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赢家大讲堂》中,李泽荛老师曾经提过一种叫“3w1h”学习方法。什么叫“3w1h”方法呢?也就是说,在每一次听课或者阅读中,都要要问自己:
1)我听到了什么(原话)-what i heard?
2)我想到了什么(自己思考得到的启发) what i thought about?
3)我能做什么?(工作和生活能做哪些方面的改善) what cani improve in my jobs?
4)怎样做?(如何做?列出行动方案) how to do?
多年前,我主管曾针对我喜欢读书的嗜好提出批评:“看那么多书,如果不能应用到工作上,有什么用!?”这句话对我而言,不疑是当头一棒。
一直以来,自己都喜欢阅读和听课,也许一直都把它当作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已,当然从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智慧。最近反思,很多想法事实上并没有马上行动,以至于蹉跎岁月。以前,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
在一个国际班级里,老师问学生:“有谁思考过其它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 底下的学生都摇头了,因为,非洲的学生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粮食”;
欧洲的学生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紧缺”;
美国的学生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其它国家”;
中国的学生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嘲笑中国人不懂得“独立思考”。学习,如果欠缺深度思考和执行力,学习的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 学习的方法_高谈雄论_新浪博客
上个月,在参加王家兴副总讲的管理系列课程时候,发现自己学过的很多管理理念,并没有好好去贯彻和执行好。其实,一个简单的“pdca”方法,管理者能用好其实也非常的不容易。管理真的不简单!
期间,偶然听到了王副总讲到“triz”(创意思维)的概念以及向他借了一本相关书籍阅读后,感慨万千。以前,总认为大学里学习的很多知识没有用,如大学物理、数学等。其实不是,只是自己不会活用而已。
比如,书中关于很多创意灵感均来自物理化学等常识。比如“如何量测灯泡的空气的重量?”,如果很沉重的物件搬下很高的台阶(没有起重设备情况之下)?
后来看了解答后,恍然大悟,觉得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活用物理化学知识的话)。可见,知识是有用的,只是看你如何运用而已。
最近,“金融风暴”让企业砍掉了很多培训预算。一位hr的朋友向我诉苦,他主管问她,“给你20万的培训费用,你能给公司带来多少回报?hr培训的效益体现在**?
”我听了之后,也苦笑:“道不同,不相与为谋”。这是一个令人晕倒的问题!
就好像有人问你:“读完mba,能不能让业绩提升30%一样?”问这样问题的人有文化吗?
拿朋友主管的问题,我曾问一位兄弟公司作人力资源的经理,我问他:“培训的效益如何评估?”想考考他如何思考问题的。
好家伙,他马上不含糊的回答:
“培训的效果要分成三个层次:
层次一:通过了培训学会了什么?通常是知识点(如无线电、电子、电脑知识),培训完,马上可以考试看看学生的掌握效果。
层次二:通过了培训让学生的行为和习惯发生了什么改变?又如,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多少提升?
层次三:产生实际的财务效益,这个就比较难以评估!
我们公司做过一次实证,在升迁中的干部中,90%来自受训过的储备干部;10%没有经过储备干部训练。这就是6 sigma中的所谓的‘显著效应’了”
我对他“狡猾”的回答有点佩服--真会“忽悠”人!
不管怎样,他恰恰利用了“跨学科”的知识(6 sigma)来应用到自己的工作领域上,居然还说得头头是道。这就是巴菲特的合伙人芒格所提倡的“格珊理论”。故,跨学科的学习非常重要!
更重要的是,透过学习问问自己,“这些知识能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上带来多少改善?”
这就是“3w1h”后面的两个问题:“我能做什么改善和如何做!”
学习的方法
大家好!我是四 2 中队的王雨晨。今天我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方法。很多人一提到学习,都觉得很头疼 作业很多,来不及做 上兴趣班,觉得很烦 上课听讲,时常走神 单元测试,非常头疼。这些大家是不是都有类似的感觉呢?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当大家换一种方式来看待学习,是否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呢?和大家一样...
学习的方法
1 学习语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基本的就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课堂。在老师讲课前读三到五遍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做好预习,以便于课堂知识的吸收。在课堂上,要跟着老师的思路,梳理并理解课文的内容。有一些同学只是背下来答案,却不理解文章具体的含义,我觉得这是极不合理的。课后,老师...
学习的方法
学与习的结合。论语 的开篇就是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yu 乎?学而第一 孔子说 学习而且时常实践练习,不是很高兴的事情吗?只有 学 没有 习 只是死读书,自己的大脑变成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对自己没有太大的益处,充其量不过是打发时光罢了。朱熹解释说 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意思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