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曾写过这么一句诗:“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他所赞美的,便是坐落在京城北郊,古老而壮丽的颐和园。
我虽时常听闻其名,却从未涉足于此。而在今天,我终于放下手里的一切琐碎之事,迈入了这座历经二百多年沧桑的园林。
颐和园集中国各地文化之大成,譬如苏州街;一条蜿蜒的小河从两岸的店铺间穿过,这里的一切显得和谐而紧凑,江南的风景就这样被巧妙地展现在大家眼前。追寻的历史的踪迹,我便悄然来到了万寿山的山脚下。万寿山虽不像黄山五岳那样巍峨气魄,但它见证了清朝的兴衰,见证了五湖四海的宾客。
从湖岸到山顶,一重重华丽的殿堂将山坡覆盖住,构成贯穿于前山上下的纵向中轴线,万寿山上的‘‘佛香阁’’,阁高约四十米,雄踞于砌高台之上,它那八角形,四重檐,攒尖顶的形象在园中许多处都可看到,气宇轩昂,凌驾群伦,使得整个万寿山美焕绝伦。
沿着寂静幽谧的小道,我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的长廊。它像一副巨大的画卷,又像一本内容丰富的历史书,展现着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髓。长廊沿着昆明湖一直延伸,和昆明湖交相辉映;走在长廊中,感受着昆明湖畔的微风,欣赏着长廊彩画的精彩,让人陶醉。
从长廊的尽头走出,前方便是幽静的湖畔了。湖畔的一颗颗柳树犹如一个个古老的时钟,见证了颐和园二百年的风雨沧桑。在这里,可以更好的欣赏万寿山与昆明湖将相辉映的画面。
颐和园经历了百年的历史,经历了烧杀抢掠,经历了改朝换代,但颐和园内的一切还是显得平静而不失华丽。而这一切,只有静静坐在昆明湖畔的木椅上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
行程的最后便是十七孔桥。很多人会将它和卢沟桥相比。在我看来,这两座桥都见证了不同的历史,卢沟桥事变是中国人们心中永远不能抹去的伤痛,而十七孔桥见证的是清朝那段喜忧参半的历史。
且不论哪座桥更加宏伟壮丽,巧夺天工,它们的历史意义,已经是中国和全世界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这次的行程不同于以往的游山玩水。颐和园的亭台楼阁甚至是花草树木都在触动着我;我能从这里的一切中读出故事,看出历史。颐和园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在经历了二百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又开始了它的历史的新篇章。
颐和园游记
公元一零年初,客游国都,殊无聊赖,适逢清明佳时,当兹盛际,宜效古贤竹林风雅之乐,品流觞曲水之情。于是咸聚好友一二,会与颐和园,以之得园林风物之妙,遂有此计。清明时分,已有初春气象。当日艳阳高照,游人如织,时有男女三五信步园林之中,青山绿水,相映成趣。曲径通幽过后,更有柳暗花明之地。杨柳垂绿如瀑,落樱...
颐和园游记
北京游记。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中国的首都 北京旅游。我们去了天安门,看到了人民大会堂,参观了故宫,游览了天坛公园的祈年殿 回音壁和牡丹园等,又去了颐和园玩耍。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非颐和园莫属。颐和园的万寿山气势恢宏,山上的大殿庄严肃穆。我们登上了万寿山,看到了排云殿,它虽然不及课文里写的那样金碧...
颐和园游记
那一年,颐和园的荷花盛开了。在白色的玉石桥下,在碧绿的昆明湖面上,在采莲女醉人的歌声里。彩色的画船儿轻轻地流动在水面上,我的心湖也轻轻荡漾开来。薄如蚕翼的轻柔的风儿拂着我的秀发,轻轻地湿吻着我的脸颊。湖岸有许多棵茂盛的绿树,怀抱着彩色鎏金的宫殿,典雅精致的阁楼画亭。湖岸的杨柳斜斜剪下几缕葱笼的绿,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