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三生物作业

发布 2022-07-04 22:29:28 阅读 8666

思考题为必答题)

1. 谈谈你理解的概念教学的含义是什么?

答:生物概念是人们对生物及生理现象本质特征的认识。正确的生物概念,既是生物学知识的组成部分,又为获得更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奠定基础。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概念,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方法,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运用资料分析的策略,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推理,逻辑加工,生成新概念。

概念的生成,指的是学习者从大量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以辨别、抽象、概括等形式发现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从而获得概念的过程。任何一个概念的形成都经历着由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过程。如果这些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形成规律的揭示,那么就能领悟到知识形成过程中蕴涵的思想方法,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避免囫囵吞枣,死记硬背。

2、 运用对比的策略,引导学生区分易混淆的概念。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不少概念,它们要么在字面表述上、内涵上,要么在过程上有些相似,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由于没有正确的对其区别把握,往往容易混淆,通过不同形式的对比,可以使概念更清晰,更能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

3 、运用**实验,纠正学生的错误的前概念,生成科学概念。

学生在学习任何概念性知识之前,实际上都已经有了前概念。前概念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相对于新知识的已有的认知,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片面的或错误的。前概念的成因,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及正确或错误认识的积累。

我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从前概念逐步发展到新概念的过程。正确的前概念是学习生物学科学概念的良好基础和铺垫,它的正迁移作用可成为生物学概念学习的资源和概念学习的新的增长点,可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新知识和知识结构。片面或错误的前概念会成为生物学概念学习的障碍,这些错误的前概念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将影响对生物学概念的同化和顺应,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阻碍生物学科学概念的建构。

前概念的形成,往往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在脑海中根深蒂固,如果仅仅是靠教师的讲解,比较难以纠正,但如果是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亲自体验了**的过程,通过实验、观察而得出结论,得到的印象会更深刻,有利于科学概念的生成。

2.你认为自己在教学中是否讲清楚了概念?

答:我认为我在教学中大多数情况讲清楚了概念,因为我有时通过列表对比法,这种对比的方法多适用于归纳概念的相似性与相异性,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对比:

有时我也通过简单的图像对比,这种对比的方法比较适用于用文字较难简短描述、学生单纯从文字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例如:细胞**与细胞分化,可用下图进行对比:

过程(一)表示细胞通过**使数目增多,故细胞**是“量变”的过程,刚**出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相似。过程(二)表示细胞分化的过程,是在**的基础上,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的过程。通过简单的图像,能够使概念直观化,从而易于区分。

3.尝试在一个课题中确定1~3个重要生物学概念,并用陈述句表述

答:《生态系统》中的概念:

1、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群落与它们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个生态系统。

2、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贮存在体内为动物和微生物提供食物,所以它扮演的是生产者;

3、消费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所以扮演的是消费者;

4、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能分解动尸体和植物的残枝落叶,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重新为植物吸收利用,它扮演的是分解者。

阳光、土壤、水、空气和温度等为生物提供能量和物质。

4.你在开展**式教学时是否关注了生物学概念的落实?

答:在诸多的研究成果中,关于学生学习的焦点之一是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概念的学习和掌握。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

用科学的生物学术语来传递概念。说到概念,老师们最先想到的是概念的术语,如遗传、基因、等位基因等。在课堂上,许多老师最常用的、最重视的内容也是科学和生物学的术语,认为概念名词或术语是传递科学概念最有效的方式。

在生物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老师们对“**”、“假设”等术语有着不同的认识,而不同理解又导致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所以,尽管生物学课程标准、不同的教师们都使用相同的术语在描述“**”、“假设”等概念,但是每个人对于术语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这就使得我们要冒的一个风险:我们以为用术语可以很好地传递彼此要表达的概念,而实际上很可能是“词不达意”。

教学活动(包括**)都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概念。当我们改变了教学概念的表述方式时,实际上我们对知识教学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要用尽可能多的课时和尽可能多的教学活动用于帮助学生建立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不管教师采取什么教学方式或策略,动画、模拟、动手、**,都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还要将这概念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

5.你认为每节课规定教师的讲授时间是否合适?

答:我认为规定教师的讲授时间并非是为了创新教育理念,将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学生的讨论及训练等都划分了时间段,严格限制教师的讲授时间,只能算作形式上的生本课堂。为了适应中小学课堂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需要用教学实践证实生本课堂的顽强生命力,就要让教师从课堂中心位置退下来,引导学生主动我要学习,我会学习。

这种限时授课的做法可以改变过去教师过于注重讲授的传统倾向,但是简单限时的做法值得我们一起商榷,经历长时间教学实践进行检验。教师们之间存在教学素养的个性差异,他们对教材的解读、教学内容的设计、课堂的调控等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如果硬性规定每节课的授课时间,只会无视教师们的教学自主权和个体差异性,也不利于教师教学风格和特色的迅速形成。

还有不同学科、不同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若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限定教师的讲授时间,显然违背科学的教学规律。

优质、高效的教学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生本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双边过程,客观评价不同课堂的优劣等级,在于全面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效益,关注教师针对学生的人格个性形成,关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收获等。通过制度限定教师的授课时间,从评价课堂的角度来看,仍然是一种教师视角的评价方式,教师们势必为了达到该预期目标之规定,不得不可能会尽量少讲或不讲,其最终的结果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6.尝试进行概念教学设计,选择一节具体内容的课题进行设计。

第四节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能力目标:表达交流能力,收集整理资料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

食物链和食物网。

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本着体现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性学习”教学理念,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改变以往由教师直接说出生态系统概念、组成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去思考影响生态系统的因素及其综合作用的结果。教学中充分利用多**,采用多边互动的形式,即教师巧妙地结合课本及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下展开师生之间的共同讨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交流从而自己得出结论,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分析。

①教学内容分析:“生态系统”是人教版生物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内容。在新课标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

生物与环境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传统的学科体系侧重讲述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其中有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标的知识体系则突出人类活动的内容,突出生物圈,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因此新教材把“生物和生物圈”编排在第一单元,说明它在教材中的位置非常重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认识生物和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通过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②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生物知识有限,生态系统的知识学生虽有一些接触,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本节课的概念和食物链食物网的知识单靠老师讲述,理解上是有困难的。另外学生由于受以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影响,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能力差,但他们对生物知识很感兴趣,热情很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是项挑战。

五、教学方法。

1.多**教学法: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容量,展示影象资料和学生搜集的**。

2.启发式教学法:学生自学讨论、抢答相结合,使课堂气氛活跃,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通过教师点拨、指导、提问,实现一定的能力梯度,让一般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教学目的,而优生也有思考的余地,体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3.搜集和整理资料:为解决教学难点,发动学生去搜集“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事例” ,让学生在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角色扮演:安排几位同学在讲述食物链内容之前戴上头饰,进行角色表演,这样即生动有趣,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同时又在复习了前面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作用,引出前两者的关系——捕食关系,起到很好的承前起后的作用,学生印象深刻,从而突破难点。

六、教学过程:

七、课后反思。

高三生物作业

d 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9.16分 分子马达是将atp水解释放出来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类蛋白质,如rna聚合酶 载体蛋白 肌球蛋白等,在生物体内参与了转录 物质跨膜运输 肌肉收缩等一系列重要的生命活动。1 根据上述材料推断,驱动细胞 间期染色体复制的分子马达有。2 合成分子马达的模板是...

高三生物作业 9 5

一 选择题。12 下列各种细胞内的反应,发生在生物膜 细胞膜和细胞内的各种膜 上的是 a dna复制 b 光反应c 碳反应 d 氨基酸脱水缩合。13 科学研究表明,细胞中核糖体通常不是单个执行功能,而是构成多聚核糖体 如右图 研究表明动物卵裂期细胞中的多聚核糖体明显增多。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核...

初三生物复习

主题一。1.1 人体的结构层次。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人体是协调统一的整体。细胞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的形态各异,但基本的结构相同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的形态与功能密切相关 如 成熟的红细胞 骨骼肌细胞 神经细胞,p5 组织形态,结构 功能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