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施工。现场安全检查作业指导。
1.铁路既有线施工行车安全技术。
1.1施工组织与管理规定。
1.2施工地段放行列车条件。
1.3施工作业项目防护条件。
1.4施工防护办法。
1.4无缝线路施工作业安全要求。
1.5电气化区段施工作业安全规定。
路桥施工。现场安全检查作业指导。
1.铁路既有线施工行车安全技术。
1.1施工组织与管理规定。
1.2施工地段放行列车条件。
1.3施工作业项目防护条件。
1.4施工防护办法。
1.4无缝线路施工作业安全要求。
1.5电气化区段施工作业安全规定。
1.6自动闭塞区段施工作业安全规定。
2.铁路既有线施工人身安全技术。
2.1铁路既有线施工避车安全技术要求。
2.1铁路既有线电气化前区段施工人身安全技术。
3.铁路既有线架空施工安全技术。
4.钢筋作业安全技术。
5.预应力张力作业安全技术。
6.混凝土作业安全技术。
7.模板作业安全技术。
8.爆破作业安全技术。
9.架桥机作业安全技术。
10.起重作业安全技术。
11.基坑开挖安全技术。
12.箱桥顶进施工安全技术。
13.抗滑桩施工安全技术。
14.高空作业安全技术。
15.现场作业环境安全。
1. 铁路既有线施工行车安全技术。
1.1 施工组织与管理规定。
1.1.1 凡影响既有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施工,施工单位应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作业组织设计,并报送铁路局有关业务处室(部门)审查、通过。
1.1.2 既有线及邻近既有线施工时,施工单位应根据工作内容和影响行车安全的程度,按下列规定指定专人担任施工负责人:
1.影响路基稳定的开挖路建筑物基坑,整治路基病害,加固或改建桥隧建筑物,拆铺便线(桥)和临时架空结构,更换或铺设防水层,整修隧道衬砌等较复杂的大型施工,由段级领导担任。
2.需办理封锁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线路开通后需限制列车速度的施工,由职务不低于车间主任的人员担任。
3. 需办理封锁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线路开通后不限制列车速度的施工,由职务不低于车间主任的人员担任。
4. 需办理慢行手续,设置移动减速信号防护,限制列车运行速度的施工,由职务不低于车间主任的人员担任。
5.设置作业标防护的作业和使用轻型车辆及小车时,由职务不低于工(班)长的人员担任。
6.在区间装、卸轨料及砂石料的作业,由职务不低工(班)长的人员担任。
7.邻近既有线施工,由职务不低于工(班)长的人员担任。
8.特殊情况下,上述作业可由段长指派胜任的人员担任。
1.1.3 施工负责人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1.开工前,应有针对性的对全体施工人员(含劳务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
2.指派的防护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的员工持证上岗。
3.施工前,应按审定的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认信号备品、机具、材料齐全完好,安全关键岗位和配合人员已就位,封锁或慢行命令无差错,防护已设好,各项安全措施已落实,方可发布施工命令。
4.施工中,应严格按审定的方案作业,随时掌握进度与质量,监督施工人员执行各项安全规定,消除不安全因素,并保持与防护员之间的联系。
5.线路开通前,应认真进行质量检查,确认线路设备状态达到放行列车条件、材料机具不侵入限界,并做好记录。
6.列车通过后,应组织复查整修,确认线路、桥隧等设备质量达到规定要求并做好记录后,方准收工。
1.1.4 既有线及邻近既有线施工,施工单位应根据作业内容涉及行车设备(含路基、线路、桥梁;接触网及其供电设备;通信、信号及其缆线等)范围,分别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
未签订完施工安全协议,不得进行施工作业。
需要办理封锁、慢行施工时,施工单位还需与车务部门(车站或车务段)签订施工安全协议。电气化区段施工,如需供电部门配合施工时还需与接触网供电管理单位签订施工配合协议。
1.1.5 凡影响既有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各种施工,都必须纳入月度施工计划,并在车站办理封锁或慢行手续。
未纳入月度施工计划的临近既有线的各种施工,都必须纳入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监督计划。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月度施工计划组织作业,不得擅自更改作业内容、作业地点等,扩大作业范围。禁止无计划施工。
1.1.6 凡影响行车安全的施工,必须全面落实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的安全保护措施,并依据作业项目防护条件规定的防护办法设置防护。
未纳入月度施工计划的邻近既有线施工,必须设有专人对作业人员、设备等进行监护。
1.1.7 限速地段必须设专人对线路静态几何尺寸、架空设施技术状态进行检测监护,及时组织维修养护,确保行车安全。
1.2 施工地段放行列车条件。
1.2.1 施工地段放行列车时,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偏差不得超过经常保养(vmax=120km/h)容许偏差管理值。
列车速度vmax>45km/h时,工务设备状态符合铁路线路、桥隧修理有关规定。列车限速vmax≤45km/h时,线路状态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偏差值不大于下列规定:(1)轨道:轨距+7~-4 mm;水平6 mm;高低6mm;轨向(直线)6mm;三角坑:
缓和曲线5mm,直线和圆曲线6mm。(2)道岔:轨距+5~-3 mm;水平6 mm;高低6mm;轨向:
直线6mm支距3mm;三角坑(扭曲)6mm。
2.轨枕盒内及轨枕头部道砟不少于1/3。
3.枕底道砟串实。
4.轨枕每隔6根可空1根。
5.道钉或扣件:(1)钢轨接头两根轨枕和桥枕道钉、扣件齐全、有效;(2)半径小于或等于800米曲线地段,混凝土轨枕可每隔1根拧紧3根,木枕可每隔1根钉紧6根;(3)半径大于800米曲线及直线地段,混凝土轨枕可每隔2根拧紧1根,木枕可每隔1根拧紧1根。
6.接头螺栓:每个接头至少拧紧4个(每端2个)。
7.钩螺栓:每隔3根桥枕拧紧1根。
8.起道(含垫砟)顺坡率不小于200倍。
9.冻害垫板平台两端的顺坡率不小于200倍。
1.2.2 施工作业地段线路开通后,列车限速应按速度阶梯逐步提高。
施工作业开通后的限速地段,为逐步提高行车速度,可使用能随时撤出线路的轻便小型机具进行线路整修。线路整修时,必须设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和作业地点两端的防护员。
1.2.3 线路大、中修,在封锁施工前vmax≤45km/h的慢行时间内,允许每隔6根轨枕(板结地段4根)挖开1根轨枕底的道砟,但必须保持两侧轨底的道砟不松动。
机械清筛,在封锁施工前vmax≤45km/h的慢行时间内,允许移动相邻两根轨枕扩大间距,将道床挖至清筛深度,并使清筛机底梁导槽处钢轨支垫牢固。
1.2.4 在进行钢梁修理或上盖板涂装时,可根据施工需要移动桥枕,但移动后,每根桥枕的钩螺栓、道钉或分开式扣件应齐有效,固定枕木的拉条保证枕木间距不变化。
移动后的桥枕中心间距不应超过550mm,个别情况也不得超过600mm,而接头处桥枕净距不得超过210mm。如桥枕状态不良,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或限速运行。行车速度100km/h以上的区段,桥枕净距大于210mm的钢梁桥客车限速100km/h,货车限速60km/h。
施工期间,列车限速不得超过45km/h。
1.3 施工作业项目防护条件。
1.3.1 下列作业项目施工应办理封锁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施工封锁完毕放行列车或单机时限速条件如下。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
架桥机安装安全应急预案。为了保证架桥机安装的安全 顺利,特编制本安全方案。一 安装架桥机可能存在的隐患 高处坠落 起重伤害 机械伤害 其他。二 预防措施。2 1高处坠落 a 桥面临空处设护栏 钢筋 保护,两幅桥之间设安全网防止人员坠落的可能。b 为了不发生此类事故,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
1 情景描述。某施工现场为两幢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18244 m2,建筑物总高31 77m,地下一层,地上九层。施工任务为土方开挖至工程竣工前的全过程施工,合同总工期452日历天。两幢楼东西排列,现场西侧和南侧各设一个出入口,西侧主要为人员通行,南侧主要是运输车辆通行。现场南侧设有钢筋 模板等材料堆...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
时间 2016 08 17 检查人员 陈永王卫东王康张刚杨特吴斌。针对目前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保证安全施工,我房建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检查结果如下 1 存在的安全隐患 1 施工现场竹胶板木方堆放处消防器材不到位 2 外架脚手板操作层未满铺设,同时出现探头板存在安全隐患 3 安全网铺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