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

发布 2022-02-26 08:18:28 阅读 9051

一、 名词解释:

1、市民参政:是指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向**及其领导人。

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揭发,行使选举、罢免、监督等权利,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参与城市管理与决策的各项活动。

2、城市营销:即把城市地区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的未来发展愿景作为一个吸引人的产品,通过强化地方经济基础以及更加高效地满足和吸引既有的潜在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产业、投资者、定居人口、观光游客和会议人士等),来主动营销地区的特色。

3、城市规划: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4、土地用途管制:是一些国家普遍采用的有效管理土地的基本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引导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其核心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用途转变实行严格控制。

5、城市经济管理:是指城市**和其他多元主体一同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制度、协商等手段对城市经济环境、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使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并取得“满意”效益的全过程。

6、预算外资金:是地方财政或城市事业单位直接掌握的财政性资金,即根据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满足各自特殊需要的财政资金,是下放财政的一种管理形式。这部分资金一般都有规定的收入**和提取标准,有确定的用途。

7、户籍管理:的实质是一个国家**对其所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划。

8、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市及市辖区人民**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运用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公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9、循环经济: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工业物质的循环。

本质是生态经济。

10、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11、城中村:是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周边农村土地被征用,村庄加入城市的产物。

12、城乡—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的状态。

二、 选择题:

1、市人大代表权力:地方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2、城市发展战略观:初级(资源型、供给型、需求型)、发展(营销型)

3、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中的具有特色的模式:沈阳模式;卢湾模式;

r原则:“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

三、 简答题:

1、城市化浪潮的成因?答:从城市化浪潮的动力机制来看,可以归纳为:(1)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2)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3)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2、现代城市管理具有哪些特征?答:(1)协调管理目标的前瞻性和持续性。

(2)注重城市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与参与性。(3)注重管理决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4)培养管理方式的系统化和市场化。

3、现代城市管理中“囚徒困境”现象有哪些?答:(1)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2)

城市公共组织效率缺失。(3)城市、区域之间竞争恶化。

4、导致“囚徒困境”的原因有哪些?答:(1)外部性效应的存在。

(2)不完全竞争。(3)沟通协调渠道不畅,缺乏信任合作机制,导致信息不对称。(4)惩罚和奖励机制缺失,博弈是一次性而非重复性的。

5、“囚徒困境”破解对现代城市管理的启示?答:(1)构建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城市公共管理机制,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要落实到事、责任到人、部门间权责明确,防止出现无人负、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公共组织效率缺失等局面。

(2)加强城市合作、区域合作,构建信任合作机制,信任合作机制的构建本身是破解囚徒困境的重要突破点。各个城市间要形成良好的沟通协调关系,无论是发展战略的制定,还是产业招商的导向,各个城市都要分工协作,建立良好的协商机制和契约机制。

6、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重点?答: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的首要战略问题就是贯彻和执行“五统筹”的科学发展观,重点为:

(1)全面导入绿色gdp、人文gdp的目标绩效观。(2)构建敏捷城市,提高城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捷。信息敏捷,人员敏捷,制度敏捷。

(3)全面导入循环经济。(4)重视突发事件管理。

7、城市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答:(1)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2)文化结构的高层化发展趋势。(3)就业结构的服务化趋势。(4)城市人口红利效应正趋于减低。

8、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答:(1)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

(2)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3)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不足仍是污染治理的强硬约束。(4)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

9、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重点?答:(1)把环境保护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2)改革城市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境管理。(3)广开渠道,解决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4)加强**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领导。

10、城市边缘区管理存在的问题?答:(1)发展建设无序,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现象普遍存在。

(2)基础与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环境质量较差。(3)经济收益主要依赖不断升值的土地及物业租赁,利益调控缺乏弹性。(4)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是刑事犯罪的高发区。

(5)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社会文化层次偏低。(6)流动人口大量聚集,是城市人口管理的“盲区”。

11、城市边缘区的管理原则?答:(1)更新观念,强化大都市整体意识。

(2)加快改制步伐,理顺管理体制。(3)加强统一规划、建设,严格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4)推进小城镇建设,实行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双向城市化改造措施。

(5)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12、城中村成因?答:(1)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

(2)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3)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4)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

13、城中村对策,答:(1)从发展决策入手,进一步集中城市决策权。(2)从城中村内在要求入手,启发、鼓励其自身进步。

(3)从体制入手,改革土地、人口和城市管理体制。(4)从经济入手,将城中村纳入城市经济体系。(5)从文化入手,针砭城中村弊端,弘扬城乡融合与现代文明。

(6)从法律入手,严肃处理城中村所滋生的违法现象。(7)、从组织人事入手,培养高素质的村镇领导人。(8)、借鉴其他城市处理城乡矛盾的经验。

14、城乡—体化战略意义; 发展要点即如何实现?答:战略意义:

(1)、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2)、“分久必合”-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发展要点:(1)、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2)、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3)、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4)、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

15、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益处?答:(1)、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壁垒消除,加快要素自由流通,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也有利于资源在更大地域空间的有效配置。

(2)、市场一体化会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各城市有更大的可能获得规模经济,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3)、一体化意味着城市内部竞争激化,迫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开发利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又反过来会提升区域竞争力。(4)、各城市在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上更有利于研发和生产的结合,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机会增多,创新的成功率提高,产生分割状态下所不能得到的效果。

(5)、各城市以综合的力量,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来加强和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关系,更有利于融入国际市场。(6)、一体化使各城市对区域培养出归属感,进而凝成一种合力,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7)、一体化的区域把全球市场化为区域市场,有效地降低了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从而提升本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

(8)、协调发展能使区域在经济与社会、环境之间取得平衡,维持地区的持续竞争力和魅力。

16、当前我国区域协调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答:(1)产业的分工和合作(2)、环境的治理与自然生态、人文资源保护。

(4)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和共享。(5)共同的行为规则和标准的制定。(6)区域整体形象塑造与创新网络构建。

城市管理学

城市环境的特征。由于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的多种影响,使城市环境表现出明显的特征 复合性 人为性 发放性 更高的脆弱性 1 城市环境具有最强烈的人为干预特征。由于城市是人口最集中,社会 经济活动最频繁的地方,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 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除了大气环流 大的地貌类型 主要河流水文特...

城市管理学

现代城市管理学作业。城管151夏晨旭。1 当代中国城市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哪些内容?城市管理主体分为城市权力系统和城市非权力系统城市权力系统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组织体系 城市权力机关组织体系 城市行政组织体系 城市司法机关组织体系。城市非权力系统包括非权力的政治体系 有城市居民委员会 市人民团体 是民...

城市管理学

城市管理学 市政规划与管理 一 填空题。1 从城市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最初是一种具有防御和商品交换功能的人类定居点。2 城市的集聚性包含了诸多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的集聚和经济活动的集聚。3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大城市逐渐增多,迅速膨胀的城市人口甚至使城市无法满足城市人口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