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2023年考研经验

发布 2022-06-09 22:16:28 阅读 3023

坡上村的花开了--记国际关系学院考研之路。

复试结束快一个月了,也平复好了既紧张又喜悦的心情,决定提笔来写写自己的考研经历。复试第一,总分第二,我觉得,这算是为我两年的考研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考研的过程中无数次想象过自己考上以后经验贴要写点什么,因为自己经历过一次考研的失败,所以教训和经验并存,对选择考研的你们,应该更具备参考价值。

(全文分为经历部分和方法部分)不忘初心。

高中严重偏科,数学奇差,进了一所省内二本,专业也并非是自己喜欢的,但是该过的考试该有的证书也基本都拿到了。大学的经历绝对会是这辈子的珍藏,各种校园活动占据了我大部分时光,在大学期间开始做业余主持,开始喜欢上了传播,为研究生跨考专业的选择起了很大的作用。小学的时候就很喜欢看历史书,中国史,世界史,古代史,近代史,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没想到,国际关系学院的公共外交与文化传播专业,让我的两个兴趣点得到了彻底的升华。

只是出乎我意料的是,我的考研路走的却并非顺利,以至于看见总成绩和拟录取结果的时候,泪流满面。因为这一切,都不是凭空得来的。

大三下的四月份,就是前年的这个时候,我很迷茫,对于考研我一知半解,对于自己的努力程度更是心里没底。和很多怀着考研梦的人一样,每天泡在自习室,啃着生涩难懂的专业书,因为学校和专业的小众。资料并不丰富,更没有人能够辅导我,现在想想,当初是多希望有人能够对我的专业课指导一二,也许就不会有第二年的汗水了。

当时联络到了一位学姐,只是学姐并没有什么笔记,很感谢学姐的解惑,让我有对专业课有了些直观的认识。专业课书目很多,而且参考书目只是考试的基础,真题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还好有学姐的指导,让我看了很多有用的课外书。虽然那个时候时间不紧,但是书目多,自己又找不到重点,所以复习进度不是很快。

再加上自己没有一个长足、具体的规划,临近考试的时候很慌张,又低估了专业课的难度,一些细小的知识点被自己忽略了。最后总分和当年的复试线差了十分,痛失面试机会,悔不当初。选择与被选择。

考研的结果我接受的很快,甚至我妈妈都说她觉得我当年并不可能考上,只是一个试水,像没头苍蝇一样的复习,怎么可能高效呢。这句话对我打击挺大的,但是接踵而来的是父母对于我未来的安排--回家乡找一份稳定工作。说实话,这是我经历的最糟心的一个寒假。

父母的这种压力让我喘不过来气,于是听了爸妈的话我报考了天津和河北的公务员,同样的,我也投入了不少时间来复习,为了逃避家里的压力,我在学校附近找了兼职,一边学习公****内容,一边赚点生活费。因为专业问题,供我选择的职位很少,再加上内心的抗拒,成绩虽然对得起自己,但是肯定是考不上的。与此同时,我也投了企业,有一家银行通过,已经通知我可以体检入职了,我自己却犹豫了--这真是我想要的生活?

甘心从事自己不喜欢的领域一辈子吗?答案是否定的。于是这一次我任性了。

我想要主动选择我的人生道路,而不是被动接受。成功路上的孤独。

如果在银行工作,体面又有很好的薪水,但是也要忍受无休止的加班,从事自己没有丝毫兴趣的重复性工作。所以,不甘心就要洗心革面。于是毕了业,我就背了行李回了家。

家里因为我大学学业几乎没有负担,就把书房改成了一间客卧,书桌放在了客厅,这就意味着我无法在书桌上学习。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我去离家50分钟车程的大学里面蹭自习室,经常为了找一间不上课的自习室爬一栋楼,还无意中闯进了医学院放置人体标本的实验室,把我吓得半死。但是就这样的自习室,随着暑假的来临也没有了。

于是,我的学习场地就只能是我卧室那不足一米二的窄小梳妆台上。真的很小,为了抬头不看见镜子里的我,我在镜子上贴满了自己没有记住的名词解释。参考书太多了,书就占了我床的半壁江山,我每天和书同床共枕。

不过这些外在的客观条件都能扛过去,最难的是来自于父母的压力。他们照顾着我的一切,也是一种变相的监督。休息时间一长,或者是出去和朋友见个面,都成为被碎碎念的理由,所以我几乎断了自己的一切社交活动。

有段时间觉得自己都不会和人交流了,每天就自己和自己对话,给自己加油打气,现在想想,真的是很滑稽。所以,如果有二战的想法,学习环境无比重要,除非像我一样这样很辛苦的自我克制,否则最好还是在学校的自习室吧。手机一定是考试复习的大敌,如果你真的没办法管住自己,请换回诺基亚小直板。

让人意外的是,我一直按着之前的计划复习,却没想到8月份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发布了考试大纲,并更换了几本参考书,而我,则是九月底才知道的这一变化。人整个懵了,那几天都是心跳加速的状态。等我把新换的几本书配齐,都已经十月初了,离考试还有不到三个月。

重新学?!是的,重新学。文化传播专业综合一共四本参考书换了三本,让人着实急得满脑门子汗。

但是经过一年的复习我觉得我沉着了很多,能够有条理的找到书目中和考试相关的内容,在短短时间内梳理了知识框架,虽然非常辛苦,但是成效显着。最终二战的成绩比上一年提高了60分,顺利拟录取。方法篇。

一:初试专业课笔试。

初试的专业课。最为关键300分,可以说决定考研的成败。公共外交与文化传播专业分为国际关系史和文化传播综合,接下来我把复习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告诉大家。其他文科专业也可以借鉴。

1)第一遍看书不求背诵,也不着急做笔记。首先把两门专业课所有的参考书目都看一遍,知道这些书都讲了些什么内容,这样有利于整体的把握和感知,培养最基本的学科素养。

2)第二遍看书,就需要把握好书的主要内容,能够梳理出书中的主干,第二遍读书就相当于是在找整本书的脉络,开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比如国关史,方连庆的书比较厚,两大本适合我们整体了解,特别是对于作者着书的线索,对目录的把握十分重要。比如第一部分对于战后问题的处理,各国的反应如何,原因如何结果如何,对于的国际关系又产生了哪些影响。要有这样的思路来看待整个国际关系史的问题。

对于冷战的起源,有时候作者为了内容的完整可能不能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时间的前后,才能正确的认清史实。

而文传综合当中,中国文化史和西方文化史并不是仅仅通过读书就能搞定考试的,所以在通读参考书目的基础上,还需要阅读一定的课外书来提高。传播学对于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考研的重点和老师所讲的重点也是不一样的。而对于跨考考生而言,更是比较专业型的书籍,所以建议大家还是找相对应的辅导来掌握,单凭个人看书,可能会相对吃力,丧失学习兴趣。

3)把大知识框架整理出来,到最后考试前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背诵,背诵肯定不能只有一遍,在知识得到一定的巩固以后,可以整理专题。比如国关史讲到欧盟,可以以时间的线索把涉及欧盟的所有问题整理出来。

4)看书要细致,不要忽略细小的知识点。国关史出题太灵活了,会出现我们以为的非重点,也会换问法来出现。比如15年的马克多斯号事件,就难倒了很多人。

课本上提到过,但是很多人只记得北部湾事件,却不知道当时美国的驱逐舰是马克多斯号。所以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考点,要求我们看书的时候,细致细致再细致。有一位外交学院的学长曾经说过:

其实书中没有重点,全都是重点。这就要求在整理的过程中,大的框架要有,小的知识要丰满。

5)平心而论,一般的自学能力大家都还是有的,可是大家对于考研也都是头一遭,欠缺的是对考研的研究和重点的把握,尤其是对于专业课而言,大家往往摸不着头脑,除了一些很大众的学校,很大众的专业,资料比较成熟,大部分的学校的专业资料都比较稀缺,所以如果有条件可以找有经验的人来辅导和引路。但是,考研毕竟不是嘴上说说的,也不是手上比划比划装装样子的,需要真刀真枪的拼命学习的,是否有兴趣,是否考研的信念能够支撑你走完枯燥的近一年的学习时光非常非常重要。如果过程中受挫,很有可能止步不前,开始自暴自弃。

我学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第一年没有考上的狼狈,发誓不让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所以朋友们,请坚定你的目标,然后狂奔吧。二:

初试公共课的准备。

我个人在大四实习的时候是政治老师,所以政治花的时间比较少。在这里我想说下关于政治辅导机构的选择,我觉得辅导班报名因人而异,有条件的可以选择报一个学习氛围好的辅导班。我当时报名了新祥旭的国际关系考研集训营,参加集训的都是考各个名校国际关系的学生,当时我们公共课都是大班授课,氛围十分好,专业课给我安排了一个国际关系的研究生进行一对一辅导,老师十分负责。

最后从结果来看,辅导班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如果没有条件听面授,那么网上的一些录播课程就很实用,重点是很便宜!能省下一大笔。考研政治的知识点太过于细碎了,所以请跟着老师找到重点。

政治是投入和回报最不成比例的了。我见过很多人复习的时间很长,成绩很不理想。也见过考前突击两个月最后70加的,我觉得还是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当然对于政治的时间是取决于你对政治这门课分数的预期,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想要考的分数。

最好不要考前突击,会影响心情的。至于外语,我就不在此做赘述了,相信同类的帖子大家已经看了很多了,强调一点,真题是关键!三:

其他重要问题(心态、作息、与本科课程的冲突问题)

只有准备充分才能游刃有余。所以,自信是内心的安定。如果你此刻很慌张,就请你马上去看书,因为紧张和恐慌都是完全没用的,只会加剧你的不安,扰乱心神。

所以,请准备一本字帖,如果烦躁,就练字,既可以放松紧张心情,又可以起到督促自己把自己字写好的效果。再有就是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节奏,不要因为快考试了就抓紧时间多看,也不要因为时间还早就放松,节奏很重要。制定长远计划和近期计划。

按照计划来,不急不慌,不要去管别人。我二战每天晚上固定时间会看新闻,对国际和国内有所把握,才能知晓当年的热点问题。特别提醒,对于周年事件,要格外关注。

复旦国际关系考研经验

在复旦等你 复旦国关考研小记。前几天复旦硕士研究生的拟录取名单终于公示出来了,前前后后忙了近一年的大事终于尘埃落定。今天乘着假期给17年以及之后的复旦国关国政外交考生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自知自己的经验不是最好的,也不是人人适用,但如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点启发和感悟,我也会感到欣慰。这篇分享的主要思路是分...

国际关系学院2023年军训工作总结

9月已接近尾声,同学们的军训也告一段落,为同学们的军训你做好工作总结了吗?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国际关系学院2018年军训工作总结,大家参考一下。2018年8月 9月,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7级74名本科生与2018级112名本科生分别先后奔赴怀柔 延庆学生军训基地,圆满完成了 大学学生军训各项任务,取得...

2019国际关系学院专业课试题精确版

国际关系史。一 名词解释 复习资料都有的哦!1 国际联盟2 波茨坦会议 3 舒曼计划 4 七十七国集团 5 猪湾事件 6 八。一七公报。二 简答题。1 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经过及其影响。复习资料原题 2 简述非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原因及阶段。三 论述题。1 试析赫鲁晓夫时期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外交政策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