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培训内容

发布 2022-04-18 09:37:28 阅读 894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若利其器,首当顺其治。

1、设备及设备管理。

(一)设备:企业中长期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其实物状态,价值在一定限额以上的劳动资料和其它物质资料的总称。

(二)设备管理: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设备培训资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若利其器,首当顺其治。

1、设备及设备管理。

(一)设备:企业中长期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其实物状态,价值在一定限额以上的劳动资料和其它物质资料的总称。

(二)设备管理: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措施,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物质运动状态和价值运动状态进行的综合管理工作。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

1、直接影响企业活动的均衡性。

2、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直接影响着产品制造成本的高低。

4、关系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5、影响着企业生产资金的合理使用。

设备管理分为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两部分,主要内容有技术、经济和组织三个方面,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事项有:依据企业经营目标及生产需要制定企业设备规划;选择和购置所需设备,必要时组织设计和制造;组织安装和调试即将投入运行的设备。

设备的后期管理包括事项有:对投入运行的设备正确、合理地使用;精心维护保养和及时检修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适时改造和更新设备。

三)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1、依据企业经营目标及生产需要制定设备规划;

2、选择、购置、安装、调试、验收所需设备;

3、合理使用和维修保养;

4、适时改造、调拨和更新报废;

5、合理的经济管理:合理筹集、使用资金、计提折旧、费用核算等;

6、制度管理。

四)设备维修发展概况。

1、事后维修:设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维修。

2、预防维修:以预防为主,加强日常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3、生产维修:根据设备重要性选择不同的维修方法。

4、维修预防: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阶段就考虑维修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易修性。

5、设备综合管理:在设备维修预防的基础上,从行为科学、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对设备进行全面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2、设备的选购、安装与调试。

(一)设备的选择与评价。

1、选择原则总的原则: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具体来讲,需考虑以下因素:

1)生产效率:应与企业的长短期生产任务相适应。

2)配套性:性能、能力方面的配套性。

3)可靠性:精度保持性、零件耐用性、操作安全性。

4)适应性:与原有设备及所产产品相适应。

5)节能性:能源利用的性能。

6)维修性:可维修、易维修、售后服务好。

7)环保性:噪音、有害物质排放符合标准。

二)设备的安装、调试。

安装:在基础上,找平、灌浆、稳固,使设备精度达到安装规范的要求。

调试:清洗、检查、调整、试运转、验收、移交。

应由设备的使用部门、管理部门、工艺技术部门协同调试。

3、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维护保养。

(一)设备的合理使用。

设备的使用是设备寿命周期中所占时间最长的环节。合理的使用设备可以减少设备的磨损,提高设备利用率,发挥设备效益。

合理的使用设备应注意:

1、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设备满负荷运转。

2、严格操作程序,保证设备精度。

3、为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4、合理配备操作工人。

5、建立健全设备使用工作制度。

二)设备的磨损理论。

1、设备的有形磨损: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擦、腐蚀、疲劳或在自然力作用下造成的设备实体的损耗。也称物质磨损。

(1)第ⅰ种有形磨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应力及、化学反应等原因造成的有形磨损,又称使用磨损。表现为:

①零部件尺寸变化,形状变化;

②公差配合性质改变,性能精度降低;

③零部件损害。

(2)第ⅱ种有形磨损:不是由于使用而产生的,而是源于自然力的作用所发生的有形磨损,又称自然磨损。

2、设备的无形磨损:不表现为实体的变化,却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又叫精神磨损。有两种情况:

(1)第ⅰ类无形磨损:

由于设备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致使生产同种设备所需要的社会平均劳动减少,成本降低,从而使原已购买的设备贬值。不影响设备功能。

(2)第ⅱ类无形磨损:

由于社会技术的进步,出现性能更完善和效率更高的新型设备,致使原有设备陈旧落后,丧失部分或全部使用价值。又叫技术性无形磨损。其后果是生产率大大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因而生产成本大大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3)设备故障曲线。

1、设备故障:

设备在其寿命周期内,由于磨损或操作使用等方面的原因,使设备暂时丧失其规定功能的状况。

1)突发故障:突然发生的故障。发生时间随机,较难预料,设备使用功能丧失。

(2)劣化故障:由于设备性能的逐渐劣化所引起的故障。发生速度慢,有规律可循,局部功能丧失。

2、设备故障率:单位时间内故障发生的比率。

3、设备故障曲线(规律)

实践证明,可维修设备的故障率随时间的推移呈图示曲线形状,这就是著名的“浴盆曲线”。设备维修期内的设备故障状态分三个时期:

(1)初始故障期。

故障率由高而低。材料缺陷、设计制造质量差、装配失误、操作不熟练等原因造成。

(2)偶发故障期。

故障率低且稳定,由于维护不好或操作失误造成。最佳工作期。

(3)耗损故障期。

故障率急剧升高,磨损严重,有效寿命结束。

四)设备维修的基本内容。

1、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查。

(1)维护保养:是指人们为保持设备正常工作以及消除隐患。

而进行的一系列日常保护工作。按工作量大小和维护广度、深度:

①日常保养:重点对设备进行清洗、润滑、紧固、检查状况。由操作人员进行。

②一级保养:普遍地进行清洗、润滑、紧固、检查,局部调整。操作人员在专业维修人员指导下进行。

③二级保养:对设备局部解体和检查,进行内部清洗、润滑。恢复和更换易损件。由专业维修人员在操作人员协助下进行。

④**保养:对设备主体进行彻底检查和调整,对主要零部件的磨损检查鉴定。由专业维修人员在操作人员配合下定期进行。

2)设备的检查: 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工作性能、零件的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以求及时地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并能针对发现问题,提出维护措施,做好修理前的各种准备,以提高设备修理工作的质量,缩短修理时间。 日常检查定期检查。

2、设备修理。

设备修理是对设备的磨损或损坏所进行的补偿或修复。其实质是补偿设备的物质磨损。

(1)设备修理的类型。

①小修:对设备进行的局部修理。拆卸部分零部件。

②中修:对设备部分解体,工作量较大。

③大修:全面的修理,对设备全部拆卸分解,彻底修理。

2)设备的修理定额。

①修理复杂系数是表示设备修理复杂程度的基本单位。

机械修理复杂系数(c620车床)、电气修理复杂系数(0.6kw防护式异步鼠笼电动机)、专用设备修理复杂系数。

②修理劳动量定额:是指企业为完成机器设备的各种修理工作所需要的劳动量标准。

③设备修理停歇时间定额。

是指设备交付修理开始至修理完工验收为止所经过的时间。

④修理周期是指新设备由开始使用至第一次大修的间隔时间;或指相邻两次大修的间隔时间。

⑤修理周期结构是指在一个修理周期内所安排的各种检修的次数和次序。

⑥ 修理间隔期是指相邻两次检修的间隔时间。

3、设备维修制度。

1)计划预修制: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设备磨损理论,有计划地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检查、校正和修理,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主要内容:日常维护、定期检查、计划修理。

设备培训内容

设备培训资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若利其器,首当顺其治。1 设备及设备管理。一 设备 企业中长期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其实物状态,价值在一定限额以上的劳动资料和其它物质资料的总称。二 设备管理 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 经济和组织的措施,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物质运动...

设备培训内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若利其器,首当顺其治。1 设备及设备管理。一 设备 企业中长期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其实物状态,价值在一定限额以上的劳动资料和其它物质资料的总称。二 设备管理 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设备培训资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若利其器,首当顺其治。1 设备及设备管理。一...

设备培训内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若利其器,首当顺其治。1 设备及设备管理。一 设备 企业中长期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其实物状态,价值在一定限额以上的劳动资料和其它物质资料的总称。二 设备管理 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设备培训资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若利其器,首当顺其治。1 设备及设备管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