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桥作文

发布 2021-08-01 02:42:28 阅读 4052

家乡的小河,弯弯曲曲。河上跨着一弯石拱桥,弓形的小桥,像一个驼着背的老人,散发着古朴的韵味。

这座桥的唯一“零件”就是那一块块,大小不一不成规则的石头,紧密而别致。真难想象这石块是怎样挨在一起的。桥的两岸各有几棵高大挺拔的松树,树下周围有许多形状不一的石头,这成了乡亲们休憩乘凉的好去处。

这石桥虽比不上赵州桥的雄伟壮观,却也另有一番韵味。

桥下溪水潺潺,每天天刚蒙蒙亮,便会传来“咚咚”的棒槌声,勤劳的村妇总是第一个为依山傍溪的小山村谱写一支“东方晨曲”。

夏日的中午,村民们便纷纷来到桥边的大树下纳凉歇息,天真活泼的孩童,朝气蓬勃的青年,银须飘胸的老人,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做游戏,钓鱼,谈天说地得意的笑声,失意的叹息交织在一起,随着熏风,随着流水,飘向远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石拱桥任凭风吹雨打,它仍是那样的“硬朗”,它注视着村民们一代代的消失,一代代的新生。

不知在什么时候,石拱桥便有了一个惊叹的发现:跨桥而过的脚步似乎比以前更匆匆了。而后更有许多人打起背包,跨过桥,走向了外面的世界。

望着那一批批“淘金者”的身影,石拱桥由衷地祝福着他们,虽然它的身边失去了往日的许多欢声笑语。

忽然有一天,桥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石桥的旁边又建了一座水泥桥,这座水泥桥的桥身更宽了,变平坦了,上面的水泥在阳光照射下显出几分梦幻般的色彩。漂亮的栏杆在水的倒映下,那天然古朴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雄伟和壮观。

当然桥边的松树也被路灯取代了,这高大的路灯伫立在桥上,给这黑暗的夜,带来无尽的光亮,它们俨然是一排巨人守护着桥上通行者的安全。“嘟”瞧,那崭新的轿车也开进了村里,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当那巍峨高耸的楼房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时候,当人们走向打着空调宽敞明亮的房间的时候,石拱桥除了那一份“脉脉此情谁诉”的落寞外,更多的是内心的高兴。

啊,石拱桥,你不要以为自己就此被冷落,有人正悄悄地打你的。主意呢?不是吗?

在这座古桥旁边开辟成公园:沿溪两岸花红柳绿,亭榭楼阁点缀其中。大树下,溪岸旁,如织的游人踏上你的背,跨着人我的身,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更增添了小桥流水诗意般的古韵。

长相忆,最忆故乡的桥。

故乡的桥作文。

犹记得很小很小的时是候,不记得是五六岁亦或七八岁时,亦可能更小的时候。每到农忙时节,一大家子下田,大人们在田里干得热火朝天,而我们这些小屁孩则在我们村唯一那座桥上,玩得不亦乐乎。

我们村后面是一条小溪,村名也因此而来――后溪。学会认字时,一大帮人便拿这名字开玩笑。问我们是**人,答:

“前不着村,后着溪”。更有甚者,嫌弃“后”字,亦答:“前溪村的”。

相对于小溪的名堂多,溪上那座唯一的桥却是默默无名。是的,这座桥没有名字,且用“座”字形容,说来亦有些勉强。根据小时候的记忆,那充其量只能算是两根大圆木横跨小溪,中间镶钉着几块木板的高危产物,每次发大水,都会冲掉好几块木板。

有几次中间的木板全被大水冲走了,只剩那两根大圆木依旧固守阵地,可还是能看见村里那些个大人们泰然自若地踩着一条圆木走过,瞧瞧这胆量!瞧瞧这平衡感!瞧瞧这技能!

我时常在想,现在表演走钢丝的是不是都是从我们村出来。

小孩子好奇,亦喜冒险,光着小脚丫从湿漉漉的圆木大桥上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走过,风一吹,一怕,个个像下饺子“扑嗵扑嗵”全栽溪里了。后来听奶奶说原来这桥的前身就一根圆木,村里头大人们都走习惯了。

记得小时候,在桥边上玩。桥上木板与木板之间的隔距对于小小的我来说,不过二十厘米左右,却让我难以悠然自得地走过,总怕我那不到十厘米的小脚踩到二十厘米的隔距中,踩空了,滑下去,大头卡在隔距,小身板随风飘呀飘,大头任人踩过。想不明白小时候为什么会出现这想法,亦想不明白为什么小时候想不明白,头卡住了,一大家子人在一旁呢,随便一个大人都能把自已解救出来。

所以,小时候过那座桥时,总是缓缓地一步一步踩着点过,兴趣一来就跳着过,来来回回又走又跑又跳地在桥上玩着,那暖暖的阳光照着的那段日子是那么满足、开心、纯粹。

长大后走了一些地方,亦走过一些桥,有的辉宏雄伟,有的小巧玲珑,有的设计巧妙,有的简洁大方但那也仅仅是桥,但也仅仅是欣赏,并无其它。

长大后又回到故乡那座桥,桥已不再是那桥,粗犷的木桥已被水泥石桥代替,平平的,就像水泥路一般。收割机、翻土机轰轰隆隆地从石桥上驶过,热闹非凡。总感觉有些东西变了,但实质好像又没变。

我脱下帆布鞋,赤着脚丫从水泥石桥上走过,凉凉而舒适的感觉从脚底传来,我有些顿悟。缓缓地走着,走过那桥,依旧满足,依旧开心,依旧纯粹,那桥,依旧没变。

故乡的桥,仿若是默默无闻的守护者,守护着故乡,守护着那条小溪。故乡的人们亲手用一桩一木,一砖一石修筑着故乡的桥,圆木桥换平板桥,平板桥换水泥石桥,故乡的人们依旧守护着故乡的桥。

故乡的桥作文。

我的家乡林州市五龙镇河头村位于古老的淇河之畔,是一个山清水秀、风光秀美的山村。在流经我们村的淇河上,有家乡人民不同时期修建的漫水桥、石拱桥和钢筋水泥桥。桥是家乡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更是家乡由穷变富迈向小康的缩影。

记得小时候,淇河上没有固定的桥。那时,淇河每年都要发大水,滔滔洪水,浊浪排空,人们隔河相望,虽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多少人因过河被洪魔吞噬,多少牲畜、财物被洪水卷走,人们望河兴叹,愁肠百结,欲哭无泪。

只有等洪水过后,人们才能下水架起一座只能供人、牲畜通过的木桥,来年汛期来临时,再把木桥拆掉。在淇河上修一座能畅行无阻的桥梁,成为家乡人民祖祖辈辈心中的梦想。

20世纪60年代,家乡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在淇河上修起了一座漫水桥。桥面有3米多宽,既能供人车通行,又能发挥水利设施的作用,淇河上总算有了固定的桥梁,人们再不用冒险下水架桥、拆桥了。但每到汛期发大水时,两岸交通就又被中断了。

汛期过后,秋雨连绵,桥上长时间漫水,桥面又光又滑,人、牲畜甚至车辆滑入河中的事故时有发生,人们一提过河就害怕。2023年,富裕起来的家乡人民在**的支持下,在淇河上修起一座长70多米、宽8米的石拱桥。石拱桥有一个大拱券,大拱券两肩上分别有3个小拱券,远远望去,如初月出云,似长虹饮涧,在河水的映衬下,显得十分美观。

洪水泛滥阻断交通终于成为历史。但美中不足的是石拱桥桥址地形较低,过了桥要上一个好长的陡坡,人们来往行走仍有诸多不便。

白驹过隙,光阴荏苒。走进新的世纪,家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的土路被修成宽畅平坦的柏油路。2023年,家乡的淇河上又凌空架起一座长320多米、宽10米、高30米的钢筋水泥桥,这就是名冠豫北的翟阳路淇河大桥。

一桥飞架,家乡人民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人们跨过大桥,走出太行,遨游商海,搏击市场,不但挣了票子,而且换了脑子,河头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雄伟壮观的淇河大桥,使风景秀美的家乡锦上添花。踏上淇河大桥放眼远眺,峰峦叠翠,梯田层层;俯瞰桥下,碧水蜿蜒,波光粼粼,一种心旷神怡、激越豪迈之感油然而生。桥是家乡一道靓丽的风景,它承载着家乡人民的期望和梦想,承载着家乡人民的幸福和未来,它将永远见证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愿家乡人民的小康之路也像家乡的桥一样越走越宽广。

关于桥的人文古迹作文 故乡的桥

2018 01 10关于桥的人文古迹作文文章叙事完整,结构清晰,先是对故乡桥的兴盛进行详细的描写,接着又写桥的衰败,详略得当,内容充实。关于桥的人文古迹作文 故乡的桥家乡的小河,弯弯曲曲。河上跨着一弯石拱桥,弓形的小桥,像一个驼着背的老人,散发着古朴的韵味。这座桥的唯一零件就是那一块块,大小不一不成...

二年级暑假作文 故乡的桥

我的故乡有一条美丽有平坦的桥。它有一个马蹄形的大桥洞,还有两边会随时保护你的护栏。桥大概都是水泥砌成。护栏上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一条条奇异的龙,恍如在迎接一场战争 有的刻着一条长江,长江上波涛汹涌,卷起一片片浪花,有的刻着一朵朵花儿,竞相开放。桥上可以行人,也能够行车,非常宽广。桥上还有一条笔挺...

我的故乡作文故乡的回忆

我爱我的故乡 夏茂。每当提起故乡,她是那样亲切。我时常会回忆起那些童年的往事和想念起儿时的伙伴。每到春天,我就成了爷爷的小帮手,扛上小锄头,挎着小篮子,屁颠屁颠地跟在爷爷后面去田地。田地里,油菜花绿油油的,红通通的辣椒在茂盛的绿叶间探出个头来。调皮的我拔草时总会把韭菜当草扔在田埂里。爷爷见了,呵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