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志愿填报通讯稿

发布 2021-09-25 06:15:28 阅读 4067

近年来,高考填报志愿的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这项工程的复杂性和诸多的影响因素,也被大家所关注。整体来说,高考志愿填报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价值观的、分数、学校、专业、地域、就业、经济以及考生自身等等。王老师建议考虑志愿的时候要将这诸多因素考虑进去,虽难以面面俱全,但在分清主次的前提下,根据个人具体情况综合考量,确定整体思路,然后再作出决策,科学填报志愿,理性规划未来还是相当重要的。

因为填报前考虑面越宽,越有利于选出适合孩子发展的学校和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整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确立考生未来职业目标,制定学业规划,分类设计志愿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是制定学业规划的前提,也是设计填报志愿的基础。填报志愿包括选什么类型和层次的院校,读什么专业,而到了学校后通过何种途径努力达到自己确定的职业目标才是志愿填报的最后检测点。家长和考生可以根据孩子的职业类型,设计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理想志愿。

1、优先志向型:

由于考生教育背景的差异,收到家庭、社会的影响不同,促使考生形成了不同的志向。有明确志向的考生,期望所选志愿尽量能发挥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长以及潜能,以利将来的发展。志向优先型考生实际已经确定了职业目标,决心在某个专业领域深造发展,专业方向已定,只需依据本人分数高低匹配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院校即可,但要把能读到相关专业放在重要位置。

2、优先就业型:

多数家长和考生来,都会把孩子为了的就业前景作为填报志愿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为保证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应尽可能选择未来几年后就业相对好的专业类群,多数高校的特色专业就业比较容易,特别是有行业背景的特色院校的优势专业,社会认同度高,就业和薪酬不错。至于院校档次,要依据自己的分数作出适当调整,最好是所报几个专业都能被录取为佳,避免被调剂。

3、优先深造型:

近年来,对于不少考生而言,上大学只是打基础,考研乃至出国深造是下一步的目标。填报志愿应尽可能选择设有研究生院的综合类大学名校,这种高校学科专业比较齐全,多数专业设有博士点,有些还是国家重点学科。另外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类专业录取分数相对较低,考研竞争力不强,出国深造也容易被接收,可选择理科或工科偏理的专业。

4、优先录取型:

对省控线边缘分数偏低的考生,以保证能够录取为目的。这类考生应该选择往年刚过线就录取的院校或计划未满额的院校。至于其他因素如:

地域、院校档次、专业冷热等能满足多少算多少。在保证录取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理想专业。

5、综合兼顾型:

对于那些中分段的考生,相对比较棘手,可能各方面因素都想兼顾,但又顾不过来。这部分考生应对拟报院校的专业实力、往年录取分数变化了解透彻,充分利用不同地区录取分数差及其他有利因素,可选择一些有实力的相对冷门院校,或选择地域偏僻、档次较高的院校,运用填报志愿技巧,挑选适合自身特性的较好院校及专业。

其次,要会对理想院校的整体要求及因素做好取舍,下面就主要参考因素进行分析。

1、院校的层次应相对高一些,那就要先会对学校进行筛选和区分。比如全国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xx年前审批的3批共94所(2023年16所,2023年11所,2023年67所)“211工程”高校,2023年前确定的88所全国重点院校,这些院校档次都相对较高。另外部分行业特色院校,还有一些综合实力较强老牌高等专科学校;全国实力较强的100所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这些院校档次也都相对较高。

档次相对高的院校社会认可度高,人才培养质量高,就业牌子亮,考研有实力。考生可根据自身分数情况,尽可能选择档次较高的院校。

2、院校的专业整体上要相对理想一些(能满足所报6个专业中的3个),至少没有绝对不想读的专业,所报专业实力强一些,尽可能选择拟报院校的主体(特色)专业。选报专业应能体现考生的志向,上理想专业,学习有动力,有利于将来长远发展。

3、院校近3年的录取分数相对稳定或低一些,考生成绩如若能达到上年平均录取分数(位次),专业满足率就高。

4、院校如在外省应选择在当地录取分数较高的院校,因为同一院校在不同省份其社会认同度是不相同的。这种院校的生源质量相对好一些。

5、院校所在城市要相对发达,有利于考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最好是省会城市高校。

6、另外就是院校的收费和消费要跟自家经济情况相匹配。

以上6方面很难同时满足,只能根据情况做出选择。相对来讲1-2条优先考虑,其次再考虑后面四条。上面六个因素,有联系也有冲突,院校实力和专业哪个要做为首要因素,要根据考生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确定。

一般来讲,高分考生学校档次是主导因素,但一旦学校层次达到了一定水平后,专业又成为主导因素了;低分考生专业是主导因素;中分考生学校和专业要兼顾。地域和其他属于可争取因素。

第。三、了解学科门类及专业内涵了解学科(专业)门类的目的是为了为选对专业理清方向,综合教育部划分的12大学科门类,可归结为下面七个方面。

1、基础性专业,典型代表理学类专业,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学、地球物理、大气科学、统计学、等专业,多属于基础性学科,考研出国相对容易,毕业后可从事科学研究。但本科毕业就业相对不是特别理想,但近两年就业形势相对好转。

2、应用型专业,典型代表工学类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车辆工程等工程技术类专业,就业率相对普遍较高。

3、文史类专业,典型代表文学、历史学类专业。像汉语言文学、外国语、新闻学、历史性、法学、考古学、图书馆学、民族性等专业,优秀者从事学术研究;如若改行知识面广一些,适应性也较强。文史类专业整体就业相对困难一些。

4、社科类专业,典型代表,哲学、法学类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宗教性、国际政治等专业,优秀者搞学术研究或从事公务员职业,一般者就业相对困难。

5、经管类专业,典型代表经济学、管理学类专业。整体上经济管理类专业优势大一些,适应面更广,热门紧俏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对好一些,其他专业就业也相对困难,如: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专业。

6、医护类专业,典型代表医学类专业。医护类专业因为其专业性强,就业时很注重看院校牌子,一般三甲医院只接收名牌医科大学毕业生,一般医学院或医学高专毕业生绝大多数到社区或乡镇医院就业。

7、农学类专业,典型代表农学类,这类专业就业相对容易,但工作生活条件相对差一些。考生在设计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时,应将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就业前景相结合,不仅要考虑个人因素,还要考虑社会需求因素。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

(1) 瞄准职业选专业,从将来就业考虑专业。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是选择专业的前提,尽可选考生择未来10年最具潜力的行业所对应的相关专业,如:汽车行业、航空航天业、电子信息业、海洋船舶业、石油化工业、有色金属业、装备制造业、能源材料业、轻工食品业、交通物流业等。

这些行业都属于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吸纳就业人群的主要渠道。尽量选择院校的主体特色专业,选择独立完整的具体专业,慎选或不选边缘交叉类专业。(2)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专业要考虑自身性格特征。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通讯稿

近年来,高考填报志愿的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这项工程的复杂性和诸多的影响因素,也被大家所关注。整体来说,高考志愿填报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价值观的 分数 学校 专业 地域 就业 经济以及考生自身等等。王老师建议考虑志愿的时候要将这诸多因素考虑进去,虽难以面面俱全,但在分清主次的前提下,根据个人具体情况综...

志愿活动通讯稿

志愿活动通讯稿范文。篇一 志愿者活动通讯稿。我校14文化广场班级开展2015年青年志愿活动2015年的3月5日,是第52个学雷锋纪念日。为了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雷锋精神得到传递与展现,并将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的崇高美德带进校园,同时全面推动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青春志愿行活动,2015由我班主...

关于学习的通讯稿 通讯稿

关于学习的通讯稿3篇 通讯稿。xx年11月25日下午18 30,由我校学生会学习部主办的金陵科技学院学生会学习部系统交流会二次会议在江宁校区8503教室举行。本次与会人员有校学生会执行主席朱明,校学生会学习部部长吴文杰,副部长支鑫 李水,部长助理郭博研,以及各二级学院 商学院 人文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