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源镇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 2021-12-15 02:18:28 阅读 1320

花源镇工作总结。

2008-2023年)

2023年,花源镇首次提出打造“曼特小镇”的目标,三年来,在市、县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花源镇紧紧围绕打造“成都南部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牧马山片区区域中心”的发展目标,统筹城乡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做强产业支撑,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全面进步。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成都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达标示范镇、全市环卫工作先进单位、目标突出贡献单位、招商引资先进单位、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和“十大宜居城镇”等荣誉。

一、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第三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花源镇按照“以房地产、教育文化、旅游休闲等产业为支撑的都市功能区”的城市定位,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壮大产业支撑。先后吸引新加坡吉宝置业集团、龙湖地产、金科地产、置信房产等十余家知名房地产企业进驻花源,以高端低密为特色的房地产业开建面积达76.

8万平方米,已建成39.4万平方米,总投资近40亿元。北京联华、红旗、红艳、互惠等连锁超市陆续入驻花源,商品零售业逐步升温,市场日趋繁荣。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雅高国际旅游学院)、北大附中新津实验学校等院校在校师生2万余人,校园经济圈初步形成。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华韵景观辐射松基地和鼎峰园艺绿化****已经建成,完成投资上亿元,流转土地2850亩。全镇蔬菜种植已初具规模,种植面积近7000亩。

投入资金1500万元,扎实推进农业项目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资金300万元,完善了移民安置点各项设施的建设;筹集资金500万元,新建村主干道10000米,整治乡村道路3000米。实现土地流转5500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25%。

—工业逐步转型。根据花源镇的总体规划,工业逐步调迁弱化,规划区外保留的部分企业,不断做优做精,培育出了高尔强力、拓展油墨等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二、以统筹城乡为主线,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

—扎实推进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全镇9个村(社区)124个村民小组参加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集体建设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证、林权证完成率均为100%。按照“三分离、两完善、一加强”的原则,通过“一户一票”的形式,选举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756人,村民议事成员319人,培训村民议事成员1595人次,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历史遗留问题24个。

对各村(社区)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进行梳理,安排专项资金323万元,主要用于农村道路、水利建设等方面。

—统筹城乡居住。近年来,我镇积极探索“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市”的路子,按照“以规划为龙头,以集中居住建设为抓手,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的工作方针,促进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工作,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三年来,共计开建新居工程项目5个,截止目前已全面竣工,已安置拆迁农户1440户,共3557人。

—实施土地整理。实施农业片区串头村、东华村、长乐村、梁筏村、共和村、洪川村土地整理,整理规模18674.78亩,新增耕地1453.

4亩,新增耕地率7.78%;农田水利改建农渠14245米,整治u型渠23385米,安装涵管852米,改建4米宽水泥道路5824米。

三、以城市建设为载体,欧风小镇初具规模。

—逐步完善城乡规划。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完成了总规、控规、土地利用规划,竖向、排水、防洪、管线等公共配套规划,产业规划、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建设规划、城市建筑风貌改造规划、农村新型社区规划;2023年,聘请世界知名设计机构阿特金斯公司完成了城市分区形态控制规划及新区城市设计,首次提出打造“曼特小镇”的规划。2023年,聘请王志刚工作室和上海大园公司完成了农业片区、产业发展区规划,实现镇域规划全覆盖,是全市率先完成全域规划的优先发展重点镇之一。

—城镇建设推进有力。三年来,共实施城市建设重点项目75个,总投资58.9亿元。

其中,实施花源大道、川藏路改造等道路建设项目23个,总投资6.89亿元;自来水二期工程、花源客运站、综合市场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22个,总投资6.07亿元;派出所、标准化学校、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引进社会资金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约200亩的成都市首个湿地网球公园;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投资1亿余元的曼特小镇特色商业街区基本建成。实施大件路生态走廊、赵支渠改造等人居环境改善项目12个,总投资3400万元;柳河苑等农民新居工程项目5个,总投资3.7亿元;为提升城市形象,投资近1000万元对新城区的城市道路全面实施了白加黑工程,配以高标准的人行道和绿化带、路灯等市政设施。

—城镇管理更加规范。按照“安静执法”与“平安创建”的工作要求,推进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城市道路扬尘污染治理、户外广告整治、车辆管理、摊点管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健全城市化管理体制,相继组建城管中队、交巡警中队、治安巡逻队,实施综合治理;聘请200余人的保洁专业队伍,市场化引进负责城乡保洁和管理的绿化和路灯管护公司,负责维护市政绿化和路灯管护;组织30余人的大学生志愿者、文明劝导员队伍,积极宣传引导,提升居民环卫意识;建成数字化城管平台和天网平台。

四、以服务民生为重点,公共服务不断提升。

切实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公开、公正做好助学、助困、助医等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发放各类救助金380万元,落实最低生活保障1750人。加快土地被征用人员养老保障和社保扩面步伐,社保扩面人数达到2640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8%以上。

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就业工作,累计培训287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80%以上实现转移就业,成功创建省级和谐劳动关系乡镇。花源镇卫生院建成并投入使用,村村建立了卫生服务站、标准药房。

五、以促进和谐为根本,和谐花源取得新成效。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成立村(社区)老年协会11个,建成社区阅览室12个,添置公共健身器材6套。扎实开展柳河社区标准化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率先在全县完成市级民生工程梁筏、共和村广播室建设。

全面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0%,免费新婚优生健康检查率95%,流动人口登记率85%,综合服务率95%以上,全面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同时,扎实做好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农村合作医疗、食品卫生安全及春秋查螺灭螺、查病治病等工作。

—着实加强安全监管力度。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及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大检查。狠抓生产、消防和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加大对非法生产企业和作坊的打击力度,组织搞好职工岗位培训和安全教育,有效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社会稳定进一步增强。深化“大调解”、“大接访”,认真落实领导接访制度和一岗双责,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分析机制和镇领导包案,落实不稳定因素“三排查”,信访逐级负责制和信访风险评估工作取得了实效。

六、以组织强化为动力,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班子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以创“四个好”活动为载体,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加强班子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在市委、县委组织部的正确指导和帮助下,创新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和乡镇换届工作机制,圆满完成党委换届试点工作,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以2023年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大胆培养使用年轻干部,目前,“两委会”成员平均年龄42岁,比上届降低2岁;高中以上文化占79%,其中大专以上占28%。

—党员服务活动深入人心。在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等活动。全镇各基层党组织相继成立了党员服务队,结合党性教育、岗位奉献、服务群众、亮牌示范、组织创新等活动,在全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先锋工程”、“引领工程”、“示范工程”、“民心工程”四项工程活动,纵深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在不同的岗位上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三年来,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项目总投入数百万元,党组织的威信在群众中不断提高。认真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建立了党风廉政责任体系,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全镇党员领导干部受教育面达100%。

“勤廉双优”工作作为试点,接受中纪委等各级部门检查验收,同时,被确定为全省行政效能会参观点,迎接全省各级党政领导参观考察。大力配合纪检部门,加大对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来赢得群众信赖。

情况汇报 镇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镇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讲话中要求 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公平就业 稳定就业,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 以内。为此我们认真组织学习,制定具体措施,确保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 确定目标任务,能高则高。xx年是党的十八召开的喜庆之年,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

镇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自 镇成立以来,我镇扶贫工作在县委 县 的正确领导和县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按照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要求,把扶贫工作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积极推进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现将我镇扶贫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镇位于永兴县西部,全镇辖2个社区 19个...

镇老龄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对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根据会议安排,下面就镇老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 镇基本情况。镇是全国重点镇 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省级旅游小镇 隆阳区政治经济文化重镇之一。行政区划调整后,镇辖区总面积 346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