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发布 2022-05-15 08:37:28 阅读 3745

这一年我是怎样做的。

陈家团小学赵迎庆

懵懂中我已当了将近一年的语文老师。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有四个春秋、几百个日夜。作为一名新老师我就像一个新生儿,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着好奇,装满了疑问。

我总是睁大我那好奇的眼睛在尚不熟悉的世界里搜寻着;我总是恨不能长了一对顺风耳,可以对身边的一切了如指掌;更希望我的大脑像电脑一样,可以24小时不断工作,把新的信息接收并存储,把老的资源利用并作合理的安排。事与愿违,我没有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有的只是一双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眼睛和耳朵,虽然说人脑的功能远远超过电脑,可是我这个人脑由于挖掘不充分,所以跟电脑相比,总是忘这忘那。

纵观这一年的生活有茫然、苦涩,也有一份自豪。现在我就来说说这一年我是怎样做的。

一)拼音、识字教学。

进入小学一年级我就面临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挑战---拼音。那两个月只能用昏天暗地来形容。从单韵母到声母再到复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最后是整体认读音节。

从独立教学到整合,我充分认识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看着小朋友可以独立识字,那份由衷的成就感是千金难求的,也就是在那一刻我爱上了我的职业。

第一学期的后半段,我的第二个挑战是识字。相较以往教材,新课程的识字量非常大,因此在第一学期的后半段我最重视学生的识字教学。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课程:

一、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第一学期的生字特别是要写的字,以独体字为主。因此我在要求学生牢牢掌握已学字的基础上,去认识新字。

另外,第一学期已经出现了偏旁,因此我在教学偏旁的同时,还会引导学生在联系中、在比较中找到汉字的共同点,逐渐认识到偏旁的意义。第三,遇到形近的字我不断鼓励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就会形成比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比方说换偏旁,加一加,猜一猜的识字方法,有趣而又高效。 比方说,学“告”字时,我先猜一个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

我一边书写一边说,学生们很快就记住这个难字了!二、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在校内,在家里,在街道,在社区,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看商标字、招牌字、广告字……到处都有汉字,只要学生有识字的欲望,**都是课堂。

因此在每星期的班会课上我总会抽那么几分钟,让小朋友们讲讲,你这星期都认识了那些生字。通过奖励等方式不断刺激学生去主动识字。三、引导学生在阅读、在运用中巩固识字:

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的效果最好。

教师一方面可以把需要识的字编成句子、儿歌、短文,让学生阅读,鼓励学生组词、写句子,在读和用中巩固识字。也是本着这个目的,班级订购了报纸,每个学生人手一份,那里不但有精美的图案,还有有趣的故事,这些都是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积极性的助力。

二)阅读教学。

进入一年级,我发现很多学生不会读书。这个问题表现在:朗读时拖腔,唱字而不是读书,句子读得不连贯,语气没有抑扬顿挫之感,找不到人物的对话,不能从文本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以上种种读书现象,使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完不成教学任务,达不到某些教学效果。从认识到这点后我就在思考,到底怎样才能让同学们真正进入到课文,怎样才能读得声情并茂?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造成学生读书不流利的因素有两个:

一、没有牢固掌握课文中的生字,也就是识字量根本不够。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课文,每课的生字数量增多,难记,特别是新课改以后,识字任务更大,字更为复杂,有些很难找到好的识记方法。这些阻碍都让没有识字经验的一年级学生望而却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慢慢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在讲新课这前,自己先读课文。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给学生时间去自学课文,另一方面也是合理地利用了学生家庭资源。对于一些特殊的课文,我会把课文渗透到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不断地朗读课文。

如小朋友喜欢玩击掌游戏,我就就用“云对雾,雪对霜”识字三的课文内容代替了“你拍一,我拍一”。还比如说背古诗,我可以在班会课上开展一个背古诗比赛,看看那个小朋友背得多。二、学生不理解文章感情,读起句子来不会断句,不会停顿,不会换语气。

这就需要老师做好充分的感情铺垫。如《两只小狮子》这篇课文,主要是要理解两只小狮子一只勤劳,一只懒惰。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动作来加深感悟。

实在是难读的句子,尤其是长句,就可以用分层的方式帮助学生朗读。

三)写字教学。

现今社会什么都讲创新,而所有的创新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尤其是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整个小学阶段中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因此在一年级写字教学中,我认为教师的示范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示范的内容包括坐姿、握笔、书写动作、笔画和结构等。最重要的是课堂示范,这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在学生进行练习之前,教师首先当众进行讲解示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视觉形象,然后让学生模仿书空,最后再描红练习。

对于有些难的生字要个别示范。在当众示范以后,有些学生还是掌握不好正确的书写要领,教师就得个别辅导,由于是面对面,学生对老师的示范,往往观察的比较清楚,能较快地纠正自己的错误之处。当然对于一些孩子还得手把手示范,这种方法是针对初步写字的小学生,通过手把手,教师直接牵动学生手指,使其能较快地形成正确的书写动作。

尽管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了多种不同的示范方法,但学生们在作业中还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在原字的旁边给以示范或修改,并要及时地总结,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四)写作教学。

一年级第二学期已经出现了看图写话,因此在平时也应该进行适当的写话训练。一年级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如果老师不规定内容,学生根本不知道从**下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说明写作规则并示范。刚开始的时候,学生总是要不忘了空两格,要不忘了标标点,再不然就是把老师要求的四要素漏下一个。因此,刚开始的时候,我重复地练习时间、人物、地点和干什么,这样的句形,并且开始渗透标点的概念,如时间提前时后面要加逗号。

在不断重复几次之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这个句式,接下来就可以换另一个或者在原有句式的基础上,要求扩展。

写话训练一开始可能学生比较有兴趣,可是到了后来学生可能就会出现怕难情绪。针对这一点,一方面可以多多范读好的文章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去观察生活中的点滴,认识到花儿的美丽,鸟儿的自由,鱼儿的无忧无虑等等。另一方面也可以适当的奖励,激起学生的好胜心。

很快我们工作的第一年接近尾声,我们即将引来第二年。一字之差代表的不单单是成长,更多的是挑战,我们失去了我们的保护伞,我们迎来的是更加凛冽的寒风。不经历风雨,又怎会知道骄阳的可贵,接下来的是个问号,但是我也相信,它更会是个惊叹号。

2023年5月25日。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我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本班一共有48个人,平均年龄比较小,所以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弱。一年级第一个学期主要是汉语拼音和短篇课文的教学。学生的遗忘率高,而且年龄小,遇到困难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常用字词掌握不准确。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有部分学生总是不能及时完成,平时上课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陈梅梅。朗读教学也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在如何指导好朗读,我采取了如下方法。1 每篇课文先让学生熟读,达到98 的学生熟读。2 老师范读。每一篇课文精彩的地方或是难懂的文字我都要进行范读。使学生在听读的时候揣摩老师为什么这样读,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个词重读 要把那个句子度的很轻,等。在听读中感悟文字所表达的...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一年级孩子进入语文学习之门的第一张通行证就是汉语拼音,对待这一学习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知识,我们不能操之过急。我觉得老师要像妈妈教婴儿说话那样一遍又一遍说就行了,不谈发音技巧,不说发音部位,耐心反复操练就是唯一的好办法,而 反反复复 就免不了单调乏味,所以平时我利用 儿歌等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下面是从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