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导游词

发布 2021-06-10 15:07:28 阅读 8034

夫子庙水上旅游路线及景点导游词各位贵宾、各位朋友:

你们好!我是导游xxx,首先热忱欢迎各位的光临,希望在以下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共度快乐时光。 首先给大家介绍我们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

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全长约110公里,是南京地区的主要河道古名---淮水,本名"龙藏浦"。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但据地质考察证明,秦淮河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天然河流,当时这条古老的河流确是曾从方山经过,但由于地理变迁,河流改道,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河道。

历史上的秦淮河,河道宽绰。自五代吴王杨行密在长干桥一带筑石头城以后,河道开始变窄,并被分隔成内、外"秦淮"。内秦淮河由东水关人城,经夫子庙,再由水西门南的西水关出城与外秦淮河汇合。

河流全长10公里,这就是古往今来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赞美倾倒、寻迹访踪的"十里秦淮"了。唐朝大诗人李白、刘禹锡、杜牧等都曾为她写下诗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吴敬样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对"十里秦淮"有过生动的描写。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畅游"十里秦淮"最繁华、最精彩、最有韵味的一段。

现在我们来到了东水关遗址,这儿是我们此次内秦淮河水上游的起点,也是南京明城墙中至今尚存的唯一一座水关,旧称上水门。始建于五代杨吴时期,后经历代修建,形成了一座高3层的拱券式水关。其中上层和中层为藏兵洞,每层各有11个券洞;下层调水闸则位于水中,也有11个券洞。

这33个券洞比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堡--中华门城堡还要多6个,可见其规模之大。而这里也是内秦淮河的起点,自古十里秦淮的繁华盛景便是自东水关而始。平江桥,白鹭桥,文德桥,来燕桥,武定桥,朱雀桥,镇淮桥(中华门处)直止西水关。

在我们南京有多处以"关"为名的地名,如东水关、西水关、上关、下关等。这里的"关",是指海关的"关",是旧时进城**交纳税收的地方。一般来说,在"关"口,都有"宣课司"、"分司"等官方机构负责收税事宜)现结合古涵闸、藏兵洞、船闸等历史遗存,建成东水关公园对市民免费开放。

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踏上秦淮画舫的甲板,开始今天的秦淮河泛舟之旅。

在我们船的左侧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上面匾额名曰"秦淮水亭",其实它就是吴敬梓故居:在我国清代中叶,有一位著名的讽刺**家,他曾经多次参加清代的科考,终因名落孙山,看透世态炎凉,积十年之功夫写成了我国著名的讽刺**《儒林外史》。他就是可与著名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的果戈里相提并论的讽刺大师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

我们的船继续前行,在我们的右侧有一处著名的景点,大家请看石牌坊上的字-古桃叶渡。桃叶渡为南京古名胜之。

一、金陵48景之列。清人张通之在《金陵四十八景题泳》"桃叶临渡"一景中写道:"桃。

根桃叶皆王妾,此渡名惟桃叶留,同是偏房犹侧重,秦臣无怪一穰侯。"诗文道出了桃叶、桃根姊妹俩,同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的小妾;因王献之当年曾在此迎接过爱妾桃叶,古渡口由此得名。王献之当年曾作《桃叶歌》曰: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从此渡口名声大噪。这首载之《古今乐寻》中之诗,颇昵而佻,为乐府吴声流韵,至南朝陈时犹"盛歌"之。

《桃叶歌》一直保存在明乐的乐曲之中,至今日本的明清乐中还有这首歌曲。"桃叶临渡"遂成千古佳胜和久传不衰的风流佳话

现在我们的船来到了一个岔路口,这里竖立着一尊雕像,大家猜猜他是谁?他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那李白将我们要指引到**去呢?

从这里转进去,我们就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外桃源,请看上面的横额-白鹭洲公园。白鹭洲公园,历史上称为徐太傅园、徐中山园、东园,是明初中山王徐达王府的东花园。解放前夕,已沦为一片废墟。

2024年结合秦淮河整治,浚湖堆山,广植花木,整修和新建了烟雨轩、话雨亭等园林建筑,园容初具规模,2024年建成开放。重建后的白鹭洲公园,以中国自然山水园为主格调,建筑采用明清江南园林的传统风格,与夫子庙地区明清风格的建筑群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我们的船现在已进入了白鹭洲公园的水上中心位置。这里也是白鹭洲公园看景的好地方。

白鹭洲公园水面占5.2公顷,周围建有烟雨轩、春在阁、小蓬莱等数十多处秀丽多姿的景点。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市、区**加大了公园建设力度,全面修整出新了桥梁、道路、铺地、**广场等基础设施,增建了新的景点,重建并开放了古刹"鹫峰寺"以及花鸟鱼虫市场。园内又以桥著称,著名的桥如:

东园桥、浣花桥 、 半青桥、 小飞虹、 二水桥、印月桥、碧波桥 、沁芳桥 、烟波桥等。其中二水桥就取自李白来南京写的一首诗《等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白鹭洲公园紧邻夫子庙闹市区,是闹中取静的好去处,犹如镶嵌在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夫子庙中心地带的秦淮河畔,河中的画防都是仿照明代建筑风格制造的,船头挂有大红彩球和红灯笼。每当元宵节南京人习惯来这里游玩赏灯。

这种风气在明代就已盛行,据说明朝建都后,朱元津微服巡察京城。当他来到秦淮河畔,看到两岸绿树成荫,河水清澈,亭台楼阁,风景宜。

我们眼前的这段秦淮河,自宋以后就成了夫子庙(孔庙)成泮池,又称月牙他。古时候皇帝讲学的学宫叫辟雍,诸侯讲学成学宫叫泮宫,夫子庙的学宫相当于诸侯讲学的地方,所以这池称"泮池"。泮池上一般建有三座石桥,按等级而论,县官、学官走中间一座,秀才走两边的桥。

相传古时候有位秀才误上中桥,有犯上作乱之罪,进退两难,只好自己跳进了泮池。

再请各位看河对岸的一段朱红色石砖墙,这就是夫子庙的照壁。照壁建于明万历三年(历泽年),长达110米,为全们照壁之冠。各位游客:

这座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康三年(337年),当时成帝采纳了王导的建议:"治国以培育人才为重",决定立大学于秦淮河畔。原来只建有学宫,孔庙是宋仁宗景拍元年(2024年)在学富基础上扩建而成的。

所以夫子庙是一个由文教中心演变而成的繁华闹市,它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三大主要建筑群,其范围南临秦淮河北岸,北抵建康路东端,东起姚家巷,西止四福巷,规模庞大。夫子庙虽屡遭破坏,但各代都加以兴修扩建,到清末民初,其楼阁、殿宇的结构和布局堪称东南之冠。现在的夫子庙建筑,~部分是清代末年重建的,一部分是近几年重建的。

请大家回头看,这座楼阁式建筑,叫做魁光阁,它初建于清乾隆年间。这座临街傍水的建筑曾两次被毁,2024年重建。魁光阁古称奎星阁,奎星阁是夫子庙古建筑组群中著名的古迹之一,又名文星阁。

它在科举时代是士子们"夺魁"的象征,很富时望。它肇建于清乾隆年间,道光时期曾重修,咸丰时毁于战火,同治年间再度重建,抗战期间日军侵占南京时再次被毁,如今又屹立在秦淮河畔。过去古老的南京城无高楼大厦,因此方圆数十里内外都可远望到这一秦淮名胜,成了夫子庙的标志。

"奎星"是何意?据古书载,它是天上28宿之一,最初在汉代《孝经援神契》纬书中有"奎主文章"之说;东汉宋均注:"奎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划。

"由此后世把"奎星"演化成天上文官之首,为主宰文运与文章兴衰之神。历代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奎星",但曲阜孔庙的奎星阁却名奎文阁,专门收藏历代帝王御赐的各种书籍和墨迹,原名"藏书楼"。藏书楼在金章宗明昌二年(公元2024年)重建时,易名为奎文阁,此后兴起建"奎星阁",以崇祀之风气。

所以在衡文选拔人才的封建社会,奎星阁总是建在文庙之旁,后又把"奎"化为"魁"。

过去奎星阁内塑有一个鬼形的神象,一脚向后跷起,形如"魁"字的大弯钩;一手捧斗,象征"魁"字中的小斗字;一手执笔如点状,以示点中了中举的士子。这就是传说的"魁星点斗"。科举时代,据说"魁星点斗"为文运兴旺之兆,于是取"魁"字字形的会意,在阁内塑造了这么个似鬼似神的塑像。

清代士子们对这座"魁星"像毕躬毕敬,每当秋闱开考之前,朝拜者争往不绝。

大家请这边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清代开辟的庙前广场,我们现在叫做夫子庙广场,是夫子庙的中心。

地带。广场的左侧的这座六角重檐亭子叫"聚星亭","聚星"取群星集中,人才荟萃之意。建于明万历十四年(2024年),也曾几经兴废,到清同治八年(2024年)才由江宁乡贤朱芙峰等人筹资重建。

这是一座在日军炮火中惟一幸存的清代建筑,可惜在2024年被当作"四旧"拆除,2024年又得以重建,恢复了原来的风貌。广场正中的这座牌坊,叫"天下文枢"牌坊。

我们正前方的这座桥是秦淮河上最有名气的桥,叫文德桥: 文德桥伴随着历史的变迁,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它的奇景闻名于世世代代。此桥六朝时为浮桥,由于朝代更迭,到明代才建成石墩木架桥。

据说每年农历11月15日夜,立桥**俯视,能看到河水中左右各映半边月亮。这一天下奇景,可与西湖"三潭印月"相媲美,曾使多少人驻足!唐代大诗人李白酷爱明月。

有一年农历11月15日的夜晚,他来文德桥附近酒楼饮酒赋诗,只见皓月当空,银辉泻地,便趁着酒兴上文德桥观景。突然,他发现月亮掉在水里,便醉意朦胧地跳下桥去,欣然张开双臂捞月,水中月亮被剖成了两半。从此,每年那天的夜晚,人们都争相来文德桥观赏半边月,萌生着秦淮夜谈中许多栩栩如生的佳话。

李白投水捞月的故事,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很多文人墨客和学士名流也因文德桥畔的半边月慕名而来,曾为她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著名诗人闻一多的长篇叙事诗《李白之死》,对李白投水捉月和明月的迷人景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写。诗中写道:

月儿初还在池下丝丝柳影后窥看,象沐罢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发一般;于今却已姗姗移步出来,来到池西,池波一皱,又惹动了娴静的微笑。

大家请看,在我们船的左侧有一座三进两院式的明清建筑,它就是李香君故居,它的主人歌妓李香君,是一个家喻户晓式的人物。其实,在当时的秦淮八艳中,李香君的名气并没有柳如是或陈圆圆那么大。而现在漫步秦淮旧巷,能找到的绣楼也只剩下这一座了。

这是一座两层高的绣楼,楼梯狭窄,行走的脚步声,透过楼板清晰地向上传去。崇祯十二年的秋天,年仅21岁,但已名闻四方的复社四公子之一侯方域,刚从河南商丘来到南京,便抛开即将开始的乡试,直接走上了这架暗红色的楼梯。

那一年,李香君正当十六岁花季妙龄,"温柔纤小,才陪玳瑁之筵,宛转娇羞,未入芙蓉之帐。"她坐在绣帘挂落的花格窗前,遥望着秦淮河,她在等待她梦中的爱情。当侯方域蓦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时,她一定感觉到了她所期待的姻缘已经来临。

这本应是一段才子佳人式的风花雪月,只是可惜选错了时代背景。随着满清铁蹄的入关,明朝大厦快速地坍塌。朱氏亲王仓皇南渡,在一片乌烟瘴气中,在南京匆匆地成立了南明政权。

复社的死对头阮大铖,抓住了这个机会,从金陵的深巷中走了出来。他投靠南明佞臣马士英,出现在政治舞台的前台。阮大铖本是一个被清流阶层所唾弃的人物,但他还是想改头换面。

于是,他企图用金钱收买侯方域,来达到他个人的政治目的。这一伎俩,很快就被才识过人的李香君识破。她坚决拒绝了阮大铖的金钱**,并要求侯方域立即与之断绝关系,划清界限。

老羞成怒的阮大铖,用卑鄙的手段进行报复。侯方域无奈,挥泪离开了南京,这段短暂的爱情也仓促地画上了一个伤感的句号。

秦淮河导游词怎么写

你知道秦淮河吗?秦淮河有哪些景色呢?以下是的为大家整理的 秦淮河导游词怎么写 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各位游客。在昨天的游程中,我为大家安排游览了中山陵 明孝陵 灵谷寺,府旧址等名胜古迹。今天,我将带大家到秦淮河 夫子庙去游览。秦淮河旅游区,位于南京老城区城南,从市区出发,坐汽车...

秦淮河夫子庙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xxx,我们们来到秦淮河畔夫子庙游览,一起去看看吧。秦淮河古名淮水,又叫龙藏浦,相传是秦始皇开凿,又称秦淮河。秦淮河是南京人民的母亲河,起源于溧水的东庐山和句容的宝华山。秦淮河在南京城东分成两支,一支从通济门外的东水关入城,经夫子庙,到水西门外的西水关出城,称为内秦淮...

漫步秦淮河优秀写景作文

漫步秦淮河 优秀写景作文。江南,水乡,秦淮河畔。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河面上游离着薄薄氤氲,像烟像纱又像雾。阁楼 石桥 绿树 灯笼在烟雨的柔波里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那薄纱似的雾是秦淮女子飞舞的裙裳吧?清晨的秦淮河正在这朦朦胧胧的雾中苏醒过来,犹如一位 犹抱琵琶半遮面 的娇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