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八周假期作业

发布 2022-07-04 12:11:28 阅读 9303

命题人:刘素林审核人:周玉标。

一、基础知识。

1.根据课文默写。

衔远山,吞长江气象万千。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蒹葭凄凄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自我雕琢需要方法。外塑形象,更需内强素质。给自己的思想增加高度,高度决定视野,才足以在金钱名利前抵yù**;给自己的知识增加厚度,博览群书,丰富知识,浸润心灵,才可以在竞争的时代里自由驰chěnɡ;给自己的心灵增加纯度,豁达乐观,宽以待人,爱心常伴,感恩相随,才足以在漫漫人生中锭放美丽。

1)给加点字注音(2分雕琢___浸润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抵y驰chěnɡ__

3)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改正。(1分)__改为___

3.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国政协委员、营口市副市长高炜表示,二三线楼市“崩盘论”完全是骇人听闻的言论,是一种“浮夸”语言。

b.中国的“东风-21”型弹道导弹部署在东北,完全可以利用其地理条件的优势,居高临下地防控日本海。

c.吉安小伙赖章平大学毕业后,毅然决然辞去了月入5000元的稳定工作,在上海松江大学城当街卖起了烤猪蹄。

d.中国***部长王毅谈及伊核问题时表示,谈判可能产生的影响远超谈判本身,谈判前景虽扑朔迷离,但已看到“隧道尽头的亮光”。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根据中韩双方达成的共识,今后双方将继续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进行鉴定、发掘,每年清明节前进行一次常态化交接。

b.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时期,而单纯地说教已经不能满足眼下中学生德育工作的要求。

c.世界诗歌日不仅是诗人的节日,又是孩子的节日,正如著名诗人杨炼给《小不点儿童诗》杂志题词:“诗和孩子一同长大!”

d.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所以取得明显成效,关键在于能否坚持问题导向、严字当头,对“四风”问题出重拳、下猛药。

二、阅读。一初见嵩山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6、 “豁”字表现了作者初见嵩山时什么样的心情?

7、“数峰清瘦出云来”中“清瘦”一词妙在何处?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略。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自是数年之后( )

9、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求甚解 b.然则何时而乐耶怏怏不乐。

c.或请重法以禁之鸿鹄之志 d.故不暇廉耻耳温故知新。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2)安用重法邪?

译句。11、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3分)

1)甲文表达了作者“,”的忧乐观。(1分)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1分)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1分)

三)《做一棵扎根大地的树》,完成下列问题。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快了就难免浮躁。比如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话,那些平步青云的传奇,还有那些赤裸裸的炫富,都会让正准备扎根的你,内心突然失去平静。也许你会感叹,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没有多少时间能深植自己,更别说安静扎根了。

但我认为,做人行事切忌浮躁,而要沉稳务实,脚踏实地。这好比一棵大树,只有扎根大地,才能抗击暴风骤雨,才能枝繁叶茂。正所谓。

扎根大地,踏实行事,才能将基础打牢,将能力累积。辉煌的成绩背后,是训练场上姚明站在同一地方,千百次反复地练习投蓝,是刘翔认真地做着枯燥的肌肉锻炼。姚明灌篮的飒爽英姿、飞人刘翔的“云端”神话都凝聚着苦练的汗水,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动作、迅速敏捷的身手,其实都只是平日基础动作训练的连贯整合。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繁花绿叶下面一定有根的努力,磅礴大海的前面一定有涓涓细流的汇聚,风光耀目的背后一定有踏实艰辛的汗滴。

做一棵扎根大地的树要有潜下心来、勇于挑战并坚持到底的信念与毅力。

扎根大地,踏实行事,需要淡泊的情怀。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无论是作为乡村教师还是名满天下的专家学者,他都一如既往淡泊名利,专注于田畴,扎根于泥土,播撒智慧,收获富足,成为广受赞誉的“杂交水稻之父”。

扎根大地,踏实行事,需要克服困难的勇气。著名科学家霍金21岁就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但他克服了全身几乎不能活动的障碍,克服了基本丧失语言能力的困难,完成了《从大**到黑洞》《时间简史》等伟大著作。轮椅没有限制住他心灵的自由,疾病没能阻挡他思维的扩散。

扎根大地,踏实行事,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古文学家季羡林,十年如一日,潜一心研究,亲身考察,从不空谈,他的严谨作风影响世人,让人钦佩不已。

志在用笔完成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事业的巴尔扎克,笔耕不辍,努力创作,辛苦耕耘,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收获了成功的果实。

扎入大地,不慕云淡风轻,是树根的潜修;勇于挑战,不惧艰难险阻,是行动的根植;坚持到底,不畏万苦千辛,是人心的锻铸。

不踏实地,驰于空想,何以享千里风光之醉美?望而却步,知难则退,何以感一览众山之豪迈?浅尝辄止,锲而舍之,何以聚金石镂空之匠心?

只有戒除浮躁,脚踏实地,像树一样扎根而后长,像水一样盈科而后进,坚实迈好每一步,稳步向前不松懈,才能最终到达一个美好的境界。让我们做一棵扎根大地的树,在地面开花结果,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注】①盈科:溢满洼地。

1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3、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说说选文第⑤-⑦段的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4分)

15、选文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6、从下列道理论据中,选最适合填在选文第①段横线上的一项。( 3分)

a.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d.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贞观政要》

四) 温暖的村庄

村庄真是一个固执的地方,多少代就在那里矗立着。而且村庄自信,从村庄走出的人,无论走多远,有了多大的变化都还会回来看她。而远走的人,无论去了**,梦里都还是村庄里的人村庄里的事。

你端起一个异地的碗,你会想起放在家中碗柜里的碗。什么碗柜呀,就是一个搁碗的木架子,也可能炉台上有一个放碗的空间,垒炉子时就丢下的放碗的地方。筷笼子就挂在墙壁上,风吹来,筷子们像占卦人抖动的卦签,那种响动忽然就搅动了你的胃口。

有时候你想城里的墙上为什么不也挂这样的筷笼子,让风也吹一吹,听听筷子的响声。这样的时候,你站到了厨房的窗前,开始望着家乡的方向。你把耳朵尽力地往窗外挪,你就会想起家乡的糊涂面条,想起放在糊涂面条锅里的红薯,想起黏在红薯上的黄豆。

春节在家时,有一天儿子对你说,爷爷的手工面真好吃。儿子去老人锅里给你盛了一碗。你怔怔地捧着,自己就是吃父亲的手工面长大的啊,现在你自己的孩子也喜欢上父亲的手工面了,想起自己在城里馋时去吃街上的手工面,父亲的手工面才是最最好吃的啊。

你的泪掉在了碗里。

四年级第八周假期作业

一写下列字母相应的大小写,注意格式。10分 k p m l n o r q j f 二看图补全单词 10分 b g pe c l p n b k r l r 三 选择 30分 1 what syour desk?2 thank a your 3打扰一下 a.sorry b excuse me c.t...

初三物理试卷十八周假期作业

一 选择题。1 一台电风扇和一个电慰斗,如果使用时电流做功相同,电能转化为内能 a 一样多 b 电风扇较多 c 电慰斗较多 d 无法比较。2 某家庭电路中,已有两盏灯正常发光,如果再使用一个电饭锅,则该电路的 a 总电流变大 b 总电压变小 c 总电阻变大 d 总功率变小。3 现有甲 乙两只电炉,已...

初三数学第八周周末作业

班级姓名学号。一 计算。cos45 1 0 2 3 2009 04 化简 5 先简化,再求值 其中x 6 解方程。二 解答题。1 如图,矩形abcd中,点e是bc上一点,ad de,af de,垂足为f.求证 af ab 2 如图,将一个转盘3等份,并在每一份内注上 红 蓝 黄 标记。小明和小亮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