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是针对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是学习日常会计处理方法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学习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必要的记忆,善于总结规律,辅以足够的练习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会计要素。6大会计要素、会计计量属性。
二是会计科目。分类、设置原则。
第一节会计要素(重要)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工作就是围绕着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展开的。
明确两个概念:
时点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时期数(收入、费用、利润)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的会计对象共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时点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
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时期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利润表的基本要素。
确认是指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和确认条件的项目,纳入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的过程。
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并满足其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内得到确认。即通过会计要素的确认,决定某一项目是否纳入财务报表反映。
(一)资产。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根据定义可知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如商品、机器设备,是企业的资产。
如果是不能继续使用的变质或毁损材料,已经无法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在市场上也不能卖出价钱,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不能作为企业资产。
第二: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资产必须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临时租用其他企业的物品,不能算作本企业的资产;而租给别人的物品,虽已不在本企业,但本企业能够控制,仍作为本企业的资产。
第三: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不能作为资产确认。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资产的分类。
流动资产;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固定资产一般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工具器具等。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特许权等。
(二)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有两个特征:(一提到特征,就是定义的拆分)
第一:一种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
现时义务≠未来义务=法定义务=推定义务。
第二: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这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
2.负债的分类。
流动负债: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长期负债,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同时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二是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表明企业归谁所有。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在企业清算时,资产要先清偿债务,有剩余才会分配给投资者。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是企业资产中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即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第二,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者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可还给所有者。
第三,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分配。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的形成**。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3)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具体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4个项目)。
【例题·单选题】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 )
a.所有者的投资。
b.实收资本与未分配利润之和。
c.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
d.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净额。
[答疑编号5202020103:针对该题提问]
利润表要素。
(四)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例如,商业企业销售商品、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等,均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
收入具有以下特征: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明确界定日常活动是为了将收入与利得相区分,因为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当计入利得。
收入→日常活动。
利得→非日常活动。
企业的利得: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处置净收益、罚金收益。
企业的收入:销售商品、出租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销售原材料、提供劳务收入;
(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2.收入的分类。
收入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五)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与收入定义结合起来学习)
费用具有以下特征:
(1)费用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所形成的,是为了将其与损失相区分,因为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
(2)费用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费用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除符合上述定义外,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二是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三是经济利益流出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费用的分类。
费用按其与收入的配比关系,可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
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以及所得税费用。
【例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只有日常经营活动才会产生支出。
b.收入是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c.经济利益的流入必然是由收入形成的。
d.费用就是成本。
(六)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表反映的具体内容就是一期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2.利润的分类。
利润按照构成,可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三者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一)历史成本(基本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等价物。历史成本计量,要求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计量,应当基于经济业务的实际交易成本,而不考虑随后市场**变动的影响。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
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二)重置成本(常用于盘盈资产)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重置成本是现在时点的成本,它强调站在企业主体角度,在实务中,重置成本多应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等。
(三)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四)现值(常用于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摊余成本计量)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值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捕捉和反映各种不同类型的未来现金流量之间的经济差异。
(五)公允价值(常用于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更高的相关性。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当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时,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地计量。
第二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而这六项会计要素仍显得过于粗略,难以满足各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我们必须对会计要素作进一步分类,是对资金运动第三层次的划分。
会计科目的重要意义:
会计科目是进行会计记录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第三章讲解)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第四章讲解)
(3)会计科目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第九章讲解)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重要)
(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企业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通常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
(二)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与各级明细分类科目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总分类科目与各级明细科目之间的关系。
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是:
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总分类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共同反映经济业务既总括又详细的情况。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
在我国,总分类科目原则上由财政部统一制定,主要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可比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2.相关性原则。
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相关。
3.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二)常用会计科目。
教材p26中的表2-2,一共是五大类,是按企业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进行的分类。
【本章内容回顾】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一 单选。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 d 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a.拥有 b.控制 c.所有 d.拥有或控制。2.下列不属 科目的是 a.进项税额 b.应交消费税 c.转出未交增值税 d.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3.利得是由企业的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 c 增加的...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1 会计的6大要素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2 资产按流动性分为 1 流动资产。2 非流动资产。3 负债分为 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4 利润表要素 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费用 按其功能分为 营业成本 直接材料费 直接人工费 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一节 会计要素。一 会计要素。一 反应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编制资产负债表 包括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的表现。1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1 基本特征 资产预期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是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