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教案

发布 2022-08-04 09:29:28 阅读 5873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九年级。

平顶山市十四中学李伟物理组。

第十二章力和机械。

一、弹力。二、重力。

三、摩擦力。

四、杠杆。五、其它简单机械。

课题:§12.1 弹力。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 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

3) 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难点:自制弹簧测力计。

教具、学具:弹簧、纸条、刻度尺、木板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用力压尺子,尺子发生形变,撤去压力后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橡皮筋变长,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原状。引入“弹性”概念。

二、新课教学。

一)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二)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不能恢复原状。

三)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四)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实验:自制弹簧测力计。弹簧的一端挂在木板上,另一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分别作标记。

提问:为什么弹簧称的刻度是均匀的?

使用测力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1、 所测的力不能超出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2、 使用前调整指针对准零刻线;

3、认清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和最小测量值;4、测力计测重力时不能倾斜放置。

三、小结。四、巩固练习:一课一练的练习a

五、布置作业:课本p

课题: §12 .2 重力。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2) 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3) 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

2)通过**,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重点: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难点: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具、学具:大小不同的几个砝码、重垂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瀑布下落,苹果落地等,都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下落。引入新课。

演示:橡皮做圆周运动,橡皮不会跑掉,感到手用一个力拉住橡皮,同样,月亮绕地球转动。由于地球与月亮之间有相互吸引的力,这个力与地球吸引苹果,使苹果下落的力是一样的。

二、新课教学。

科学家研究成果:宇宙任何两个物体(大:天体,小:

灰尘)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引入“万有引力”。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举例:

吊灯把吊绳拉紧;台灯压着桌面等。引入重力概念。

一)重力(g):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又叫重量。

提问: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演示实验:**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有关。理由是用手提起质量大的物体,所用的提力大,根据二力平衡,重力就大。

实验过程:分别测出一组质量及重力的数值,并描点绘图。由实验结果可知:

重力跟质量成正比,比值是一个常数约9.8n/㎏。用g表示,即g=9.

8n/㎏。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的物体受到和重力是9.8n。

二)重力的公式。

g=mg其中g表示重力(n),m表示质量(㎏)g是9.8n/㎏,粗略计算:g取10n/㎏

三)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

四)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三、小结。四、巩固练习:一课一练的练习a

五、布置作业:课本:p

课题:§12 .3 摩擦力。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 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摩擦力的利与弊。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重点: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难点: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教具、学具:木板、物理小车、棉布、手巾、刻度尺等。

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时,无论道路多么光滑,总会慢慢停下,为什么?(受地面摩擦力)讨论认识: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接触面间就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二、 新课教学。

一)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或相对运动时,产生一个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摩擦力。

提问: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日常生活中知道:推箱子,箱子越重,用的推力越大。地面越粗糙,用的推力越大,可见: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1)接触面所受的压力(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用下面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图甲图乙图丙。

二、图甲和图乙实验表明: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有关,并且,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图甲和图丙实验表明: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可用公式:f=uf f表示摩擦力(n) u由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 f表示压力(n

三、摩擦的利与弊

有利的方面:例如,鞋与地面间的摩擦。

弊的方面:例如,机器部件间的摩擦。

四、增大摩擦的方法:

1、 增大压力 2、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五、减小摩擦的方法:

1、减小压力 2、增加润滑油 3、安装滚动轴承 4、压缩空气或电磁场使接触面分离。

注意:滚动摩擦远远小于滑动摩擦。

练习:一课一练的练习a

作业:课本p。

课题:§12 .4 杠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等概念。

2、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过程:通过日常生活中简单机械的例子,引入杠杆概念。

一、杠杆:(概念)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1、支点(0):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2、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二、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或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叫杠杆平衡。

学生分组实验:**杠杆的平衡条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得出结论。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四、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l1>l2,起子。

2、费力杠杆:l1<l2,钓鱼杆。

3、等臂杠杆:l1=l2,天平。

练习:一课一练。

作业:p课题:§12 .5:其它简单机械。

教学目标:一) 、识与技能:

2)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3) 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3)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过程:直接引入新课。

一、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

性质: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等臂杠杆。

二、动滑轮:滑轮的轴随重物一起移动。

性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三、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

性质: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应用: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重物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轮轴:动力作用在轮上可省力。例如:方向盘,自行车把手。

斜面:省力。并且斜面越长越省力。

练习:一课一练。

作业:p63 3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电功和电功率 教材分析。密云三中段容民。一 课程要求和考题示例。一 国家课程标准要求。1 理解电功率和电流 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2 通过实验 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3 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九年级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复习提纲。班别 姓名 学号 考纲 1 功的原理。2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3 功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4 功率的意义 表达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5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和机械效率,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6 测量滑轮组 斜面的机械效率。7 测量生活中的功率。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测

班级姓名学号。1 下表是两位同学测量水的密度时不同的实验操作过程,哪位同学的实验误差会相对。较小?简要说明理由 2 工人使用氧气瓶内的氧气进行气焊的过程中,以下有关瓶内氧气的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a 质量 b 体积 c 密度 d 内能。3 程跃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