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会基础。
第一章总论。
会计概念①货币计量 ②反映监督 ③一个单位 ④经济管理工作。
财务会计对外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侧重过去(为外部)
现金流量。按其报告对象不同。
管理会计对内经营规划。
经营管理侧重未来(为内部)
**决策。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不是唯一的。
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
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记录和计算、是基础。
a设置账户。
会计基本特征b复式记账。
c填制和审核凭证。
d登记账簿。
e成本计算。
f财产清查。
g编制会计报表。
具有核算和监督(基础职能)
本质是管理活动。
会计基本职能。
1. 会计核算(反映职能)
记账算帐报账。
特点: 利用货币计量,从数量方面综合反映两者关系:
不仅记录已发生的,还要面向未来核算是基础。
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监督为保障。
2. 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对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特点: 货币监督。
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3. **功能。
4. 决策功能一般职能。
5. 评价功能。
会计对象。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所有者投入属于所有者权益。
资金投入起点。
向债权人借入属于债权人权益——企业负债。
** 资金运用循环和周转生产中间。
销售。偿还债务。
资金退出上交税金部分终点。
分配利润。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经济业务事项:
一款项和有价**的收付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在资产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大量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
四资本的增减政策性强。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正确核算其中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
涉及到所有者、国家等方面的利益。
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除上述六项以外的其他经济业务事项。
(有可能出现的新的会计业务)
会计核算基本假设 (①前提 ②合理设定)
1 会计主体 (特定单位或者组织)
(为准核算)
主体经济活动与所有者及职工的经济活动区别。
空间范围。主体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
注意:区分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概念。
2 持续经营。
时间范围(时间长度) 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上。
3 会计分期(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进行的)
年度 (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止)
时间范围半年。
中期季度 (除年度以外、都是中期)
月份。4.货币计量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必要的核算手段)
注意:没有会计主体,不会有持续经营;
没有持续经营,不会有会计分期;
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会计基础(会计处理标准。
企业。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应收应付制)
基础问题贯穿全过程事业单位(经营业务)
行政单位。对应是收付实现制现收现付制)
事业单位 (其他业务)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基本分类)资产。
负债静止状态时点数反映财务状况。
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变动状态时期数反映经营成果。
利润。行政事业单位资产。
负债反映财务状况
净资产。收入。
反映收入与支出。
支出。一、 资产。
概念。基本特征。
1 是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
2 是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举例:融资租赁的特殊性)
3 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同时还满足下列两个条件才能确认为资产:
1 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分类。库存现金。
货币资产)银行存款
流动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金融资产) 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或一个会计年度内。
应收及预付款项(债权)
存货(产成品、商品、原材料)
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性质投资)
固定资产(有形资产、劳动资料)
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以。
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外的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一年以上的待摊费用)
二、 负债。
概念。基本特征。
1 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
2 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 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已经形成的)
同时还需满足两个条件
1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 该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分类。短期借款(1年以下各种借款)
应付与预收款项(债务) 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或1年内到期。
流动负债应交税款(对国家的负债)
应付职工薪酬(对职工负债)
长期借款(1年以上各项借款)
非流动负债应付债券(长期债券本金、利息) 流动负债以外的。
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
三、 所有者权益(净资产)(股东权益) 资产-负债=净资产。
概念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
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分类:实收资本(投入资本)(资本金)(投资者出资)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部分)
盈余公积(税后利润中提取)
未分配利润(待分配或留于以后年度分配)
四、 收入 ①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概念 ②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
收入的确认
一、是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是其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三、是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分类:主营业务收入。
据重要性要求。
其他业务收入。
五、 费用 ①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概念 ②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
费用的确认至少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二其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三是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分类:营业成本①直接材料费 ②直接人工费 ③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①管理费用 ②销售费用 ③财务费用。
六、利润(经营成果)
概念。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确认。
其金额的确认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分类 ①营业利润收入-(成本、期间费用、税金、附加损失)+收益。
利润总额 ①+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 ②-所得税费用。
会计要素的计量(会计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重置资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实际成本) a基于实际交易成本 b不考虑随后市场**变化的影响重置资本(现行成本) a是现在时点的成本 b实务中采用于盘录固定资产的计量可变现净值(售价减成本、费用、税费后的净值) a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b通常用于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现值(未来值折算成现值) a通常用于可收回金额和以摊余成本计量 b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公允价值(双方协议定价)
以上①一般采用历史成本②采用其他的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会计科目。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三者关系。
会计对象(资金运动)
会计要素(会计对象的基本内容)
会计科目(会计要素的进一步分类)
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202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备考指南
财政部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政策,严格要求各考试科目必须一次性通过,最迟执行时间为2014年12月31日。要想学好会计,学习必须依靠勤学苦练,没有什么 终南捷径 但是会计学习自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方法,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整理了一些会计从业考试考前 ...
202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2011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基础 doc 2011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备考基础强化题1 附答案 一 单选题 1 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必须遵循基本原则和共同标准。a 会计法 b 会计制度 c 会计准则 d 会计科目 2 企业会计制度 于 发布。a 1993年7月1日 b 2000年7月1日 c 2...
202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6 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是对各项财产 物质进行实地盘点和核对,查明财产物质 货币资金和结算款项的实有数额,确定其账面结存数额和实际结存数额是否一致,以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会计专门方法。财产清查是内部牵制制度的一个部分,其目的在于定期确定内部牵制制度执行是否有效。7 编制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报表是根据账簿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