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课外爱读书感言

发布 2021-10-16 00:58:28 阅读 1542

西堡学校祁晓红。

作为学生的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爱阅读,广泛的阅读课外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本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激“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 、树立榜样 。

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加上小学生模仿性强,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心理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古今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如苏秦悬梁刺骨勤读书,匡衡凿壁借光好读书;***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神童”**巧读书等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为了满足他们看书愿望,我还从学校的图书馆借来各类书籍供班里的同学选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的阅读量。

平素我一有闲暇时间,也到教室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讨论。如此以来,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就更加的浓厚了。一个同学还在日记当中写到,老师都这么认真的读书,作为学生,我们就更应该好好的读书了!

我想他已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营造积极的读书氛围。

积极、和谐的阅读氛围,是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前提,当然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去营造。在课堂上,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我就大张旗鼓的给予表扬;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在课堂上无法了解到的科普知识时,我就因势利导,让他当回讲解员,向同学介绍知识的来处,并推荐相关的书籍。在课外,我及时关注班级爱读课外书的同学,树立典型,并号召同学向他学习,同时给予爱读书的同学一些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

几个星期下来,课余时间在走廊上闲逛的同学就寥寥无几了。这或许就象一位教育家讲的那样,要想除去地里的野草,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的道理。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上学期,我校开展了“品读中国古典文学”的活动,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孩子纷纷诵读起了《三字经》、《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论语》等中华古典文化的精髓,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就此,我抓住此契机,和学生商议决定,把每周四的兴趣活动,改为班级的读书课,或诵读名人名篇;或欣赏一些学生自己的“佳作”;或开展诗歌朗诵活动……结合他们平时的表现,每月评出班级的“阅读小能手”、“讲故事小能手”、“科学小博士”等。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让他们终身受益。

二、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掌握“三读”法。

记得曾国藩曾说过,“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

”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如:对于书本上的必读课文或名家名篇就用精读法,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对于童话、故事、**类的文章就采用略读法,快速的阅读文章(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对于一些报刊、杂志就采用浏览法,有些甚至只读标题就罢了。

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使用。长此以往 ,学生的阅读量会大大的提高,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2、会作读书笔记。

小学生读书感言

窗边的小豆豆 读后感。一天晚上,我做完作业。窗外寂静无声,我想起新买的一本书 窗边的小豆豆 忍不住翻开了第一页。我一口气把这本书看了一半,原来书中的女主角是个充满好奇心的小女孩,每次上课小豆豆都把书桌弄出响声,因为小豆豆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但老师一点儿都不理解,所以很不喜欢她,最后让她退学了。值得欣...

小学生读书感言

导语 读书正如一首歌,哪怕它只有一个旋律或是一句歌词深得我心,我将吟唱不已。读书是种快乐和享受。以下是为大家好的关于小学生读书,欢送大家阅读。在家里我爱看一些课外书,他丰富了我的知识,让我感到了很多快乐,从中也懂得了很多道理。有的童话看着入了神,就像自己是书里的人物一样,有坎坷,有悲伤,也有快乐,读...

小学生读书感言范例

导语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 文字并加以辨认 理解 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 鉴赏 记忆等行为。下面是小学生读书感言范例。欢迎阅读及参考!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因为书是我忠实的伙伴,每一本书里都饱含着许多知识,就拿暑假期间我看的一本 快乐迪士尼 的书来说吧!这一本书让我深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