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诚的交往中感受成长哈尔滨市向阳中学张伟。
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张老师的教学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
张老师是一位老教研组长,还有一年就要退休了,这个学年学校安排她参加初一年级课改实验。新学期开始了,每次教研活动遇到张老师,我总找机会和她聊上几句。开始时她抱怨自己如何辛苦,说自己"备课到晚上12点,第二天上课,心里还是不踏实。
"。后来她的话题渐渐转移到学生上:学生问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学生主动找她谈心、学生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资料、学生的作品现在越来越有个人的特色、学生出的考题对她很有启发……我发现她开口闭口谈学生,很少说到自己的辛苦,就悄悄地问她:
"张老师,你现在不觉得辛苦了吗?"张老师很爽朗地笑道:"辛苦!
怎么会不辛苦呢?!但是我很快乐。"我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多朴实的语言,多真挚的情感!
这不正是新课程给老师带来成长的快乐吗?于是,我决定到课堂里去看一看,分享这位老教师的快乐。
那天讲的是"人体的概述"一节,课间张老师一进教室,立刻被学生包围起来问这问那,我站在教室的后面,看见张老师愉快的笑着、说着,不时地拍拍学生的肩、摸摸学生的头,真是融洽极了,我不由得也快乐起来。
上课时,学生每一次发言,张老师都及时地赞许和鼓励。有个学生要求回答"肌肉系统的功能",可是又一时答不到点子上,张老师提醒了一下关键点,鼓励他说"怎么样,能不能再来?"。
学生坚定地大声说"能!"。张老师开心地笑了,她愉快地看着学生答完了问题,并表扬了他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接下来的讨论,张老师不拘泥于教材的处理,给我很深的印象。例如张老师补充了与学生日常生活关系较密切的骨连接问题,她要求学生观察人体骨骼标本,联系自己的身体,思考"骨和骨之间的连接方式都相同吗?"激起学生对骨连接的关注,很多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活动起来,体验着骨连接的不同形式,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节课里有几个问题的的引入都非常自然,切入点选择得好,切入的时机也把握得很好,课堂气氛始终非常轻松,看得出张老师的备课用心的程度。
课上学生的提问以及张老师的回答,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体验关节活动时,一位学生突然大声问"老师,关节炎是怎么回事?是关。
节发炎了吗?"张老师显然没有预料到这个问题,她想了想说"关节炎有不同的类型,比如有风湿性的、有类风湿性的,**也不一样,老师了解的也不够准确。"学生说"等我去问问医生"。
张老师说"好啊,我也去查查资料,我们再来交流好吗?"后来讲到肌肉系统,也有学生提问"健美运动员的肌肉为什么会发亮?"、老年人的肌肉为什么会松弛?
"等。张老师能回答的就认真回答,回答不能使学生满意时,她就邀请有兴趣的学生一起去找答案。
下课了,张老师又被学生围了起来……
走出校园的时候,张老师对我说,一学期下来,她最深的感受就是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没办法,学生问的问题范围太广,有很多要靠查资料。""我原来对上网一窃不通,现在我可是上网专家了。""有时学生查到的资料比我的还要好,真是了不起。
"她还强调说"说真的,我这学期真的感受到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什么叫'教学相长'。我觉得孩子们越来越可爱,在他们中间我感到很快乐。"
张老师的笑声一直萦绕在我耳际,让我思绪万千。我一直在想,新课程对张老师的冲击是巨大的,她对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给我们年轻人做出了榜样。
无庸置疑,教师和学生是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师生关系状况制约着教育教学的一切环节。不夸张的说,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眼前目标都将落空。师生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能否落实。
而师生素质的发展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双方的相互作用。长期以来,社会期待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把家庭中的父子关系作为参照框架(所胃"师徒如父子")。要求教师对学生严加管束,而学生必须对教师绝对服从。
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关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等等。课堂上,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的答案。学生在教学中实际上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师生关系模式对师生的影响非常深刻。
即便是在新课程实验了一个学期的现在,我们仍然可以发现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
我们究竟能不能改变这种师生关系的现状呢?
张老师对新课程的认识,给了我们肯定的答案。张老师在新课程中的成长,就是源自于师生间真诚的交往。实际上,学生是生活中的人,他们有自己经验和思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课堂教学就不应当。
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当我们在课堂中纳入了学生的经验,课堂就变得生动起来,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互动性和互惠性是交往的基本属性,师生交往也是如此。
当然,师生之间要真诚的交往,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是教师艰苦劳动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在这方面,古往今来,许多著名的大教育家,如陶行知、叶圣陶、马卡连柯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范例。爱心是如何形成的?首要的是把尊重、信任学生看成是首要工作,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人格独立平等的主体。
我觉得张老师真的是把学生放在心上,从她对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从她的举手投足,从她的话语和微笑,我感到了她对学生倾注了自己的爱心。她通过教后而知"困"的暴露,教学中疏漏的自我检查、教学的感念等形式让学生真切体验到教师的"不足"和谦逊的教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她绝不用命令式、强迫式、武断性语词,选用平和式、亲切式和商婉性语句,还特别注意体态语言,少用生硬、呆板、僵死的神情动作,多用随和、真诚、灵活的体势……所有这些,都表明了她是在用自己的真诚感染学生,因此她成为了学生的朋友。
师生关系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信息化的社会文本已不再是人类经验存在的唯一形式,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学校以外的互联网、各种**等多种途径。学生与教师一样能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信息,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教师的地位由权威者向平等者、由传授者向求知的参与者等角色的转换。
在女儿的成长中感受幸福
一直以来女儿敏感 脆弱 不自信的性格特点就是我和她爸爸的心病。她的这种性格特征表现在 1 她比起同年龄阶段的小孩子更容易哭。在她两岁多时从老家接到广州后我就发现她哭的频率很高 比她年纪小的朋友随便都可以把她欺负哭 小朋友不给她玩会哭 走路摔到了会哭 天黑时让她一人去洗手间她也哭,甚至我们对他说话稍微...
在成长中感受母爱作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首游子吟,千古传诵,一种爱,永流人间,这便是母爱。我降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那个时候 没有空调,最好的取暖设备也就是一个炉子,浓重的烟味会让人喘不过气,母亲只能把我紧紧的拥在怀里,用厚实的棉被。紧紧的裹着我,用体温来温暖我有些瑟瑟发抖的身躯,因此而落下了手脚冰冷的毛病。记得母...
在自我成长中感受爱的真谛
内容摘要 在班里,我让学生都是班里的小主人,我给他们举例,我告诉他们咱们的班级犹如你自己的家一样,家里有爸爸 妈妈和你自己,而我们班里的爸爸妈妈就是老师,只不过一个孩子变成了40个孩子,你们爱你们的班级要像爱你的家一样,好吗?我让孩子们人人责任一个小任务,互相督促。让他们每个人都有事干,每个人都是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