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砼方案

发布 2022-03-10 20:58:28 阅读 4431

二。十、泵送混凝土应用混凝土输送泵车浇筑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

用于一台或多台混凝土输送泵车(简称泵车),通过全液压布料杆或连接管,将混凝土压送到基础或结构模板内浇筑。

本工艺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准备工作少,操作灵活,机动性强浇筑方便工效高,能大量节省搭设脚手架的人力和机具,***,施工速度快,施工费用较低等优点。但需一定数量的专用机械设备,一次性投资较高。

2、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水泥。

用32.5或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要求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cbl75等规定。

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不超过一个月)的水泥应进行复试,按复试结果使用。

2.1.2 砂。

中砂或粗砂,如采用细砂应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

中砂或粗砂含泥量见下表:

2.1.3 石子。

混凝土构件采用粒径5—40mm卵石或碎石。

卵石或碎石含泥量见下表:

2.1.4 外加剂。

根据要求选用减水剂或早强剂,应有出厂合格质量证明和复试报告,用于混凝土中的掺加剂须与监理公司或建设单位共同见证取样,使用时应通过试验确定掺加量。

根据需要选用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cb50164的规定。

2.1.5 水:混凝土用水宜用饮用水。

2.2 机具准备。

主要机具设备有:混凝土输送泵车(带360全回转三段液压折叠式布料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空气压缩机、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12″-15″活扳手、电工常规工具、机械常规工具、对讲机、铁锹、铁钎等。

2.3 作业条件及人员准备。

2.3.1 编制泵送浇筑作业方案,确定泵车型号、使用数量;配备搅拌运输车数量、行走路线。布置方式、浇筑程序、布料方法。

2.3.2 浇注混凝土前的各道工序,办理隐蔽工程、预检合格并办理验收手续。

2.3.3 全套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机械设备经试车运转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并配备足够的泵机易损零件,以便出现意外损坏时。及时检修,水、电源能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

2.3.4 现场已准备足够的砂、石子、水泥、掺合料以及外加剂等材料能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

2.3.5 模板内的垃圾、木屑、泥土、积水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已清理干净;木模在混凝土浇筑前洒水湿润,钢模板内侧刷隔离剂。

2.3.6 根据现场实际使用材料和含水量及设计要求,经试验测定,试验室已开具泵送混凝土配合比。

2.3.7 浇筑混凝土必须的脚手架和马道已经搭设,经检查符合施工需要和安全要求。混凝土搅拌站至浇筑地点的临时道路已经修筑,能确保运输道路畅通。

2.3.8 泵送操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细致的技术交底。

3、工艺流程。

配合比 / 原材料准备 / 外加剂→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布料→混凝土浇筑、振动→泵和输送管清洗、拆除。

3.1 泵送混凝土前先将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用以湿润和清洁管道,然后压人纯水泥浆或1:1—l:2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

3.2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第一次装料时,应多加二袋水泥。装运混凝土后,简体应保持慢速转动,卸料前,筒体应加快转速20~30s后方可卸料。

3.3 泵车开始压送混凝土时速度宜慢,待混凝土送出管子端部时速度可逐渐加快,并转入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压送要连续进行不应停顿,遇到运转不正常时,可放慢泵送速度。

如混凝土**不及时应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供料时应每隔5—l0min利用泵机进行抽吸往复推动2—3次,以防堵管。混凝土因故间歇30min以上者,应排净管路内存留的混凝土以防堵塞。

3.4 泵送混凝土浇筑人模时,浇筑顺序有分层浇筑法和侧堆浇筑法两种,要将端部软管均匀移动,使每层布料厚度控制在20~30,不应成堆浇筑。当用水平管浇筑时,随着混凝土浇筑方向的移动,每台泵车浇筑区应考虑1—2人看管布料杆并指挥布料,6~8名工人拆装管子,逐步接长或逐渐拆短,以适应浇筑部位的移动。

3.5 混凝土分层铺设后应随即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1台泵车应配备3—4台振动器(其中1—2台备用)。当混凝土坍落度大于15cm时振捣一遍即可;当坍落度小于15时,应与普通混凝土一样振捣,以机械振捣为主,人工捣固为辅,捣固时间以15~30s为宜。

3.6 泵送混凝土入模用水平管或布料杆时要将端部软管经常均匀地移动,以防混凝土堆积,增加压送阻力而引起爆管。当浇筑壁板、沟槽部位时,管口应放在沟、槽模板中间,并采用引浆法浇捣。

当混凝土浇到最后阶段对泵车采取“分段停泵”的办法。

3.7 泵车铺管向下倾斜输送混凝土时,若倾斜度为4°—7°,应在下料管的下端设置相当于5h(h—落差)长度的水平配管(如图3.7-1所示)

图3.7-1 泵车配管布置。

若倾斜度大于7°还应在下斜管的上端设置排气活塞,以便放气(如图3.7-2所示)如因施工长度有限下斜管无法按上述要求长度设置水平配管时,可用弯管或软管代替但换算长度仍应满足5h的要求。

3.8 沿地面铺管,每节管两端应垫50×100方木,以便拆装;向下倾斜输送时,应搭设宽度不小于1m的斜管,上铺脚手板,管两端垫方木支承,因压送时输送管会产生较大的振动,管子不应直接铺设在模板、钢筋上,而应搁置在马凳或临时搭设的架子上。

3.9 泵送将结束时,应计算好混凝土需要量,以便决定拌制混凝土量避免剩余混凝土过多。

3.10 混凝土泵送完毕,应进行混凝土泵布料杆及管路清洗。管道清理可采用空气压缩机推动清洗球清洗。

方法是先安好专用清洗管,再启动空压机渐渐加压。清洗过程中,应随时敲击输送管,了解混凝土是否接近排空。管道拆卸后按不同规格分类堆放备用。

4、质量标准。

泵送混凝土必须计量准确并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要符合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需满足设计要求,各罐拌合物的坍落度应均匀。

4.1 混凝土原材料。

4.1.1 主控项目。

1)水泥进场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l75等的规定。当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去1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试结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和设计的要求。

3)混凝土中含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和设计要求。

4)检查数量:

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1次。

4.1.2 一般项目。

1)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粉煤灰》gbl596等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普通混凝土所用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3)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其它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4.2 配合比设计。

4.2.1 主控项目。

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

4.2.2 一般项目。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4.3 现浇混凝土施工。

4.3.1 主控项目。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gb50204—2002规范,规定,“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考虑用于确定施工期间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外还用于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检验”。

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1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原材料每盘称量允许偏差。

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5)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

b、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1次;

c、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取样不得少于1次;

d、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

e、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f、检查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和检查试件抗渗试件报告。

4.3.2 一般项目。

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2)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商品砼方案

1 施工准备。砼浇注前应全面检查所用机械设备的灵活可靠性,供水 供电线路畅通,运输道路平整 无障碍物。在混凝土浇注之前必须经建设单位或监理验收钢筋和模板,合格后方可进行砼的浇注。2 作业条件。灌筑混凝土前的各道工序,经隐 预检合格并办理验收手续。混凝土搅拌 浇注机械设备经试车运转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商品砼方案

一 编制依据。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2002 3 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 jgj t10 95 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 2000 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224 92 6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 87 二 工程概况。混凝土用量部位概况...

商品砼考察方案

山水华府居住小区商品混凝土入围 商考察方案。一 考察时间与集合时间 地点。2014年9月2日 3日 考察人员于每日上午8 00在山水华府项目部集合 或各组自行安排,但要求考察当日不晚于9 00到达第一个厂家 二 人员组成及车辆配置。一 人员组成。建设单位业主代表及相关人员,各标段监理单位总监,各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