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题(每题4分,共40分)
1、理性预期假说。
答: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之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实际上,这一假设包含了三个含义:
第一,做出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第二,为了做出正确的预期,经济主体在做出预期时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第三,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的错误。
2、资本深化与资本广化。
答: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k=sy-(n+δ)k 中(n+δ)k可以理解为劳动力的增长率为n,一定量的人均储蓄必须用于装备新工人,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为k,这一用途的储蓄为nk;另一方面一定量的储蓄必须用于替换折旧资本,这一用途的储蓄为δk。
总计为(n+δ)k 的人均储蓄被称为资本的广化。人均储蓄sy超过(n+δ)k的部分导致了人均资本k的上升,即△k > 0 ,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
3、消费者**指数(cpi)
答: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在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人们有选择的选取一组(相对固定)商品和劳务,然后比较他们按当期**购买的花费和按基期**购买的花费。
用公式表示,就是cpi=×100
4、通货膨胀螺旋。
答:通货膨胀不是**水平的一次性改变,而是**水平的持续上升。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货膨胀似乎有一种惯性。
如果经济有了8%的通货膨胀率,那么,这8%的通货膨胀率就会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
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答:边际消费倾向是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一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用mpc表示,mpc=。边际储蓄倾向是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用mps表示,mps=。
mpc+mps=1。
6、货币数量理论。
答:货币数量论的出发点是交易方程:mv=py。
m为货币供给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它是被定义为名义收入和货币量之比,即一定时期(如一年)平均一元钱用于购买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次数;p为**水平;y为实际收入水平。交易方程中的左方mv反映的是经济中的总支出,右方的py为名义收入水平。货币数量理论认为在货币数量变动与物价及货币价值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的理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的。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下降。反之则相反。
7、折弯的需求曲线。
答:是斯威齐模型中的需求曲线。该模型假定:
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商品**,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自己的**,因而提**格的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会将**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一面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正是这些假设条件导致了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
8、需求变化与需求量变化。
答: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某商品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种商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这里的其他因素指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的**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预期变动等。
9、公共选择理论。
答:对公共物品(以及公共资源)的处理涉及与**行为有关的“集体选择”。所谓集体选择,就是所有的参加者依据一定的规则通过相互协商来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特别注重研究那些与**行为有关的集体选择问题。
10、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答:绝对优势理论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斯密。该理论认为:
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相对优势理论代表人物是李嘉图,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该种产品的上就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两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间的**能使两国都受益。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一个发达国家,可否长期通过某些**开支来刺激经济繁荣。
答:不可以。
增加**支出存在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在**支出增加而引起****时,如果工人存在货币幻觉,就是只对用货币表现出的价值作出反应未能与****同步调整工资,那么短期内**支出增加会导致企业对劳动需求的增加,但是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了,增加**支出就会完全地挤占私人的投资和消费支出。
在非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推行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同样对私人投资有挤出效应。但是一般来说不能有完全的挤出效应,多少会使生产和就业增加一些。
2、简述“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关于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的主张,是如何区别于“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的。
答: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所提出。它认为消费者会受到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的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相对的决定。
该理论认为消费与所得在长时期维持一固定比率,故长期消费函数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但短期消费函数则为有正截距的曲线。而绝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加的不及收入增加的多,用公式表示为c=c(y)。绝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不会因为长期和短期而导致消费函数的不同。
3、分别求出下列生产函数的扩展线方程(要求列出适当的计算过程)
答:由于扩展线上的点满足= ,所以有=
k=k= 3)由于等产量曲线与成本线交于等产量线的顶点。
顶点处有k=3l,所以扩展线为k=3l 。
4、从与新古典增长理论对比角度,陈述内生增长理论的“内生性”体现在**。
答: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储蓄率的增加不能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是确实能够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而且经济的长期增长必定来自于技术的进步。
对于技术进步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是一个外生变量。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sa –δ其中s为储蓄率,a 为一个常量,y为产出,k为资本存量)表明只要sa >δ即使没有外生变量技术进步的假设,经济收入也会一直增长。即如果被积累的生产要素有固定的报酬,那么稳态增长率将被这些要素的积累率所影响。
储蓄率越高,产出增长率也越高 。
5、简述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三个基本因素及其主要政策主张。
答:(1)按凯恩斯的理论,在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条件下,有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或者说资本主义的通常状态时有效需求不足,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2)有效需求不足是有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构成的。
3)由于不能在充分就业水平达到均衡,必然出现失业和萧条,因此**调节经济就是要维持经济的稳定,其政策手段就是调节需求,即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需求管理。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总需求管理时,财政政策被认为是最有力,最直接的调节手段。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假设经济中只有和两个消费者以及和两种消费品,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假设初始禀赋分别为。
和,试解:1) 通过计算来准确画出该经济的埃奇渥思盒状图及其交换契约曲线。
2) 令,求能够使得二者的消费量达到帕累托最优的,以及此时与各自的消费量,。
答:(1)由初始禀赋可知,商品x的数量为,商品y的数量为,所以下图中用横坐标来表示商品x的数量,纵坐标来表示商品y的数量。
交换契约曲线上的点满足=,即: =
于是有: =得=2
2)由消费者最优选择的条件知: =
所以有=2,即==。由消费者的初始禀赋可知消费者a的收入=3×1+2×=4, =1×1+6×=4
令能够使得二者的消费量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消费束为(,)
所以有+×=2×=4,即=2, =4
2×=4,即=2, =4
2、请结合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公式和图形分析“计划生育”的经济意义。(提示:可以从经济稳态时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口增长率之间关系,人均资本存量与技术进步率之间关系等等角度展开分析)
答: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是△k=sy-(n+δ)k,其中s为人均储蓄率,y为人均收入,人口以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δ为资本的折旧比率,k为人均资本。
稳态指的是一种长期均衡状态,在稳态时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值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即△k=0,人均储蓄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稳态时的条件是sy=(n+δ)k,如下图中所示,(n+δ)k曲线与sf(k)曲线交于点a。现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假设人口增长率从n增加到了n1,,如下图所示(n+δ)**便移动到了(n1+δ)**,此时新德均衡点为a1,比较a点和a1点可知,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从原来的k减少到了k1)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
年初中国各地纷纷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的可能影响。
答:首先,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能够提高员工的生产力和工作效率。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员工的生产力与其所获得的报酬(主要指薪资报酬)之间呈正向关系。
其次,由于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人们的工资收入增加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消费和需求增加了,根据乘数加速数原理可以知道经济会扩张,总需求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在下图中起初ad1曲线与as曲线相交于e1点,由于最低工资的提高,导致ad曲线由ad1向右移动到了ad2,**水平由p1增加到p2。
再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会增加失业。一方面,由于最低工资往往是高于劳动市场均衡时的工资,提高了最低工资就会出现如下图的非自愿失业。劳动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时的工资为w2,而最低工资高于劳动力市场均衡时的工资,假设为w2,此时劳动的需求小于劳动的供给,出现了n2-n1的非自愿失业。
最后,工人工资增加了,企业所要承担的成本也就增加了,从ad-as模型看,假设起初ad和as2相交于充分就业的e2点,这时的产量和**水平顺次为yf和p2。此时as曲线由于最低工资的提高而减小,向左移动到as1与ad曲线交于e1点那么e1点可以表示滞涨的状态,其产量和**水平一次为y1和p1,即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
2019西经答案
暨南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 一 简答题。1.挤出效应指 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 支出增加会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 由于 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的竞争加剧,物价 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
西经作业答案
所有厂商的经济利润在长期均衡时都会为零,并不意味着厂商的生产变得没有意义,只是说明所有厂商只赚取了正常会计利润水平,既不比别人多赚,也不比别人少赚,厂商投入自有要素所应获得的报酬。1.解答 1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为smc曲线上超出停止营业点的部分,而由短期成本曲线求导可得smc 0.12q2...
西经课后答案
第二章。一 思考题。1.什么是需求和供给?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有哪些?2.说明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及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区别。3.均衡 是如何形成的?市场 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如何理解弹性原理在 机制理论中的作用?5.运用供求原理解释 丰收悖论 即丰收通常会降低农民的收入 6.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