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级建造师法规

发布 2022-06-17 19:25:28 阅读 3836

二、证据。

证据,是指在诉讼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资料。当事人要证明自己提出的主张,需要向法院提供相应的证据资料。

掌握证据的种类才能正确搜集证据;掌握证据的保全才能不使对自己有利的证据灭失;掌握证据的应用才能真正发挥证据的作用。

一)掌握证据的种类。

民事证据有以下7种,分别是: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1、书证和物证。

1)书证,是指以所载文字、符号、图案等方式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书证一般表现为各种书面形式文件或纸面文字材料(但非纸类材料亦可成为书证载体),如合同文件、各种信函、会议纪要、电报、传真、电子邮件、图纸、图表等。

2)物证。物证,则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及其痕迹,凡是以其存在的外形、重量、规格、损坏程度等物体的内部或者外部特征来证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者全部的物品及痕迹,均属于物证范畴。例如,在工程实践中,在对建筑材料、设备以及工程质量进行鉴定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证据,往往表现为物证这种形式。

2、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反映的声音、图像以及电子计算机储存的数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只要不是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如侵害隐私)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如窃听)取得的,仍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3、证人证言和当事人陈述。

1)证人证言。

证人是指了解案件情况并向法院、仲裁机构或当事人提供证词的人。证人就案件情况所作的陈述即为证人证言。

例: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 可以作为民事诉讼证人。(09真)

a、本案审判员。

b、涉及本案的鉴定人员。

c、本案原告诉讼**人。

d、本案被告的亲属。

答案:d2)当事人陈述。

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或仲裁中,就本案的事实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所作的陈述。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只有本人陈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关证据的,其主张不予支持。但对方当事人认可的除外。”

4、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

1)鉴定结论。

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注意在举证期限内提出。当事人申请鉴定经人民法院同意后,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1)鉴定程序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

2)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3)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4)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对于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的,不予重新鉴定。

2)勘验笔录。

勘验笔录,是指的人民法院为了查明案件的事实,指派勘验人员对与案件争议有关的现场、物品或物体进行查验、拍照、测量,并将查验的情况与结果制成的笔录。

例:民事诉讼的证据不包括( )09真)

a、书证。b、物证。

c、视听资料。

d、科学试验。

答案:d二)熟悉证据的保全和应用。

1、证据保全。

1)证据保全的概念。

所谓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对证据加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

2)证据保全的申请。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的,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当事人申请保全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

仲裁法》第46条也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证据保全。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3)证据保全的实施。

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方法。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要求当事人或者诉讼**人到场。

2、证据的应用。

1)证明对象。

2)举证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

不需证明的事实:众所周知的事实;

自然规律及定理;

根据法律规定或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出的另一事实;

已为法院发生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的事实有( )09真)

a、太阳自东方升起,自西方落下。

b、人受重伤后若得不到及时救治,会有生命危险。

c、人所共知的某项单位偷工减料。

d、已被仲裁机构生效的裁决书所确认的事实。

e、已被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答案:ade

3)证据的收集与固定。

4)证明过程。

1)举证时限。

所谓举证时限,是指法律规定或法院、仲裁机构指定的当事人能够有效举证的期限。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在举证期限内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

2)证据交换。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交换,是指在诉讼答辩期届满后**审理前,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当事人之间相互明示其持有证据的过程。证据交换制度的设立,有利于当事人之间明确争议焦点,集中辩论;有利于法院尽快了解案件争议焦点,集中审理;有利于当事人尽快了解对方的事实依据,促进当事人进行和解和调解。

3)质证。质证,是指当事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的过程。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4)认证。认证,即证据的审核认定,是指人民法院对经过质证或当事人在证据交换中认可的各种证据材料作出审查判断,确认其能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认证是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前提和基础,其具体内容是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审查确认。

人民法院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则认定:

1)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

2)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3)证人提供的对与其亲属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

2023年二级建造师法规

第三部分建设工程纠纷的处理。一 民事纠纷处理的方式。建设工程民事纠纷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和解 调解 仲裁和诉讼。一 掌握民事诉讼的特点。1 民事诉讼的概念。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 裁判 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诉...

2023年二级建造师法规

一 单项选择题 共1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甲建筑工程公司委托王某购买一批建筑材料并负责运回到施工工地。在运输途中发生了洪水,造成了时间延误和部分材料损毁。在这种情况下王某 a.承担材料毁损的责任 b.承担时间延误的责任 c.承担全部责任 d.不承担任何责任。参 d...

2023年二级建造师法规笔记

2011二级建造师 工程法规知识 考前预习资料 1 第一讲建设工程法律制度。一 建造师相关管理制度。一 了解建造师框架体系。1 建造师制度起源于英,发展于美,国际建造师协会有17个成员。2 分级管理 条块结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对全国注册建造师实行统一管理 省建设厅负责二级注册建造师监督管理。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