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复习

发布 2022-01-11 17:34:28 阅读 2790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人的发展起( )

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直接作用 d.主导作用。

3.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

a.学生身心发展状况 b.师资水平。

c.教学条件教学质量。

4.教学工作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 ( 地位。

1) 主导 (2) 一般( 3 )中心( 4 )从属。

.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备课 b.上课。

.考试 d.课外辅导。

.( 是国家指导教学实践,办好学校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各年级学习科目的项目和范围。

1) 教学大纲 (2) 教学计划 (3) 教学内容 (4) 教科书。

7 ( 是国家对一门学科的教学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

1) 教科书 (2) 教学计划 (3) 教学大纲 (4) 教学内容。

8.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

1) 个别教学 (2) 班级授课制 (3) 现场教学 (4) 启发式教学。

10.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 )三种教学计划。

.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c.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

44 .表扬是 ( 的一种具体形式。

1) 奖励 (2) 操行评定 (3) 榜样示范 (4) 说服教育

45 .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学生应以学习 ( 为主。

1) 直接经验( 2 )书本知识 (3) 实际操作能力 (4) 语文教学知识

46 .学校工作必须以 ( 为主,全面安排。

1 )教学 (2) 发展学生智力 (3) 教育 (4) 发展体力

47 .教学工作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 ( 地位。

1) 主导 (2) 一般( 3 )中心( 4 )从属

48 .提出“高速度与高难度”教学原则的是 (

1) 维果茨基 (2) 巴班斯基 ( 3 )赞可夫 ( 4 )乌申斯基。

49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是在我国的 ( 教育著作中提出来的。

1) 《师说》 (2) 《学记》 (3) 《论语》 (4 ) 大学》

50 .最早用“循序渐进”一词的是 (

1) 孔子 (2) 荀子 (3) 朱熹 (4) 孟子

51 .教师运用各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对象,使之获得具体鲜明的表象,为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

握科学概念打下基础,这是贯彻了 (

1)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 直观性原则 (3) 实验法 (4) 演示法

52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思想是 ( 提出来的。

1) 布鲁纳 (2) 赞科夫 ( 3 )赫尔巴特 (4) 巴班斯基

53 .教学原则是 (

1) 主观的 (2) 客观的 ( 3 )主观反映

观 54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1) 感知教材 ( 2 )理解教材 (3) 巩固知识 (4) 运用知识。

二 ) 选择

55 . 是国家指导教学实践,办好学校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各年级学习科目的项目和范围。

1) 教学大纲 (2) 教学计划 (3) 教学内容 (4) 教科书

56 . 是国家对一门学科的教学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

1) 教科书 (2) 教学计划 (3) 教学大纲 (4) 教学内容

57 . 是我国学校教学思想中优秀的历史遗产,我们要继承它,并用科学理论加以论证,使之系统化。

1) 谈话法 (2) 讲授法 (3) 启发式 (4) 讨论法

58 .教师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进行实验,指导学生经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叫 (

1) 参观法 (2) 实验法 (3) 演示法 ( 4 )练习法

59 .主张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叫。 (

1) 读书指导法 (2) 发现法 (3) 暗示法 (4) 实习法

60 .发现法是由 ( 提出来的。

1) 赫尔巴特 (2) 布鲁纳 (3) 洛扎诺夫 (4) 夸美纽斯

61 .“八字教学法”是 ( 提出来的。

1) **教科所 (2) 黎世法 (3) 上海育才中学 (4) 布鲁纳

62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用于实践的方法叫 (

1) 实习法 (2) 练习法 (3) 实验法 (4) 演示法

63 . 是指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互相学习,相互**,共同研究的方法。

1) 讲授法 (2) 谈话法 (3) 讨论法 (4) 读书指导法

64 . 是指根据教学的要求,组织学生到现场观察实际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1) 实验法 (2) 参观法 (3) 实习 (4) 练习法 -

65 .在学习过程中 (

1) 学习方法是一定的 (2) 学无定法 (3) 不用什么学习方法

66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

主要是传授知识 (2) 主要是指导学习方法

3) 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指导学习方法

69 .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

1) 个别教学 (2) 班级授课制 (3) 现场教学 (4) 启发式教学。

70 .按教学任务分,课的类型有: (

1) 讲授课( 2 )谈话课 ( 3 )复习课 (4) 单一课综合课。

71 .辅导、答疑是教学的 (

1) 首要环节( 2 )中心环节 (3) 辅助形式 (4) 辅助措施

72 .教学评价是对 (

教师的评价 (2) 对学生的评价 (3) —对教过程的评价

4) 教学工作的全面估价。

73 .教学评价的形式有 (

1) 常规评价测验( 2 )诊断性评价 (3) 目标参照测验

4 )形成性评价( 5 )标准化考试( 6) 终结性评价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c)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d)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d)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二.境空题。

11.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12.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1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癸卯学制。

1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15.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6.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语言直观。

17.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说服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

1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5.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主要有等 。

6.小学教学工作实施的基本环节是。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师应该做到的原则。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

小学教育学复习

一 名词解释。1.学校 是一种古老的 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 有组织 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2.学制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任务 培养目标 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 领导体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由纵向的学校级别...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复习

一 教育学概述。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揭示教育规律 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 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复习资料。一 教育的概念 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本质属性 是传承文化 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教育 一词最早出现在 孟子。尽心上 包括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历史性 相对独立性 继承性。教育起源 生物 最早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