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专升本数据库复习

发布 2022-01-12 02:43:28 阅读 5762

第一章绪论。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2 数据模型。

1.3 数据库系统结构。

1.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5 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

1.6 小结。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1.1 数据库的地位。

1.1.2 四个基本概念。

1.1.3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数据库的地位。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向各行各业的渗透。

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1.1 数据库的地位。

1.1.2 四个基本概念。

1.1.3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1.2 四个基本概念。

数据(data)

数据库(database)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系统(dbs)

一、数据。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数据的定义。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种类。

文字、图形、图象、声音。

数据的特点。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举例。学生档案中的学生记录。

李明,男,1972,江苏,计算机系,1990)

数据的形式不能完全表达其内容。

数据的解释。

语义: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所在系别、入学时间。

解释:李明是个大学生,2023年出生,江苏人,2023年考入计算机系。

二、数据库(举例)

二、数据库(续)

人们收集并抽取出一个应用所需要的大量数据之后,应将其保存起来以供进一步加工处理,进一步抽取有用信息。

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二、数据库(续)

数据库的特征。

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

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冗余度较小。

数据独立性较高。

易扩展。三、数据库管理系统。

什么是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dbms的用途。

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的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

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

数据操纵功能: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

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

dbms的主要功能。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

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

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数据库数据批量装载。

数据库转储。

介质故障恢复。

数据库的重组织。

性能监视等。

四、数据库系统。

什么是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

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数据库系统(续)

数据库系统构成图示。

参看教材page_5 图1.1

数据库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位置图示。

参看教材page_ 5 图1.2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1.1 数据库的地位。

1.1.2 四个基本概念。

1.1.3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1.3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什么是数据管理。

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工管理阶段(40年代中--50年代中)

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中)

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现在)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续)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动力。

应用需求的推动。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

计算机软件的发展。

一、人工管理。

时期。40年代中--50年代中。

产生的背景。

应用需求科学计算

硬件水平无直接存取存储设备

软件水平没有操作系统

处理方式批处理

人工管理(续)

特点。数据的管理者:应用程序,数据不保存。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无共享、冗余度极大。

数据的独立性:不独立,完全依赖于程序。

数据的结构化:无结构。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人工管理)

二、文件系统。

时期。50年代末--60年代中。

产生的背景。

应用需求科学计算、管理

硬件水平磁盘、磁鼓

软件水平有文件系统

处理方式联机实时处理、批处理

文件系统(续)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中数据的结构。

记录内有结构。

数据的结构是靠程序定义和解释的。

数据只能是定长的。

可以间接实现数据变长要求,但访问相应数据的应用程序复杂了。

文件间是独立的,因此数据整体无结构。

可以间接实现数据整体的有结构,但必须在应用程序中对描述数据间的联系。

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记录。

三、数据库系统。

时期。60年代末以来。

产生的背景。

应用背景大规模管理

硬件背景大容量磁盘

软件背景有数据库管理系统

处理方式联机实时处理,分布处理,批处理

数据管理技术进入数据库阶段的标志是20世纪60年代末的三件大事:

2023年美国ibm公司推出层次模型的ims系统 。

2023年美国codasyl组织发布了dbtg报告,总结了当时各式各样的数据库,提出网状模型。

2023年美国ibm公司的 连续发表**,提出关系模型,奠定了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

数据库系统(续)

特点。数据的管理者:dbms

数据面向的对象:现实世界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

数据的独立性: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

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

数据控制能力: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数据库系统)

数据的高共享性的好处。

降低数据的冗余度,节省存储空间。

避免数据间的不一致性。

使系统易于扩充。

数据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

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逻辑独立性。

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数据结构化。

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

数据库中实现的是数据的真正结构化。

数据的结构用数据模型描述,无需程序定义和解释。

数据可以变长。

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数据项。

dbms对数据的控制功能。

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保护。

使每个用户只能按指定方式使用和处理指定数据,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的泄密和破坏。

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检查。

将数据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或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dbms对数据的控制功能。

并发(concurrency)控制。

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防止相互干扰而得到错误的结果。

数据库恢复(recovery)

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

程序和数据间的联系

文件系统阶段信息处理的传统方式。

第一章绪论。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2 数据模型。

1.3 数据库系统结构。

1.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5 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

1.6 小结。

数据模型。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的模拟。

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

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

容易为人所理解。

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数据模型(续)

数据模型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

1)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2) 数据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

数据模型(续)

客观对象的抽象过程---两步抽象。

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抽象为概念模型;

把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一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1.2 数据模型。

1.2.1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1.2.2 概念模型。

1.2.3 常用逻辑数据模型。

1.2.4 层次模型。

1.2.5 网状模型。

1.2.6 关系模型。

1.2.1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

数据的约束条件

1. 数据结构。

什么是数据结构。

对象类型的集合。

两类对象。与数据类型、内容、性质有关的对象。

与数据之间联系有关的对象。

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2.数据操作

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数据操作的类型。

检索。更新(包括插入、删除、修改)

数据操作(续)

数据模型对操作的定义。

操作的确切含义。

操作符号。操作规则(如优先级)

实现操作的语言。

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3.数据的约束条件

数据的约束条件。

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

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储存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

数据的约束条件(续)

数据模型对约束条件的定义。

反映和规定本数据模型必须遵守的基本的通用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例如在关系模型中,任何关系必须满足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两个条件。

提供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机制,以反映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遵守的特定的语义约束条件。

1.2.2 概念模型。

1. 概念模型。

2.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

3. 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

1. 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的用途。

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

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是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

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对概念模型的基本要求。

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义知识。

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

2.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

(1) 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或抽象的概念。

2) 属性(attribute)

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3) 码(key)

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续)

4) 域(domain)

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5) 实体型(entity type)

数据库复习

1.1试述数据 数据管理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的概念。数据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成为数据,如数值数据 文本数据和多 数据 如图形 图像 音频和 等。数据管理 是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类 组织 编码 存储 检索 维护和应用,数据库原理。1.1试述数据 数据管理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的概念。数据 描述事物...

数据库复习

元组 关系中的每个元素。关系 描述实体,属性,实体间的关系。候选码 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该属性组为候选码。主码 若一个关系中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实体 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实体性 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

数据库复习

请说明 数字与数据的关系,并举例说明数字化。将模拟信号转换为表示同样信息并且计算机可以读取的数字信号的过程。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 数据,再以这些数字 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 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请问 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