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游记

发布 2021-10-14 04:30:28 阅读 1342

当春天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我来到了圆明园。

时值圆明园踏青节,初入园内,满目的姹紫嫣红迎面扑来,一种欢快的气氛飘散在空中。回想起门口“圆明园遗址公园”几个字,倒觉得游玩的味道浓了些,冲淡了历史的沧桑感。只像是将皇家的园林开放给了平民,倒不如去了“遗址”二字,仅留个“公园”,这样更让人觉得是新时代给人们的恩惠,不是什么前人留下的“废弃物”了。

然而作为一个公园,圆明园给人的感觉仍然是震撼的。入园不久,便是一潭碧色的湖水,从翠绿的水草边延伸开去,直到溶入另一片迷人的绿色。层层叠叠的绿色交错着,仿佛一场春天的盛宴。

而这仅仅是圆明园的开端,在之后的游园中,我几乎没有一刻不看见湖泊。每一个角落,都有着一湾静静的水流,或托起丝丝绿藻,或抚过光滑的鱼儿。

身为一个南方人,我对水有种莫名的亲切感。而在北京,我从未见到过这么多的水,或许当年的皇帝也是深爱着清澈的碧波,便将那南方的湖泽引入了京城。这是他身为皇帝的幸运,也是他的悲哀。

他可以斥资千万**与无数人力来建造这样一座皇家园林,却不能常常去亲近他喜爱的山水。然而又是最高统治者这样的“自私”,将中华文明的精华汇聚到了一个小小的园子里,那精美的器物与诗意的名字,都是当时文化的最高体现。若是留到今天,整个圆明园必然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

也许是上天的嫉妒,历史最终碾碎了圆明园的奢华。最后迎接我的到来的,只有无尽的绿色与静谧。一路上,那安静的绿色冲淡了脑海中一切利益得失。

我只在西洋楼遗址的地方看到了一些残垣断壁。而它们也仅仅是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似乎在诉说,又似乎只是安静地沉睡。它们在被毁灭前,是无比奢华艳丽的,而现在,却有着一种儒雅的气质。

如果说当年的圆明园是妖娆的,现在的它就是深沉的。命运的打击给予了它思考,让它更加接近了它的名字,那是属于佛教的淡然,是万事皆空的大智慧。

我想圆明园要告诉我们的,本不是它曾经的奢华,而是奢华散尽后的淡雅。

想到这里,我不再对圆明园的过去愤懑了。的确,那是一个屈辱的年代。可这是历史所必然,我们不能忘却它,却也不应久久地纠缠于它。

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纠缠于过去的民族却是没有未来的。

所以我们可以研究历史文化,争取文物的回归,普及传统文化,却不应为了一个民族曾经的脆弱去侮辱另一个民族,在面对过去时,有时我们也应铭记圆明园告诉我们的淡然。我深信,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既存在于对物质文明的保存,更应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作文 圆明园游记

早在前几天,爸爸妈妈就说要带我去圆明园赶庙会,圆明园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熟悉是因为我从课本上见过圆明园遗址,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给烧毁的!陌生是因为我没见过真正的圆明园。吱 车子在圆明园门口停了下来。啊!人头攒动,好热闹啊,门口就有舞狮表演。刚一进门,哇!真漂亮啊!瞧,那一盏盏又红又漂亮的灯笼挂在绿...

作文 圆明园游记

早在前几天,爸爸妈妈就说要带我去圆明园赶庙会,圆明园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熟悉是因为我从课本上见过圆明园遗址,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给烧毁的!陌生是因为我没见过真正的圆明园。吱 车子在圆明园门口停了下来。啊!人头攒动,好热闹啊,门口就有舞狮表演。刚一进门,哇!真漂亮啊!瞧,那一盏盏又红又漂亮的灯笼挂在绿...

圆明园游记小学作文

圆明园,是清朝北京上的一颗明珠 圆明园,代表了中国皇家园林技艺登峰造极的极高水平 圆明园,也还是我们不能忘记的国耻。来到北京,我们集体游览圆明园遗址公园。大巴缓缓开进圆明园公园,我们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在公园门口,不远处堆着一堆西洋风格的残砖破瓦,风吹雨淋,这些砖瓦已经显得很陈旧了,它们身上,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