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感悟

发布 2021-10-19 16:03:28 阅读 9855

关于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句诗。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已有,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等。

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2023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在起初,清明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那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这与此前两天的寒食节有关。传说“寒食节”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

因此在这天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

“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上坟扫墓等仪式也多在清明举行。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洗浴,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

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洗浴、踏青的生动写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今天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踏青出游,亲近自然,是我们过节的主题。对于现在的我们,寒食的习惯基本已消失,但这一段漫长的发展史不应该忘记。

铭记过往,珍惜现在,追梦未来。感恩无数先烈们曾经的抛头颅洒热血,感恩国家给我们创造的和谐的社会环境,感恩父母给我们提供的幸福的学习环境,感恩学校的教育,感恩老师的付出,感恩同学的陪伴……感恩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感恩所有直接或间接帮助关心我们的人,用行动回报这一切!

清明节作文 清明节感悟

今天,就是清明节,按照习俗今天我们这些晚辈要去拜祭祖先,我一直都不喜欢清明节,因为我很怕鬼。我一直都对坟墓这些东西很有成见,今天我几乎是被爸爸又拖又拉的求着去的,我的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怀恋和感动。在路上,我问爸爸我们今天去拜祭谁?爸爸说他几乎全都想去,但他的姥姥他不想去。我十分的疑惑,问爸爸为什么不去...

清明节感悟

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唐诗,小时候就已经能背得滚瓜烂熟,但诗中那丝丝缕缕的悲伤,却领会不到。如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此刻,才真正领悟到这首流传千年的唐诗中的情感。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三天假,每天都有雨,时而小雨绵绵,时而大雨倾盆,好似天公...

感悟清明节

站在烈士墓碑前,我与列队的各界人士和学校师生,凝望着人们送上去的排排花圈,三鞠躬完毕,紧握拳头,举手宣誓,默默怀念着先列们的丰功伟绩,献上一瓣心香,一卮泪酒。是的,世人常叹人生苦短,即使荣华富贵,一生也只有一瞬,然而,象先烈们这样的人,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为了人民谋幸福,而吃大苦耐大劳,而英勇献身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