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 厦大新传复试经验

发布 2022-06-08 20:10:28 阅读 1353

摘要:恭喜学弟学妹们走过了考研途中最难熬的初试!无论结果如何,答完了所有的题目你已经是自己的小英雄!

但是也别高兴得太早,打倒考研大boss还有"复试"这一关键环节,全力以赴,坚持到底,才能收到最终的好消息。

一、厦大复试概况。

1、录取情况。

录取比例。根据厦大新传学院官网公布的202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厦大新传复试录取比例为1:1.5(也就是说如果最终确定招收10人,会让15个人进入复试)。

基本分数线。

学术型硕士分数线:政治55分、英语55分、专业一90分、专业二90分、总分360分。专业型硕士分数线:政治55分、英语55分、专业一90分、专业二90分,总分360分。

基本分数线的意思是,无论学硕还是专硕要进入复试,不仅总分需要达到360,单科的成绩也需要超过基本分数线。这就意味着,初试中各个科目需要平衡发挥。单科不过线即使总分高,也不能够进入复试。

实际情况。在2023年的复试中,学硕计划招收32人,学硕推免生已录取21人,统考上线考生不分专业以统一复试标准拟录取11人(其中广告10人,传播学1人,新闻学0人)。专业硕士计划招收53人,专硕推免生已录取26人,统考上线考生拟录取27人(其中原专硕21人,学硕转专硕6人)。

17年比较特殊,由于推免的名额增加,第二批推免人数未招满,因此专硕的推免名额转到专硕统考的名额。最后出现了进入复试的专硕考生全部录取,名额还剩余的情况,于是才有了学硕转专硕的机会。

2、考试流程及占比。

厦大复试一天内就会结束,上午为面试(开始时间为8:00),下午为笔试(开始时间为15:00)。地点在南光二(老院楼)。具体的安排流程与各部分分数占比见下图:

从上面的**来看,厦大的总体复试成绩比重还是较大的(最终成绩=初试成绩x60%+复试成绩x40%)。其中口试(专业素质+外语)的比重占到了复试总成绩的70%。

这也意味着学弟学妹在准备复试时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口语表达训练上,尽量把自己的"塑料化"表达,替换成专业、精准、直达要害的陈述。当然,还有剩余的30%,笔试考试,这个部分相信大家能够进入复试,应该在笔试环节都游刃有余。

二、复试准备。

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复试呢?这个问题就如同大家开始准备初试的所问的一样,有的人3月开始看书考上了,有的人只复习了3个月也考上了。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初试一结束就准备复试,往往边准备边怀疑自己能不能过线。不如等成绩出来之后,放下杂念,再安心学习(按照往年的复试线来看,学硕初试达到380分,专硕达到360分,进复试一般没有问题)。关于复试的准备,我是按照面试与笔试两个部分来划分的。

1、面试准备。

「专业课」专业课面试现场六七个老师坐着,考生站在讲台上。每个人陈述大约三分钟左右。专业课的面试准备其实也可为笔试的准备提供素材。

准备专业课的口试,需要源源不断地补充相关知识积累,同时也需要坚持练习,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内化,再加以口语化表达。也即"输入"与"输出"两个部分。

◎输入。a.院校导师**。

在准备复试时,我整理了院校导师近三年以及经典的学术成果,并且对各个老师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大题的了解。导师的相关信息在学院的官网可以查到。

另外,看**不是光靠眼"看",而且也应该适当地做笔记。例如,整篇文章的框架,是否有新颖的观点,**中有哪些经典的例子,逐渐积累起自己复试答题的素材。

复试时提的问题虽然无法**,但其实面试的环节一定程度上是老师挑选自己学生的环节,老师也想知道学生对于他所研究问题的看法。

所以出现的问题,一般也是老师研究方向的前沿。对学院的老师多加了解,答题时能够给自己提供不少思路。同时,复试现场看到了真人,也觉得亲切不少,能够缓解紧张的情绪。

b.前沿期刊。

前沿期刊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学界最新的研究方向,推荐阅读的期刊有《国际新闻界》、《当代传播》、《新闻爱好者》、《现代广告》等,这些期刊可以到邮局订阅(但是以我个人的订阅经验来看,每期的期刊都会有一个半月左右的delay,所以之前没有订阅过的宝宝就没必要现在开始订阅啦),也可以到某宝购买2023年全年过刊(现在1月,去年的整年期刊应该都有了,而且**公道),也可以上某宝购买2017全年过刊的电子版(这种渠道**最便宜,而且直接发pdf到你的邮箱,可以download到pad上也方便)。

期刊有选择性地购买一两种就够啦,把一种期刊全年研究透比买了多种,每种都蜻蜓点水有用的多。另外,适当地做笔记也是必要的(重点如前)。

c.经典著作。

课外拓展书目的阅读也是必要的。这类书目的阅读是应对老师诸如"寒假/近期/考研的过程你看过哪些书,谈谈你的认识"这类问题。而经典著作应拓展两类,一类是非专业性的人文社科书籍,如《人类简史》,另一类就是专业相关的书籍,如《童年的消逝》、《传播学史》等。

d.书评--传播学著作。

另外,看书评也是迅速了解一本书的有效途径。不知道大家在看一本新的读物时,有没有先查看豆瓣的习惯。在阅读之前,先了解各方对该书的评价,有利于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同时也可以更加客观辩证地看待书中的看法,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嘛。

看书评的另一大好处在于,如果实在没有时间阅读完整的一本书,可以通过书评对书中重要观点与大概进行全景式的扫描。

e.小王子+聚英三十天三十题。

相信大家在初试时都有购买小王子的书,但是也相信大家到了初试,还不能够把它都读透。在准备复试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像初试一样,把所有的参考书重新看一遍,但是基础的知识是答题的必要。所以,可以利用像是小王子这类概要、梳理性的参考书,对新闻传播学的大体框架进行重新的温习。

当然,前期背诵的笔记也可以重新翻翻。

f.热点整理、背诵。

除了初试时的热点,还应该树立全局性视野。纵览2017的大事件,哪些和新闻传播领域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以此作为标尺,进行时事热点的复习。另外,在复试之前发生的事件,甚至是上映的电影,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能够说出个所以然。

16级的复试,就考到了《美人鱼》这部电影。

g.案例积累。

进行广告、新闻、传播、公关的案例积累不能停!可以通过***、著名的**等获取该类资讯。另外,前面所说的期刊中,也不乏许多精彩经典的案例。

h.毕业**方向。

本专业考研的宝宝要事先准备一下你的毕业**,将自己的毕业**框架熟记于心,以防抽到该类题目。跨专业考研的宝宝则要想好,为什么要跨考这类问题。

i.研究生阶段学习计划。

了解完你的过去,老师更希望知道未来你的学习计划。拟定一份完整、可实现性的研究计划,让人觉得这是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宝宝!相关的研究计划,可在知乎上找到答案。

j.中英文自我介绍。

厦大复试允许自我介绍的时间较短,以17级为例,大约每个人上台介绍姓名、本科就结束了。但是万一呢?自我介绍是他人认识你的第一途径,还是准备一份走心、精要的自我介绍吧。

k.新闻时事、厦门地区**信息。

新传考研热点时事不能丢,另外还要考虑到学校的特殊性,多关注台湾、厦门等地的最新消息。

◎输出。a.朗读**。

这点我觉得在准备口试入门时,挺有必要的。平时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习惯使用生活用语,但是在专业面试的时候,术语化的答题会让你的专业素养看起来更高。比如,我们把"一小块一小块的时间"替换成"碎片化",把"不被重视"替换成"边缘化"是不是就更加具有学术意味。

朗读**就可以帮你逐渐形成这样的语感。

b.模拟面试。

practicemakesperfect!不断地用复试真题、初试的论述题、热点模拟题进行专业口试的练习。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三点:

一、逻辑性。由于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为了区分出逻辑,在陈述时,记得要用"第一点"、"第二点"这样的分割来表述停顿。

二、清晰性。清晰不仅指的是吐字和语速的清晰,还指尽量使用短句子表达。句子过长容易表意不清,聆听者需要花费较多的注意力来理解你的意思。

三、完整性。在开始回答时,应概括说明"我的观点是。我将从以下x方面来说明我的观点"以引起老师的注意,同时让老师在阐述时不断期待下一个观点。

在回答完问题时,注意总结自己的观点,并说"以上就是我的观点。"来表示结束。总之,自信+稳定发挥,分点作答,每个观点三到四句话概括。

关于模拟面试,可以尝试三种方法练习:

一、使用录音软件,录完了回放,自己查缺补漏。

二、找一个熟悉的小伙伴,面对面练习。这时候,就要注意适时的眼神交流。在回答时表现出坚定自信的眼神,也很加分。

三、找不熟悉、甚至是你见到就紧张的小伙伴练习。这就是模拟面试的最高境界,也最能迅速提升自己控制紧张的能力。当时,我报名了鞋哥的模拟面试,分别有朵朵姐、小梁学长、豆豆哥、宇哥给我模拟,因为开**模拟面试会让人更加紧张,所以我坚持开着**练习。

另外,在面试的过程中,当你的一只脚踏进候考室时,面试其实就开始了。进门前,先敲门,进门后将门带上,和老师们眼神交流,点头示意,接着再开始答题。答完后,也应当向老师致意离开,并轻声离场,关门。

细节决定成败!

「英语」厦大的英语口试考的也是专业课的知识。我在准备专业课口试的时候,就顺便把模拟了同道题的英文版。因此,英语的口试,我是和专业口试一起准备的。

当然,如果觉得自己口语发音不标准的宝宝,也可以提前报一个英语口语练习班,或自己练习。

2、笔试准备。

笔试考察的范围与初试的论述题一样,多是一些经典问题加时事,另外也有广告策划一类的题型。所以这里提醒大家,初试准备过的题型千万别丢,准备复试的时候还可以温习一遍。

但是要注意的是,学硕的三个方向--新闻、广告、传播,是固定的题目,报考什么方向就做什么,专硕可以从三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三、注意事项。

1、候场怎么缓解紧张。

在进行正式考试之前,考生需要在一个教室等待。这个过程,时间仿佛被冻住了般漫长。紧张情绪容易影响正常发挥,因此稳定住自己的心态至关重要。

我个人在遇到考试紧张时,一般采取坐直、微笑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旁人看起来很奇怪,但是这种姿势可以帮你最快进入面试的状态。另外,在脑海中回顾近期模拟过的题目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让你对专业术语、热点事件进行快速的回顾与重温。

2、随机应变比照本宣科更重要。

也许考场上,你遇到了之前准备过的类似题目,切忌照搬答案。看清楚题目的要求,稍加改造再回答会让答案更加贴近题目。同时,背诵的口吻比陈述的口吻僵直许多,注意多采用娓娓道来的口气,少一些咄咄逼人的态度。

3、需要联系导师吗。

我在准备复试的时候也问过许多学长学姐这个问题,其他院校可能是需要的,但是厦大比较特殊,真的不用。在复试时认识导师并不会为你的成绩加分,除非有特别铁的关系,否则给老师发邮件会徒增面试的压力感。而选导师的话,等考上了研究生,十月份会有专门的选导师大会,到时候再联系即可。

4、交通。提前订好各种票。一般复试会在出面试名单后的一周左右,因此,出了复试名单就可以买票啦。虽然整个复试只有一天,但是前一日会进行体检,提前定好票会方便不少。

5、住宿。一般在厦大学生公寓附近的酒店是前来复试学子的首选。如果住在学生公寓这边,有两条线路到达复试地点(新闻传播学院),一是步行穿过芙蓉隧道,大约30分钟。

二是到前田站乘坐135或20路公交,到达厦大白城站,大约15分钟。

6、衣着。三月的厦门,有微风和细雨(注意携带雨具)。温度大约10度左右。一件中厚外套加衬衫或毛衣即可。复试的时候,切忌太过花哨,简约一些,像个乖巧的学生就好。

考研复试经验

北大考研过来人 表现积极考研复试赢在细节。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一般包括专业课笔试 英语听力口语测试和面试三个环节。我2007年10月份网上报考的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考核方式是专业课笔试加英语听力 3月份赴京复试时另外申请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复试,考核方式是面试加英语听力。幸运的是,我最终在两个学院都...

考研复试经验

考研复试扫盲经验。考研初试成绩预计 2 月中旬左右开始发布,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中。建议广大考生考。研成绩发布之前做好复试和调剂的准备。关于复试和调剂,和大家分享 10 个实用有效的经。验,是考研过来人的精华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 如果真的确定一志愿肯定没戏了,那么首先你要做出下一步的选择方案。...

考研复试经验

面试前的准备。1.只要条件允许,就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在面试之前主动联系上导师。而且应该在充分了解导师的情况下去联系,要以导师喜欢的方式去联系他。2.最好能在导师办公室,等到快下班时也可以去,最好能在与导师已经有过交流的情况下见面,这样就不会太紧张,最好先给导师打个 在征得导师的同意下再去见面,这样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