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童年的那些事

发布 2021-11-04 07:53:28 阅读 6475

题记——攫取童年的点滴,只为留住那份纯真。

现在的小学生,整天忙得天昏地暗,每天下午放学后,老师补一小时的课,回家后就是埋头做功课,晚上便是英语补习,周末还得学习书法培训,遇到寒暑假还得跆拳道、舞蹈、艺术班等,**有自己的娱乐时间,有时真为他们的童年感到悲哀。

有人说,拥有快乐了的童年,长大后的成功几率就会提高,虽然没有绝对的依据,但对于孩童来说,玩,固然是他们不可泯灭的天性,刻意扼杀,也许不是明智的选择。

我们那一代的童年生活,是由欢快的游戏构成的。那时没有电视机、游戏机和电脑,学校的功课也少,就两本书,几个练习本,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学校的自习课上就完成了,回家后唯一的活动,就是那趣味横生的游戏和肆意的打闹。门前宽阔的平地,便是我们的乐园,到处飘荡着孩子们的身影和笑声。

男孩子捉迷藏、打陀螺、老鹰抓小鸡;女孩子跳皮筋、踢毽子、跳房子有时候男孩女孩一块做丢手绢游戏,被抓到就表演节目,唱个歌、背首诗,往往惹来大人们驻步**。偶尔淘气的男孩给女孩一个恶作剧,扔个小蛇、毛毛虫,弄得女孩阵阵尖叫或怒骂,现在想来,也许是一种对异性善意的挑逗,表露出年少朦胧的健康心态。

记得有一个深受大伙喜欢的、对抗性非常强的游戏——跳房子,男孩女孩均可以玩:平地上画好统一格式的地标,可视人多加长单元格,由人数相同的两组,一组防守,一组按规定的路线和规则进攻,谁方人员先犯规被取消资格完毕,就算失败。为公平分配双方人员,还派生出大家熟悉的童谣:

“点点读读,巷口写书,有人看你,慢慢挑拣,千拣万拣,拣到一个漏灯盏”。如今这样的游戏和童谣,已沉寂多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必将慢慢消亡。

好赌也许是人的天性,凡事都得以赢输论成败,很多游戏都与赌有关。春节过后,大家身上都有了压岁钱,兑换成硬币,就玩起了“打钱堆”的游戏。每人凑同样多的硬币,摞在一堆,放在石板上,通过抽签的形式确定顺序,用铜板对准钱堆掷下,硬币滚落地,便归谁属有,直到石板上的硬币落完,重新开始。

这样的游戏还有“吹纸”:每人将相同的纸片折成四方型,叠在桌子上,用石头压住,然后按顺序朝纸片吹气,把纸片吹落就归谁。为了扳本,有些不会读书的“毛鬼”便撕书本当纸,以至老师的课文上到那里,书就撕到那里,期末复习,却找不到书本了。

春天里,广袤的田野长满绿油油的红花草,其间生长着一种“田畈草”,那是最好、最容易得到的猪食草。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们三五成群,挎着竹篮,提着铁环钩去采挖,眼疾手快的,一下午就可以挖到满满的一篮。望着整篮的“田畈草”,看看时辰尚早,又一种游戏应运而生:

每人出一小撮猪草做赌注,以扔铁环钩的朝向难度论输赢,如铁环钩柄朝下最难,其次是钩尖朝下、钩背朝下、钩面朝下,难度最大,猪草归谁。有时候手气背,技术差,输得竹篮露了底,只能耷拉着脑袋,乖乖地任父母惩罚。

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了,我背上了崭新的布书包,黄色书包面上燃烧着一个鲜红的红五角星,空荡荡的书包里,还卧着几个染红了的鸡蛋,那是外婆给我的鼓励和奖赏。有条件的人家为了让小孩有出息,还专门请人来喝彩,希望他学有所成,光宗耀祖。喝彩的人说一句,大伙和一句“好哦”,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日头出土挂金牌,师傅要我去学行来,先生叫我去读书,读到文章去考秀才,秀才又下省,举人就来临,举人又去京,状元打转身,状元头上插朵花,报喜的到我家,杀猪宰羊喝新彩哦!”。绝大多数人是中不了状元的,上不了几天学就辍学,除了认识自己的名字,便是在课桌上歪歪斜斜地刻一个“早”字、画上一条条粗壮的“三八线”。

童少时最大的乐趣应该是看露天电影吧。那时文化生活非常贫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几乎让人窒息,唯有电影,才能让纯真的童心得到尽情的释放。无论多远,只要听说那里有放电影的消息,早早就吃晚饭,约三五好友,飞奔目的地,占据有利地形。

最喜欢看的是战斗片,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所有的形容词都无法表达那时的神情。有的不太喜欢的**,也不愿放弃,尽管困得两眼皮打架,依然舍不得离去,非广播里传来“今晚电影,到此结束”才怏怏回家。第二天的课间十分钟,便是电影经典片段的复制和排演,那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被这群蹩脚的演员演绎得淋漓尽致。

我还饶有兴趣地按照电影名字字数多少排序整理,记录在小本子上,什么《桥》、《小花》、《侦察兵》《从奴隶到将军》有上百部呢!

我们最乐意参加的活动是“闹洞房”。邻居大哥结婚当晚,拉上几张八仙桌摆成一长溜,搁满花生瓜子,糕点水果,乐师们敲起锣鼓,吹响唢呐,引来乡邻驻目**,我们这群馋虫在其间穿梭打闹,就是垂涎那些诱人的糖果。乐师们时而敲打、时而喝彩、时而对歌,直折腾到深夜才散去,把新房里的新人们心急得抓耳挠腮。

新房落成“上梁”也很有意思。天尚未亮,喧嚣的锣鼓声,将熟睡的伙伴们惊醒,新房子里已人潮如织,早无立锥之地,好在我们小巧机灵,在人缝里穿梭,游刃有余。首先一壮汉头扎红巾,手挥木棒,嘴里念念有词,飞奔于厅堂卧房之间,驱魔逐邪。

随后,屋主人将缠着红布条的大梁抬到厅堂**,开始祭梁,主祭人手握公鸡,高声唱道:“雄鸡头上一根线,祝贺老板上福建,福建生意好,日赚银子夜赚宝,宝有四只角,买田买到长工作,长工作田多又多,乐得老板笑呵呵”。大梁慢慢升至木柱上端,又是一阵喝彩,木匠们安装完毕,主人便向空中抛洒花生、糖果、米团子等,众人哄抢,仪式渐入尾声。

孩子们细数手里的“战利品”,乐得再也没有睡意。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年的孩童多数已浪迹天涯,为生存而打拼着,为数不多的几个,年节时分还能见上一面,一起聊到过去共同的记忆,感慨万分,偶尔背诵那一字不差的童谣,回味那精彩的感动瞬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快乐的年代。相比之下,今天如儿子般那些整天在电视、电脑前的小朋友,**有我们当年的开心。

童年的那些事

童年是画册,总是描绘着精彩炫目的一页 童年是相机,抓拍着儿时生活的点点滴滴 童年是花朵,散发着令人陶醉的芬芳。在我的脑海里时时想去蔚蓝色的大海玩一玩,那是我向往的地方,小船在海面缓缓的行驶着,时常发出 呜呜 的声音,海鸥在海面上自由自在的翱翔 终于,到了我愿望实现的那一天,那是在一年级的暑假,爸爸带...

童年那些事

七一班陈艳群。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时候,当然会做许多傻事,比如那一次 一天闲着无事,便去邻居家玩。刚走进院子,便看见邻居家的大哥哥爬着梯子,把手伸向一窝没有鸟的鸟窝里去,我很疑惑,便跑过去,问道 你在干什么呀?他一边掏鸟窝一边说 嘘 我正在拿鸟蛋呢!别把大鸟招来了!听了他这一番话,我大气都不敢出,还用双...

童年,那些事

童年,那些事。时间 2016 10 04 21 19 15 作者 孙迪。天真烂漫的童年,有抹不去的回忆,天真 轻松 快乐。也有一些调皮捣蛋。我想,童年应当如此吧。翻开家中已经略有些尘土的相册,有许多日子没有翻看了。第一张相片中是妈妈到处抓我,喂我吃饭的情形,那时候满脸的开心,调皮的跑来跑去,大家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