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南沙新桥及北引道工程。
防洪应急预案精品文档,超值**。
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
广东顺德南沙新桥项目经理部。
二○一五年六月。
1总则 1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 1
1.3适用范围 1
1.4应急工作基本原则 1
2项目概况及水文情况 2
2.1项目概况 2
2.2气候、水文 2
3汛情**及应对措施 3
3.1出现汛情后的应急措施 3
3.2洪水预防措施 4
3.3物资物质及人员保障措施 5
4组织机构职责 6
4.1应急组织体系 7
4.2各小组职责 7
4.3应急领导小组** 9
4.4施工现场的应急处理设备和设施管理 10
5应急救援机构相关人员应急职责 11
5.1现场总指挥职责 11
5.2扑救抢险人员配置及职责 11
6应急响应程序 12
7指挥与控制程序 12
7.1资源调度程序 13
7.2医疗救护程序 13
8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程序 13
9应急救援 13
10应急结束 14
11奖惩 14
1总则。1.1编制目的。
为了防止汛期洪水灾害,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在现有工程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洪水灾害制定防洪预案、对策和措施;实现防洪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防洪责任长效机制,规范防洪工作,落实防洪工作中各部门的责任;细化洪水调度规程,提高洪水调度预案的可操作性。
保证本工程施工期间均安水道畅通,保证本单位施工设备、人员不遭受洪水损失,均安水道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及本项目部人员及设备物资安全。提高项目部紧急救援能力,迅速、有序、高效的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损失,确保安全度汛,特编制本防洪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3.《佛山市防暴雨应急预案》;
4.《佛山市防汛应急预案》;
5.《顺德区防汛应急预案》;
6.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及工程特点,特制订本防汛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南沙新桥主桥跨均安水道施工期间和抢险救灾工作。
1.4应急工作基本原则。
1)以防为主常备不懈。
防汛抗洪工作坚持“安全第。
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的办法,积极制定并实施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加强预警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
2)科学调整全力抢险。
发生洪水险情后,各级救援队伍及相关救援力量迅速到位,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全力组织抢险,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人**、财产损失及社会影响,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项目概况及水文情况。
2.1项目概况。
南沙新桥及北引道工程位于佛山市“五纵九横两环”干线路网规划横九线上,起点与规划新化工业路跨线桥工程引道衔接,终点与纵五快速立交引道连接,本项目位于顺德西南部的均安镇。设计线路沿现有南沙大桥左侧扩建新桥,南沙新桥主桥18~20#墩跨越东海水道右汊(均安水道)、径形式80+135+135+80m连续梁。均安水道为国家内河ⅱ级航道。
设计最高通航水位采用洪水重现期20年一遇的洪水位(1956黄海高程)。开工日期为2023年4月21日,本标段计划于2023年4月20日前完成跨河道内的施工内容。
2.2气候、水文。
项目区域属于**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热湿润,夏季炎热,全年平均气温21.9℃,极端最低气温为1.1℃,极端最高气温37.
7℃,平均相对湿度为81%,年降水量平均为1639mm,4~9月是雨季,各月降雨量都在170mm以上,总的降雨量占年总降雨量的8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全年多北风,频率为13%。10月至次年3月以北风为主,4~8月南风或东南风较多,台风、热带风暴带来狂风暴雨,洪水怒潮,是区内常见的自然灾害。
西江、北江干支流流过顺德境内,水量丰富,成为顺德区稳定的补充水源,多年平均过境水量为2756亿m。因西北江过境水量大,每逢夏秋季节,水位高,洪流量大,常常造成洪水灾害。珠江河口潮汐属混合潮中的非正规半日潮,具有一日两涨两落,潮差、潮时不等现象,一般以高高潮--低低潮--高低潮的形式出现,项目区域内主要河道亦受影响而具有与其相似的特点。
珠江最大潮差3.04m,沿河上溯潮差渐小。海水回灌形成咸潮,其影响范围、时间长短随径流大小与海潮强弱而变化。
3汛情**及应对措施。
依据该地区气象、水文特点:4~9月是该地区的雨季其中4~8月是台风季节,雨季台风季节都会带来较大的降水量,判断4~9月是该地区的洪水频发季节。
本工程主桥跨河施工在雨季可能会遇到洪水灾害,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材料在洪水发生前要做好防范措施。如遇到突发险情保障人员安全放在第一位,先将撤离洪水发生施工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
3.1出现汛情后的应急措施
1)普通汛情应急。
加强防汛部门沟通,加强汛情监测预报。
根据施工区域具体实际情况,对各个队伍提出防汛要求,必要时对施工人员有组织地进行疏散。
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防汛宣传教育,增强险情观察及自救意识,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2)重大汛情应急
在接重大汛情应急公告后,防汛救员小组成员迅速到位,防汛救灾突击队快速集中,投入防汛抢险工作。
组织力量做好施工区内人员疏散安置工作,采取有利措施,保障人员基本生活条件。
组织有关人员维护秩序,加强施工区域安全保卫,保护财产不受损失。
深入了解灾情,做好宣传工作,保持区域内稳定。
组织医疗救援小组及时到场,控制受伤人员发生。
3.2洪水预防措施。
1)与均安镇防汛办公室、业主防汛应急指挥部及上下游应急求援队伍建立防汛联动机制,保持防汛信息畅通。各施工作业队应积极做好做好防台风、暴雨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和相应的物资准备,随时注意气象预报。台风、暴雨来临前由项目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
2)项目部及各施工作业队均应由专人负责收听当地气象台提供的气象预报并做好记录,根据预报和船舶不同的抗风能力提前作好防范准备。
3)施工船舶应根据预报风力、船舶抗风等级、风期长短,加固锚缆,绑扎易动物件,检查船机及救生设备,并加强值班,显示信号,昼夜保持通讯畅通。
4)避风船舶船员应保持昼夜值班,随时检查本船安全情况,并及时与项目部和有关部门保持联系。
5)塔吊、爬梯、支架等施工设备,要采取加固措施。塔吊吊钩收到最高位置,吊臂处于自由旋转状态。
6)做好工地现场围墙和工人宿舍生活区安全检查,疏通排水沟,保证现场排水畅通。
7)雨季施工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巡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项目部。
8)汛期所有人员设备等禁止洪水冲刷范围内停留、停放。
9)对所有防汛人员进行防汛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加强防汛技能,提高防洪思想认识。
10)所有防洪人员**24小时**开机,保证通讯组织畅通。
11)台风、暴雨后,应进行安全检查,重点是施工用电、临时设施、脚手架、大型机械设备,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3.3物资物质及人员保障措施。
1)工程抢险物资主要是:编织袋、桩木、铁锤、铁丝等。
物资储备以项目部为单位,按照“集中储备,集约管理,统一调度”的原则进行。编织袋、铁丝、油料、水泵、救生设备、大锤、尖铲、雨具等物资由项目部负责储备。
2)桩木临时从农户储备或从临近地区临时调用。
3)土料就近或更远处挖取,但不允许对工程地区人民造成危害及影响。紧急抢险物料按照流水线工作方式分工运送。
4)物资调度由项目部防汛抢险领导小组统一直接从储备点调度,各职能部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5)应急抢险照明由施工现场临时拉电或启动备用电源。
6)为了保障防汛抗洪工作的顺利进行,项目部应急救援设备、物资储备如下表:
7)对防汛设施定期进行全面巡查,做好记录,同时做好对河道、工程施工地段的安全查工作和现场管理,及时清理作业现场,同时严格落实防汛保障措施。在汛期加强对配电柜设施等的安全栓查工作,使之处于良好运转状态。
8)项目部所有人员及现场作业队及其他作业队的人员在汛期时刻处于战斗状态,发现险情立即进入战斗状态。
4组织机构职责。
4.1应急组织体系。
组长:刘海燕。
常务副组长:乔林强。
副组长:韦邦敏侯志刚栗军伟郝湘军宋启峰。
组员:陈森谢洪亮胡栓吴艾桦黎云
汪华瑾刘勇梁艳娟唐光文孙鹏威
陈俊祥胡波涛廖皖周东阳郎宇耕
刘杰周军武。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韦邦敏任主任。
常设**:韦邦敏183***
4.2各小组职责。
1)组长:刘海燕。
职责:全盘统筹,协调组织。负责对应急预案的最终审定和针对突发事件制定的抢险方案的审定。主持抢救到恢复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的决策;
组员:唐光文、胡栓及各施工班组长。
职责:接到命令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应急抢险。尽最大可能,减少危险区域的人员、机具、材料的损失,控制并减小灾情。
3)联络小组组长:梁艳娟。
组员:吴艾桦、黎云、汪华瑾
河道工程施工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涪江干流盐亭城区梓江汇口段。弥江 防洪堤工程。汛期施工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四川中喻建设集团 二 一五年六月。1 总则。1.1编制目的。保证本工程施工期间弥江泄洪通道畅通,保证本单位施工设备 人员不受洪水损失,涪江干流盐亭城区梓江汇口段。弥江 防洪堤工程。汛期施工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四川中喻建设集团 ...
河道工程施工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涪江干流盐亭城区梓江汇口段。弥江 防洪堤工程。汛期施工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四川中喻建设集团 二 一五年六月。1 总则。1.1编制目的。保证本工程施工期间弥江泄洪通道畅通,保证本单位施工设备 人员不受洪水损失,维护弥江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及本工程部人员及设备物资安全。1.2编制依据。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
河道工程施工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涪江干流盐亭城区梓江汇口段。弥江 防洪堤工程。汛期施工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四川中喻建设集团 二 一五年六月。1 总则。1.1编制目的。保证本工程施工期间弥江泄洪通道畅通,保证本单位施工设备 人员不受洪水损失,维护弥江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及本项目部人员及设备物资安全。1.2编制依据。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