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工程概况 2
2.测量仪器的选用 2
3.工程定位放线 2
4.基础施工测量 4
5.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5
6.高程的竖向传递 8
7.装修工程施工测量 10
8.垂直度控制 10
9.精度要求 11
10.建筑物沉降观测 12
浪潮科技园s01科研楼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楼地下四层(带一夹层),裙楼地下三层,主楼地上34层,地上最高154.6m。基坑面积约1.
4万㎡,长约120m,宽约130m,开挖深度约16m。地下结构长约95m,宽约94m,主楼地上长约84m,宽约25m,平面结构成长方形。
2.测量仪器的选用。
针对本工程的结构特点,通过采用科学的测量技术,先进的测量仪器以及严格的复核、校正手段来保证施工测量精度要求。
3.工程定位放线。
按设计图纸上坐标控制点进行场区建筑方格网测设,并对建筑方格网轴线交点的角度及轴线距离进行测定。由规划单位进行规划测设。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测设依据根据建设单位施工控制点成果表。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根据建筑的结构和使用特点,布网精度为二级,测角中误差为 ±7"/,边长相对误差为 1/20000。
本工程平面轴线的控制相对比较,平面形状呈长方型,建筑平面比较规则,根据施工定位放线图,结合现在计算机绘图技术,绘制详细的放线方格网,绘制详细的定位轴线网,全站仪定位,经纬仪测控轴线。平面轴线控制示意图如下:
基础平面控制坐标点布置图。
4.基础施工测量。
依据工程定位放线图和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根据图纸设计用全站仪、经纬仪辅以极坐标直接将各条主控轴线投测在垫层上,经校核无误后,进行其它轴线的测量。基槽清理施工阶段将建筑平面控制坐标及轴线控制桩引至基坑边缘,并洒石灰线,如遭雨淋或机械损坏后及时补放。垫层施工完成后将将建筑平面控制坐标用全站仪引至垫层上,控制坐标点为工程定位放线坐标点;轴线控制线用经纬仪进行放样,东西方向设置3条,分别在b轴线向北1000mm处,c轴线向北1000mm处, f轴线向北1000mm处设置通长控制线;南北方向设置2条,分别在4轴线向东1000mm处, 7轴线向西1000mm设置通长控制线;上述控制线在基坑顶面距基坑边缘500-1000mm处设置控制线桩,位置作为地下室楼层平面放线的校核点。
地下室楼层平面放线时在上述控制线交点处留置200×200放线孔,共计6个,作为竖向控制线投测使用,地下室竖向投测放线详施工方法同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基础楼层平面放线图。
5.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5.1结构竖向投测采用激光铅直仪进行竖向投测,地下结构层及±0.000以上各楼层,用经纬仪把轴线投测在楼板上,然后由下层投测上来的轴线进行校核合格后(相对误差不大于1/2000)再分弹其它轴线。
控制点设在地下-4层筏板基础面上,地下4层均由-4层控制点进行投测;首层楼面上设有控制点,主楼竖向投测时应保证不少于5层作为一个投测段。二层以上结构施工时,均在控制点上方预留200×200放线孔,设有机玻璃十字丝接收靶。其控制线的具体设置是,东西方向设置1条控制线,自c轴线向北1000mm位置,南北方向设置2条,4轴线向东1000mm位置设置1条,7轴线向西1000mm设置1条。
激光经纬仪设在首层控制点上对准接收靶,照准部进行水平向360°回转,当回转圆心同接收靶某圆心轨道重合时即确定了轴线投测点位置,并采用正倒镜法校核。控制点定好位后,用经纬仪进行放样,柱墙等细部控制线为200控制线,用大钢尺和小钢尺配合使用进行放样。
楼层竖向轴线垂直投测剖面图。
楼层竖向轴线垂直投测平面图。
主体结构平面放线示意图。
5.2施工层放线
放线前,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图纸,掌握轴线尺寸,在已完成混凝土结构层允许上人时,方可到上面放线。
先找出基准线,以基准线轴线用标准钢尺量出其它轴线,在基础顶或楼层顶板上弹出纵向、横向控制线,模板检查时,根据控制线校核柱轴线,并且拉通线控制。
弹完线后复核一遍,并且与图纸相符合,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轴线控制:在楼层测量时,根据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把控制轴线引测到一层地面上,同时将轴线平移,引测两侧东西向和南北向轴线控制线。并与原轴线反复多次校核,误差控制在2mm之内。
一层控制线交点必需作好标识,同时采用砂子或其它材料覆盖保护,每层引测完后都必需进行校核。对于框架柱楼层放线,采用轴线外10cm弹控制线放线法,以便于施工操作和检查验收。放线前应在平面上校核轴线,闭合后测设细部轴线,后以此为准测量墙、柱、梁、洞口的边线,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为:
6.高程的竖向传递。
6.1基础及地下室结构高程的竖向传递。
基础施工时高程控制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124.35米标高点,用全站仪引至基槽内,并抄测在4个塔机基础上,控制点标高为-20.35m。
主楼在建筑物1轴交c轴、10轴交c轴设置2个±0.000m标高高程控制点。工程结构施工时按划分的流水段,设标高传递点分别向上进行传递,以保证在各流水段施工层上附近有三个水准标高点,进行互相校核。
水准点的引测:根据业主提供高程点,引测现场施工用水准点,在建筑物四周设置永久性标准水准点。基础施工时,将标高传递下去,控制桩按图所示制作,埋置在基坑边缘,并在高程处钉钢钉,以便施工使用。
地下工程施工时标高抄测示意图。
6.2±0.000m标高以上结构的竖向高程传递。
在上部结构施工时,先把最近的水准点标高引至建筑物的柱子上,并每层标高控制点都由此引测,来确定各层楼板标高。
标高传递的允许误差为:层高±3 mm;总高±10 mm
各传递点的起始标高线为+0.500 m,应由附近的二个临时水准点确定。标高传递时采用50米的大钢尺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用垂直钢尺校核,在传递过程中应根据每层的误差进行上一层的调整,以防止层间误差的积累而引起总误差超限。
柱平线为楼地面相对标高+0.500m,分两次抄测,一次是抄在钢筋上为控制现。
浇板模板上标高,另一次抄测在已完成混凝土柱上,控制顶板支模标高及主体验收后抹灰后抄测,以控制地面标高。
6.3楼层标高抄测。
施工层抄平前,应校核下层传递上的三个标高点,校差小于3 mm时,取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将水准仪放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进行一次精确抄平,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 mm。
7.装修工程施工测量。
7.1地面工程的施工测量。
标高的传递方式采用在楼梯间和窗口处进行传递。测设+1.000m水平控制线,+1.
000m水平控制线的测设允许误差应符合下表要求。室内的+1.000m水平线是控制地面标高、门窗安装等项目的重要依据,在弹墨线时应注意墨线的宽度不得大于 1 mm。
防止误差扩大。
用水准仪检测地面面层的平整度和标高时,水准仪的间距应符合以下要求:房间应小于2m。
7.2门窗安装施工测量。
从建筑最顶层找出外窗口的边线,用线坠将边线向下引测,并采用经纬仪进行校核以保证精度。其精度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门窗口的水平位置由室内+1.
000m水平控制线确定,向上反到窗下皮标高,并弹线找直。各门口应从水平控制线测设门口上皮标高并拉通线,保证所有的门在同一水平线上。其精度应符合要求。
8.垂直度控制。
目标:全高垂直度控制在20mm之内)
8.1建筑物垂直度: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用经纬仪在地下室顶板面定出三个控制点,作为向上放线的平面控制依据,以上各楼层施工时,在建筑物楼板上相应的位置预留200mm×200mm小方孔,(预留洞的位置偏差≤10mm),用作挂垂球用,且与±0.
000层板面的三个控制点相对应。各控制点传递在同一层面上后,用经纬仪把各个控制点连成“线”,作为该层各条轴线的控制线。
8.2电梯井垂直度:
1、主楼以一层、七层、十四层、二十一层、二十七层、三十层平面轴线控制网作为标准,层层往上传递。
2、使用激光垂线仪和20kg线坠校核,在楼层平面轴线测设完毕后即对外墙垂直度和电梯井道垂直度的校核,确保正确无误。
如图所示。对于电梯井道垂直度采用20kg线坠进行校核并控制。
9.精度要求。
9.1允许偏差控制项目。
9.2注意事项。
9.2.1所有轴线传递和高程控制必须以标准控制点和控制线为基础,必须加强对控制点和水准点保护。
9.2.2所有测量仪器均经计量鉴定部门校核校对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前对所有仪器在现场校验。在使用过程中需经常检查和保养,以防损坏仪器。
9.2.3结构层施工传递引测标高时,应用钢尺自1轴交a轴柱1.00米平线向上垂直引测,作为该楼层抄平依据。每次引测都要从该基准点直接引测,以防误差积累。
10.建筑物沉降观测。
建筑物沉降观测由专业单位观测,观测点按图纸设计位置进行留置,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协助观测单位进行观测,当沉降量或沉降差超过规定时应及时报告采取措施,观测点采用浇筑后钻孔设置,如图所示。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示意图。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天津市中天电气二期工程。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批准 审核 编制 龙元建设集团股份 二零一三年五月二十七日。目录。一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3 1 定位和测量放线工程简介 3 2 定位和测量放线3 3 平面轴线控制网测设方法5 4 高程控制网的测设方法 6 5 楼层测量放线施工方法 7 二重点部位测...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一 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1 进入现场的测量器具必须要有法定计量检定部门出具的检定证书,并在有效检定周期内 2 校核定位依据桩 红线桩 水准点 3 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 建立测量数据库。2.人员的配备。在工地技术负责人和技术质量部的领导和协调下组成测量组 1 测量技师1名 测量工2名 2 测...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沁源县文化中心建设项目。文件编号 sj cj whzx 05 2013 审批 审核 编制 山西四建集团 沁源县文化中心建设工程。二 一三年五月。目录。1 工程概况2 2 编制依据2 3 测量放线方案2 4 沉降观测10 5 人员组织机构图11 6 测仪器设备表12 七 保证措施13 八 轴线控制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