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训练专题

发布 2022-07-31 21:23:28 阅读 6863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里。

1.下图1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开啤酒瓶盖的开瓶器 b.剥核桃壳的核桃钳。

c.钩鱼者手中的鱼杆 d.撬钉子的钉锤。

2.“十次车祸九次快,还有喝酒和超载”,汽车在水平公路行驶过程中,超速、超载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质量和速度越大,动能越小 b.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汽车的质量和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d.汽车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小。

3、如图2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加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

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分可省力。

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分可省力。

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分可省力。

4、 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这样做的好处是。

a. 省距离 b. 省力 c. 费力,但省时间 d. 省功。

5.如图3所示,杠杆挂上钩码恰好平衡,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在下列情况下,杠杆还能保持平衡的是。

a.左右两边各向支点移动一格

b.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

c.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半。

d.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增加一个

6.如图4所示,原来静止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速度逐渐增大,则拉力f( )

a.一定大于阻力ff b.一定等于阻力ffc.可能等于阻力ff d.可能小于阻力ff

7.如图5所示的三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水、硫酸,根据液面高度判断盛硫酸的是( )

a.甲杯b.乙杯c.丙杯d.无法判断。

8.如图6所示,物体重力为20n.在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前进,已经知道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3n,则拉力f的大小为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8.物体在木板小车上,随车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对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只受重力b.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

c.受重力和支持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左摩擦力。

9.当杠杆水平平衡时,l1>l2,若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将它们的作用点同时远离支点相同的距离,那么杠杆将。

a.f1那端下降 b.f2那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10.下列事例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人走路时,脚与地面的摩擦 b、用筷子夹菜,筷子与菜之间的摩擦。

c、车轮与路面的摩擦d、机器转动时,轴受到的摩擦。

11.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克和20克的砝码各1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4克,则物体的质量为。

a.124克 b.122克 c.118克 d.116克。

12、 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3、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分别测量某物理课本的长度,记录的结果分别是18.11cm、18.10cm、18.

22cm、18.10cm,其中错误的结果和最接近于课本的真实值分别是。

a、18.22cm 18.1cmb、18.22cm 18.103cm

c、18.22cm 18.10cmd、18.11cm 18.13cm

14、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a.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c.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15.在奥运会上,我国女排排球队长冯坤发球时,把球竖直向上抛出。则( )

a.球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受的阻力方向都向上。

b.球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受的阻力方向都向下。

c.球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和阻力,方向都向下。

d.球下降过程中,受到重力和阻力,方向都向上。

16.将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华沿直线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块运动过程中(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于木块受到的重力。

b.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c.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7.如图7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二、填空题。

18.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如图8所示。由图8甲知小车甲做运动,速度大小为m/s。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

19.如图8乙所示,在筷子提米的实验中,手用10n的力握住圆柱形的筷子,整个装置呈竖直状态,在空中静止不动。若将手的握力增加到20n,则手与筷子间的摩擦力大小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你得出结论的依据是。

20.如图9的两幅**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的情景。射出的箭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这是因为箭具有如果以射出的箭为参照物,福娃是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而人就前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的。

21.图10是一种新型圆规。它一脚的末端装有吸盘,使用时可将其固定在黑板上,另一脚末端的粉笔通过螺母固定,螺母上刻有细小花纹是为了增大作图时,转动手柄便可在黑板上画出漂亮的圆,圆规在这一过程中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 。

22、有一根2m长的杠杆,左、右两端所挂物体的物重之比为3:2,则它们的力臂分别是___m 和___m。

23、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两人同时用4n的力拉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n;若将此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n的力拉它,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n.

24. 图11为电工常用的克丝钳,它的设计和使用应用了很多物理知识。

其中钳口刻有凹槽是为了钳把做的比钳口长是为了。

25.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下,其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一定___零.(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合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___

26.在百米跑训练中,测得一短跑运动员起跑后5 s跑完34 m,即可达到最大速度11 m/s,以后保持这一速度跑完全程,则这名运动员这次百米跑的成绩(时间)是___s,他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___m/s.

27. 甲、乙两个集装箱的质量相同,某台起重机第一次将甲集装箱以0.1m/s的速度匀速提升10m,第二次将乙集装箱以0.

2m/s的速度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空气阻力,这两次起重机的钢绳对集装箱拉力之比为。

28.体育活动中有一种是运动员在一根高空钢索上行走,运动员手中往往横拿一根较长的直竿,其目的是降低以增大。

29. 行驶的汽车刹车后滑行一段距离才停下来;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下落得越来越快;足球运动员头顶飞来的球,球飞出去;举重运动员用力将杠铃从地面举起来。请根据以上四个现象所对应的物理过程。

概括一个结论。

30.在如图12示中盒装牛奶的体积约为 m3,牛奶的质量是___g,(ρ牛奶=1.02g/㎝3)

31.如图13所示,物体重100 n,当它沿水平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0 n,用滑轮组使物体沿水平面以0.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20 s,若绳重、滑轮重及滑轮轴的摩擦均可忽略,则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

32.一个带有刻度的均匀杠杆,在中点支起,如图14所示,当在b处挂3n钩码时,应在a处挂 n钩码,杠杆才能平衡.若平衡后在a、b两端再加挂1n的钩码,则杠杆将 。 填“a端下沉”、“b端下沉”或“保持平衡”

33、杠杆的应用非常厂泛,如图15所示的两种剪刀,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剪刀(选填“甲”或“乙”);工程车上的起重臂就是一个费力杠杆(如图16所示),使用它的好处是能够省如图17所示,a装置是___滑轮(选填“定”或“动”),使用它的作用是。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a卷 共100分 第 卷 选择题,共28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8分。请你仔细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 下面各种温度中最接近25 的是 a 正常人的体温b。我市盛夏时中午的室外气温。c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d。电冰箱中冷藏室的温度。2 有这...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 单项选择 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 2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3 在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4 下列现象中哪一个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 5 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6 有...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实验题专题训练

实验题 专题训练。1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 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 或乙 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分析下表中实验序号1与2 2 与 与 3 或4 与5 5与 与6 的体积与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