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市**20xx年“百村千户”扶贫工作的指示精神,我校与张桥镇刘井村结对挂扶。三年来,我们按照市扶贫办的工作要求,与刘井村“两委会”一班人共同努力,在镇党委、**的帮助、关心和支持下,较好地完成扶贫任务:xx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不含财政转移支付)达到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三年增加额达2674元;兴办公益性项目,累计投入273万元。
其中自筹资金51万元,上争(协调)资金222万元。另外,还聘请农作物种植的三位专家,到村讲课,我校张正生、李宏良两位老师给村民讲授了关于农村的各项政策及法律法规等内容。编印技术资料300多份,资助2名贫困户子女上学,维修危房10间,结对帮扶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我校直接入资12万元,由此,初步改变了刘井村的贫困落后的面貌,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增强了刘井村的发展后劲,为刘井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顾扶贫工作的历程,我们的做法是:
20xx年初,我校紧紧围绕“用三年时间使落后村摆脱贫困”的总目标,把扶贫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议程,及时召开校长办公会研究帮扶措施,并选择得力的中层干部担任驻村联络员。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联络员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并组织各科室一班人及驻村干部到村实地考察了解村情、民情,走访贫困户,与村委会干部共同研究三年脱贫的工作规划,制定年度计划,明确了“一年打基础,二年求发展,三年出成果”的工作思路。
三年来,我校负责同志对扶贫工作倾注了大量精力,坚持分管领导每月到村一次,主要负责人第季到村一次,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切实帮助该村因地制宜落实扶贫措施。向《挂扶简讯》投稿6篇。联络员克服家庭困难和工作上遇到的各种矛盾。
坚持每周安排一天时间驻村工作,对村集体开发的扶贫项目及时到现场帮助解决问题,真正把扶贫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上。
刘井村多年来是一个工业空白村,也是经济贫困村。我们在开展扶贫工作的思路上,立足实际,循序渐进。因此,我校挂扶介入后,明确了统一思想,更新观念,逐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工作思路。
1、扶贫首先扶志,同心共奔致富路。
我校扶贫人员驻村后,经过与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到该村由于长期处于后进状态,经济基础薄弱,干部群众虽迫切愿望尽快脱贫致富,但信心不足。于是,我们首先组织村干部认真学习市委负责同志在市扶贫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学习一些地方脱贫致富的先进经验,参观部分致富典型,引导他们更新观念,正确认识在扶贫工作中内外因之间的辩证关系。大家在学习和讲座中逐步认识到,造成该村贫穷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是干部中缺乏一种“立足自我、开拓进取、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志气。
大家纷纷表示,穷不失志,要克服等、靠、要思想,借帮扶的东风,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打一场脱贫致富的攻坚占,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2、加强村班子建设,提高班子整体战斗力。
刘井村是由过去刘井、蔡家、古塘三个村合拼而成的大村。现有9名村干部,平均年龄已达55岁,班子老化,亟待加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与张桥镇党委、**共同努力,积极培养新生力量,以增强班子活力。
近年来,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吸收思想觉悟较高、年青有为、能带领群众致富、符合《党章》要求的四位同志,吸收为中**员,充实到村干部班子里,从而调优配强了村级班子,提高了班子的整体战斗力。
3、发展集体经济,坚持开发扶贫。
经过与村两委会共同努力,我们在鼓励该村能人返乡投资和盘活困置资产上狠下功夫。具体地,一是帮助该村整修24间平房,出租办起了服装加工厂和标牌厂;二是利用该村紧挨路边、河旁的“三角地“,办起了水泥预制厂;三是利用旧厂房,办起了耐磨泵厂;四是利用古塘村办公用房,办起了五金加工厂;五是利用刘元中学现有的土地,进行复垦;六是利用整治后两条河面,承包给个人搞养殖。上述六个项目,累计每年上缴村集体达9万元以上,且将逐年增加。
该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超过该镇的平均水平。
4、坚持科学扶贫,提高农民收入。
经过与张桥镇党委**共同努力,争取了省土地平整项目,对该村2283亩土地进行平整改造,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增长400多元人民币。近三年来,我们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切入点,千方百计动员能人返乡搞高效规模农业。一是在张桥镇党委**的主持下,与邻村徐宏星签署了一个占地40亩、租期10年,投入100多万元养鹅、养鸡及餐饮的现代中等规模农业养殖项目,每年获利20万元以上。
该项目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飞仙牌”绿色食品的称号,同时,被江苏省农林厅授予江苏省无公害畜禽产地。二是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土地流转,引进安徽能人种大葱,进行出口外销,流转土地500余亩,土地年租金85000元人民币,租期两年。上述项目,将大量增加劳动就业,大幅度提高农民纯收入。
此外,我们还引导该村农民自主创业,因地制宜发展养殖、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等多种经营项目,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组织培训,多方联系,增加劳务输出50多人,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三年来,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达2674元,达到该镇的平均水平以上。
5、建设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刘井村基础设施落后,全村一条主要的生产路,弯弯曲曲,与外界连接唯有的一条水泥路,北通桑木村,东南往焦荡方向。村里的土渠渗漏严重,成本很高,我们会同村干部,多方筹集资金,着手准备铺路、修桥、建泵站,修建硬质水渠。三年来,我们为解决资金瓶颈难题,经过集思广益,制定了“六个一点”的资金筹措方案(即党校教职工捐一点、办公经费挤一点、村自筹拿一点、村所在镇出一点、相关职能部门支持一点、通过市场预付一点),具体实施了以下项目:
(1)路道建设:新铺水泥路13条,累计4900米,投入资金93万元,其中自筹51万元,上争(协调)资金42万元。
(2)桥梁建设:新建王氏桥、后王庄桥、王庄桥和正在进行的天星港大桥累计投入资金102万元。
(3)泵站建设;新建和改造7座泵站。其中新建4座,改建3座,累计投资30万元。
(4)硬质渠道建设:新建和改建硬质水渠12300米。其中:
新建11000米,改建1300米,累计投入资金48万元。上述各项累计投入273万元。所有这些极大地改变了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为该村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6、结对帮扶贫困户。三年来,积极帮助10户贫困户寻找致富项目,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配合“学习科学发展观”和“三下乡”活动,我校20多名党员每年利用“七一”期间,主动去慰问该村十五位老党员、老干部。
此外,每年组织一次捐款,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资助2名贫困面临辍学的孩子复学。
7、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近三年来,我校在加强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非常注重村容村貌的改变。(1)是对村内近6000米河道,进行清淤,整理了河坡;河网绿化意杨10000棵。道路绿化4000棵。
新建垃圾箱13座,垃圾掩埋场1个,改建村办公室5间,村卫生室5间,新建了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院、党员之家。
我们帮助该村筹建了党员之家、文化活动室,先后在干部、群众中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促进其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多次组织该村党员干部、群众和部分能人到党校参加培训,两次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参观,努力增强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丰富他们的农业结构高效发展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脱贫致富的技能和本领。此外,还帮助该村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矛盾协调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推动文明新风家家行活动的深入开展。
xx年底已经超额完成市交目标。
三年来,我校本着挂扶是一家人,工作是一盘棋的思想,持之以恒,一着不让,帮助刘井村初步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使刘井村人民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
2023年党校扶贫工作总结
根据市委 市 20xx年 百村千户 扶贫工作的指示精神,我校与张桥镇刘井村结对挂扶。三年来,我们按照市扶贫办的工作要求,与刘井村 两委会 一班人共同努力,在镇党委 的帮助 关心和支持下,较好地完成扶贫任务 2010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 不含财政转移支付 达到9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三年增加额达2674...
XX年扶贫工作总结
驻村工作组。201 年,我局在县委 县 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依靠当地党委 和村委干部以及群众的密切配合,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帮扶村集体经济发展,努力解决当地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
区委党校XX年工作总结
xx年,区委党校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党校的大力指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工作中心,主动服务大局,立足区情 创新发展,在教学 科研 基础设施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 取得了新成效。在荣获xx市文明单位 xx市先进党校 山东省党校系统业余教育先进学区等称号的基础上,今年又首获 山东省先进党校 殊荣。一 在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