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秋千会。
我的故乡在举世闻名的华山脚下,这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民俗众多。“秋千会”是其久负盛名的民俗活动之一。
它一般会持续三天,前后七天,清明节是正日子。在聚会期间,村里的亲朋好友会结伴而来,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幼会蜂拥而至。华阴市的眉户剧团会在这里举行展演。
我们孟塬镇**也会在这里举行“孟塬镇脱贫产业展销会”,借此机会将家乡的特色产品推销出去。听妈妈说,它起始于清咸丰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是目前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唯一一家把“荡秋千”作为古会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活动。2023年已被列入第二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年,我们村还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秋千之乡”的称号呢!
说它是秋千会,的确不错。试想,20余种造型各异的秋千聚集在场院里,掩映在油菜花海丛中,各展雄姿,何其壮观!你看,那个“线轮秋”上坐着四个人,正在上下翻转;形似古建筑石牌坊的“牌楼秋”上,两个小姑娘荡得多高;“八卦秋”飞速旋转,秋千上的人翩翩起舞,好似“八仙过海”;高耸如云的“天平秋”上,两个男青年正在比试身手,考验体力与意志;“独杆秋”下惊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原来一个男青年竟荡着一根竹竿成功过“河”了。
南边的烈石秋和石磨秋,像两个憨厚膘实的兄弟,每人肩挑两个孩子,原地转圈,比谁转得快;北边的姊妹秋、火箭球和翻版球却慢慢地在天地间荡啊荡……那样地悠闲自在,那般地滋润享受。它们可是老人和孩子。
的最爱哦!秋千会上最具特色,最有看点和笑点的还要数“竹竿秋”、“熊跌膘”和“渡秋”了。瞧,用两根竹竿做秋绳,高高吊起的“竹竿秋”,悬在一池清水上,人荡秋千时一次次从水池上掠过,影子倒映在池水之中,多么有趣。
可要从这个秋千上下来,就要讲究技巧了,须依靠惯性,在秋千摆到对岸的一瞬间飞速下跳,否则,要么落入水中变成“落汤鸡”,要么求旁边的“老哥”们帮忙,所以这个秋千也叫“老哥秋”。
熊跌膘又名“辘辘秋”,它是把一根绳索挂在横梁上的木质滑轮上,一端绑着秋板,一端用手牵着。玩耍时需要双脚踩稳秋板,并将秋绳放在身体背后,利用双手使劲拉动绳子,带动身体往上运动,手摸到横梁为胜。这是一个考验重心位移的游乐项目,稍有不慎就会像狗熊翻跟头一样,摔个仰面朝天,引得围观者一阵哄笑。
“熊跌膘”即由此而来。每年这个秋千下都不乏跃跃欲试的“勇士”呀。除此之外“渡秋”也是勇士们一展风采的地方。
你看,它利用一根绳索,要越过脚下的一泓清水谈何容易呀!
玩过笑过之后,我常常会感叹乡亲们超人的智慧。一般的秋千都需要直接固定在地里,而他们却用碌碡做基石,用柳条枝结绳,结合木质结构搭建秋千,既保证了秋千的稳固安全,又凸显了它们原始古朴、健康大气、简单可行、独具特色的风格。没有花费多少财力,却达到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目的。
没有高深的文化理论,却在言传身教中让秋千文化源远流长,成为当今存世不多的民族文化瑰宝之一。
爷爷说;“长饮家乡水,长念故乡恩。”“秋千之乡”的昨天令子孙骄傲,它的明天还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传承、创新。他有一个梦,要让“秋千之乡”享誉三秦,与华山同辉;要让“秋千文化”惠及乡里,带来产业效益,提升乡亲们的生活水平。
看着他充满期望的眼睛,我的心中尽是未来……
有关荡秋千的二年级作文小学作文
有关荡秋千的二年级作文5篇。有关荡秋千的二年级作文一今天上午很暖和,我和一些小朋友在小区公园里荡秋千。人很多,大家排队,轮到的小朋友荡30下,然后下一个小朋友荡。我们正在玩着,来了一个小弟弟,他很小,可能还没有上幼儿园,他想马上就荡秋千。可是,他还不懂排队,其他小朋友也不肯让给他,小弟弟哭了,哭得很...
秋千的童话第一章作文
秋千的童话人物介绍 姓名 千千年龄 12 生日 12.8 发色 黑眼睛颜色 棕色个人特点 总想去真正的宇宙看看最喜欢的食物 三明治最喜欢的动物 小狗蝌蚪 掉号 小狐狸 最喜欢的课程 科学最好的朋友 米莱 可银 洛克口头禅 为什么还要过好几个月才能拿到零花钱啊?最想掉进磁场扭曲的黑洞里。姓名 米莱年龄...
故乡月明高二作文
它是一条历经千年而不断的丝线,一头系在我心里,一头系在故乡的明月中,山泉里,柳树上 风,吹不断 雨,淋不断 霜,压不断 雪,冻不断 时间,磨不断 久别故乡,心中难免积起一叠厚厚的,沉甸甸的乡愁!无论走到天涯海角,还是五湖四海 无论是身处琼楼玉宇,还是群山岩峰,它总是伴着我,默默地 山,隔不断 水,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