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地理重要知识点复习

发布 2022-08-01 06:39:28 阅读 4989

气温季节变化:

气温季节变化-气温季节变化是指气温以一年为周期的有规律的变化。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由于气温的高低取决于地面储存热量的多少,地面储存热量最多的时期,就是气温最高值出现的时间;储存热量最少的时期,也就是气温最低值出现的时间。

因此,一年中气温最高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不是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所在的一天(北半球的夏至和冬至日),也不是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一天所在的月份(北半球的六月和十二月),而是比这一天要落后1~2个月。即最低值出现在一月或二月,最高值出现在七月或八月。海洋上落后较多,陆地上落后较少。

北半球,中、高纬度内陆的气温,以七月为最高,一月为最低;海洋的气温,以八月为最高,二月为最低。

气温分布图:

气温图是表示空气温度(0℃或°f)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及变异情况的地图。包括气温平均值、极端值、较差、界限气温等内容。常以等值线法表示各时段气温的空间分布,以定位(气象测站)图表法表示气温一年中的变化过程。

等温线间距视制图范围内温度跨度与地图比例尺而定,同一幅图内间距基本相同。等温线色层的色调及色饱和度,直观地反映气温的冷暖和数量特征及相应温度条件下的地理情况。

九年级下册地理重要知识点复习(二)

降水:地面从大气中获得的水汽凝结物,总称为降水,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结物,如霜、露、雾和雾淞,又称为水平降水;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称为垂直降水。一天之内50毫米以上降水为暴雨,25毫米以上为大雨,10-25毫米为中雨,10毫米以下为小雨,75毫米以上为大暴雨,200毫米以上为特大暴雨。

对流雨:如果下垫面(地面)高温潮湿,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引起空气的对流运动,湿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气温的下降,形成对流云而降水,比如积雨云和浓积云,条件一定时即可降水。特点是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还常伴有暴风,雷电,故又称热雷雨。

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夏季的**带季风气候区多见。

地形雨:暖湿气流在运行的过程中,遇到地形的阻挡,被迫沿着山坡爬行上升,从而引起水汽凝结而形成降水,称为地形雨。地形雨一般只发生在山地迎风破,背风坡气流存在下沉或者下滑,温度不断增高,形成雨影区,不易形成地形雨。

九年级下册地理重要知识点复习(三)

海拔: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海拔也称为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地面上某一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度。

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称为等高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线连接起来,叫做等深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

1.同线等高,同图等距;

2.等高线为闭合的平滑曲线;

3.等高线的疏密决定坡度大小;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

地形图的分类:

常见的地形图有三种,等高线地形图、等深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能最直观反映地表起伏的是地形剖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用绿色表示平原,地形的基本类型有五种,分别是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

九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期末重要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地理教案一 地球 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三颗,按大小排列位于第五位。地球由两个圈层构成,即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外部圈层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构成 内部圈层由地壳,地幔,地核构成。另外在大气圈层外还包围着磁层,里面有带电粒子组成的两条辐射带。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中部...

九年级下册化学重要知识点速记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一 几种重要的金属。1.金属材料分类。2.金属的物理性质。1 共性。常温下多数是固体,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2 特性。颜色不同 铁 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却是紫红色,金呈黄色。状态不同 在常温下,铁 铝 铜...

九年级英语重要语法知识点

1.宾语从句。2.现在完成时。3.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用法比较 名师讲解 1.maybe may be 1 maybe是副词,意思是 大概,也许 常用作状语。maybe you put it in your bag.也许你把它放在包里了。will he e tomorrow?maybe n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