说出它...

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班级 姓名。课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 1 课型 新授课。导学目标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会判断一组数是否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知识准备 一 预习内容。预习课本86 87页内容,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试完成86页的练一练。二 疑难问题 导学过程 一 自主学习 鸡兔同笼 是我国古代算术名著 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