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卷

发布 2022-07-31 11:44:28 阅读 1408

一、选择题(共25分)

1.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不同的文明形式。下列文物是考古学家在我国古人类遗址中发现的,它们所反映的文明形式是( )

a.农耕文明 b.工业文明 c.海洋文明 d.商业文明。

2.这是某中学关于教育学生爱护公物的通知:目前破坏公物的现象时有发生,请各班主任教育学生,爱护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等处乱涂刻画,言行举止文明有致,否则给予纪律处分。

你认为他依据的是下列哪一派学说的主张

a.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3.在秦统一全国后建立的官僚机构中,被称为“百官之长”“助理万机”的官职是( )

a.郡守b.丞相 c.御史大夫 d.太尉。

4.史书记载,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汉武帝如此尊重他,主要是因为董仲舒 (

a.率领军队,打击匈奴 b.推动实现大一统 c.完成出使西域的任务 d.编成了《史记》

5.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历史的常见现象,下列文物古迹,集中体现了中外文明交融成果的是( )

a. 长城b. 赵州桥c. 秦始皇陵兵马俑 d. 敦煌壁画。

6.有文章对某一制度作如下评价:“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那么该“制度”是( )

a. 科举制b. 分封制c. 行省制d. 郡县制。

7.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则“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a.加快发展陆路交通b. 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c.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 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8.“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清朝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9.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 )

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d.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10.某班组织一场朗诵会,小张同学朗读了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据你所知,此作品的体裁属于( )

a.唐诗b.宋词 c.元曲 d.明清**

11.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

a.活字印刷术b.交子c. 指南针d.造纸术。

12.下列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中,属于清初统治者采取的有 (

确立册封**、班禅制度 ②组织雅克萨之战 ③平息倭寇之患 ④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②bc.①③d.②③

13.同桌给你出了一个谜语,谜面是:“她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她是奥林匹克的故乡,奥运火炬在那里点燃。”谜底是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古埃及 d.古印度

14.下面一段是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一个宗教的教义:“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此教义属于 (

a.道教 b.佛教 c.**教 d.伊斯兰教

15.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由表示人物、走兽、禽鸟及各种器物的象形符号构成,古朴而奇妙,凝聚着古人类的智慧。发明该文字的是( )

a.古代希腊人 b.古代罗马人 c.古代埃及人 d.古代两河流域居民。

16. 某学者评价说:它无疑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此著作是( )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宪章》 c.《共产党宣言》 d.《物种起源》

17. 美国内战和**农奴制改革前,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障碍是( )

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 d.缺乏自由劳动力。

18. 像鸟一样在天空翱翔,是人类长期的梦想。在20世纪初,首次将人类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人物是( )

a.卡尔·本茨 b.莱特兄弟 c.史蒂芬孙 d.富尔顿。

19.2024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这一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下列哪位科学家的重大理论基础上( )

a. 爱迪生 b. 牛顿 c. 达尔文 d. 爱因斯坦。

20.列宁说:“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21.“我们对未来并不失望,因为美国人民并没有失败……让我明确地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罗斯福**为克服“恐惧”而采取的核心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b.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c.加强公共工程建设,增加就业 d.压缩农业生产,实行**补偿。

22. 漫画《又遭重创》说明了中东和平之路步履维艰,矛盾错综复杂。中东问题的焦点是 (

a.叙以问题 b.伊朗核问题 c.黎以冲突 d.巴以冲突

23. 新华网新德里2024年3月29日电,*******29日在新德里会见了印度总理辛格,就中印关系发展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交换意见,达成新的重要共识。二战后,面对印度人民的反英浪潮,英国在印度实行了( )

a.“分而治之”的方针 b.中立政策 c.“门户开放”政策d.武装干涉。

24.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主要措施出台的先后顺序是 (

杜鲁门主义提出 ②马歇尔计划实施 ③北约组织建立

abcd.①②

25. 下列关于20世纪**十年代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表述,正确的是( )

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越来越大 ②国际投资和国际**迅速增长。

③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④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a.①②b.②③c.①②d.①③

二、材料问答题:(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

材料二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公平**,并将海外的先进文化与科技带回国内,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材料三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到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2024年12月20日《南方**》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

2)写出郑和远航最远到达的地点。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郑和远航的影响。(2分)

3)材料三中“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的很重要的教训是清朝时期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1分)

4)材料四所示的事件是什么?对欧洲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2分)

5)以史为鉴,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上史实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1分)

27、改革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课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 资治通鉴》

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l868年某日本**语4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材料体现了本次改革中什么具体措施(2 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材料。

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它们得以最终成功的共同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三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材料。

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性质上有什么根本区别? (3分)

(4)结合所学与上述事件谈谈你对改革的感悟与认识。(1分)

28.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欧洲的兴衰”为主题开展**活动。请你也参加进来吧。(9分)

崛起篇】 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三大革命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到19世纪末,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属的地位:

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

1)英国科学家牛顿为“科学革命”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法国大革命在“政治革命”中地位突出,哪一事件揭开了它的序幕? (2分)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九年级上册 二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1.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句话中的 变革 是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光荣革命c.英国组织的 反法同盟 d.工业革命2.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

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卷

2014年漳州市初中升学考试漳州八中全真模拟考历史试卷。考试形式 开卷考试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填涂所选答案的字母。1 某广告公司为漳州旅游推介会设计的部分标题中,不正确的是。a 中国南方最古老的石刻 华安仙字潭 b 闽南第...

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卷

a 民主 共和 成为热门话题b 人们传阅 新青年 c 男子被限期剪去长辫d 报纸上有关现任临时大 的生平介绍。9 1936年,中国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词中与此有关的是 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遵义一会写 引领前程气势豪。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谁人不知张少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