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里,感悟幸福。
作者:刘华东《光明**》(2023年11月22日。
05版)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一盒磁带,一个曲奇盒子……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再普通不过的老物件,也能成为观众们乐此不疲的话题。
每一个流连于此的观众,都能找到一段属于自己的流金岁月。一台缝纫机,可能是当初父亲送给自己的嫁妆;一块手表,也许是攒了几个月工资犒赏自己的奖励;一台黑白电视机,承载了多少人少年时代的武侠梦;一个传呼机,曾挂在腰间最显眼的地方……不知何时,这些东西随着岁月逐渐远离了我们。如今,一次久违的重逢,就能让记忆深处的那份温暖瞬间倾泻而出。
带着时代印记的老物件,终究是时间洪流里的浪花朵朵。我们曾奢望、追求、拥有,但最终只是将它们埋在了记忆深处。如今,它们再次集体亮相,成为“奋斗改变生活”最好的注释——这40年,我们不是异想天开,没有一步登天,而是积跬步、聚小流、勤奋斗,房子越住越大,收入越来越多,生活越过越美好。
站在城市的街头,如果我们留心每一个人,就会发现他们口音不同、年龄各异、来自天南地北、遍布各行各业,每个人都在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每一个人,都在实践着那句简单而隽永的真理——劳动创造价值。
中国的今天,是中国人民干出来的!”40年,亿万中国人民把中国建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了22.8倍,减少了7.
4亿贫困人口……这些成就,其实就在一季又一季收成里,一单又一单生意里,一个又一个工程里,一张又一张文稿里;在老师的每一堂课上,在医生的每一台手术里,在个体工商户的一声声叫卖中,在环卫工人一轮又一轮的挥帚里……40年辉煌背后的奋斗荣光,属于每一个为国家创造价值的人,属于每一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的中国人。
个人改变着社会,社会也在不断塑造着个人。数着钱张罗饭菜的日子里盼望着能天天吃肉,如今粗粮青菜更受青睐;骑自行车的时候琢磨着攒钱买车,如今上下班更愿意骑自行车;十几年前,在社区建公园还被批评为面子工程、劳民伤财,现在社区公园已然成了居民休闲锻炼不可或缺的标配设施。社会在进步,观念在变化,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来没有止步。
透过老物件回望来时路,才发现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生活在当下,很多人也还有房子的焦虑、健康的苦恼、环境的担忧。
中国人民从来相信,没有实干抵达不了的彼岸,没有奋斗实现不了的幸福,中国人民也知道,一寸光阴不可轻。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高歌至此,也须知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人民奋斗的脚步不会停止。
最是一年春好处。新时代,快马扬鞭再启程。
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爸爸的老家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这里四面环山,风景宜人。每当假期,我都会来到这里。我对老家的阁楼有着浓浓的兴趣。一天,我踩着吱吱响的楼梯,来到了这间老屋。我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里面的物品真是数不胜数。瞧!那边的角落里有一张古色古香的木床,床沿上刻着栩栩如生的花卉。那边有一台的电视机,他又肥又胖,挺...
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今年十一假里,去了爷爷家,爷爷家大门口挂着共产党员家庭的牌子。吃饭时偶然发现桌子玻璃板下的一张红色 一面党旗,前面是爷爷。这张红色 早已褪色,但那一面党旗,仍在爷爷心中飘扬,红的发紫,黄的发亮,爷爷说,他为自己是党员而骄傲!爷爷是优秀党员,确实如此。爷爷是以前村里的会计,在家里有他藏了多年的账本,爷...
老物件的故事作文
一个人,走完一生却不曾留一物,未免显得太寂寞,仿佛不曾存在一般。在我家书房的角落里,一台老式的缝纫机静静地守护在那里,妈妈说它的年龄比妈妈还大,是我出生那年,姥姥来杭州照顾我,从老家带来的。这台缝纫机,铁制的主体构造,木板的台面刷着漂亮的条纹,虽已有些老旧,却敦实又精巧,它像一个老伙计一样忠诚地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