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电工高级复习

发布 2021-04-19 04:27:28 阅读 5758

第一章 plc

第一节 plc介绍。

一、 plc外部接口及指示灯介绍。

1、 外部接口。

l、n:工作电源 ac220v 50hz

+24v、24g:plc内部开关电源产生的24v稳压电源。供给输入端使用。

s/s:输入端的公共端。

x0~x7、x10~x17:输入点。

y0~y7、c0~c7:八组输出点。

.:空点。

2、 指示灯。

电源指示灯:当220v电源接入时亮。

运行指示灯:当plc处于运行状态时亮。

故障指示灯:当plc处于故障状态时亮。

输入指示灯:当输入点接通时亮。

输出指示灯:当输出点接通时亮。

二、 编程软件。

1、 系统软件:包括系统的管理程序,用户指令的解释程序和专用标准程序块等。

2、 应用软件:是用户为达到某种控制目的,采用厂家提供的编程语言自主编制的程序。

1 梯形图:一种以图形符号及图形符号在图中的相互关系表示控制关系的编程语言。

2 指令表:一条指令一般可分为助记符和操作数两部分。也有只有助记符而无操作数的指令。

三、 plc 的工作原理。

分时处理及扫描工作方式。

plc的系统正常工作要完成的任务:

1、 计算机内部各工作单元的调度、监控;

2、 计算机与外部设备间的通讯;

3、 用户程序的的处理:

输入处理阶段:也叫输入采样,读入输入口的状态,并将其状态存放在输入状态暂存区中;

程序执行阶段:plc根据本次读入的输入数据,依用户程序的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执行用户程。

序直到结束指令。并将执行的结果保存在输出状态暂存区中;

输出处理阶段:出叫输出刷新,plc将本次执行用户程序的结果一次性地从输出状态暂存区送到各。

个输出口,对输出状态进行刷新。

这三个阶段是分时完成的,系统会周而复始地依一定顺序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这种工作方式叫做循环扫描工作方式。

工作状态和扫描周期。

plc有两种基本工作方式,即运行(run)和停止(stop)。运行状态是执行应用程序的状态。停止状态一般用于程序编制和修改。

plc在运行状态执行一次扫描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其典型值为1~100 ms。

第二节主要编程元件及编程方式。

一、 plc的内部装置。

plc内部装置的种类及数量随各厂牌产品而不同。内部装置虽然沿用了传统电气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线圈及接点等名称,但plc内部并不存在这些实际物理装置,它对应的只是plc内部存储器的一个基本单元(一个位,bit),若该位为1表示该线圈得电,该位为0表示线圈不得电,使用常开接点(normal open, no或a接点)即直接读取该对应位的值,若使用常闭接点(normal close, nc或b接点)则取该对应位值的反相。多个继电器将占有多个位(bit),8个位,组成一个字节(或称为一个字节,byte),二个字节,称为一个字(word),两个字,组合成双字(double word)。

当多个继电器一并处理时(如加/减法、移位等)则可使用字节、字或双字,且plc内部的另两种装置:定时器及计数器,不仅有线圈,而且还有计时值及计数值,因此还要进行一些数值的处理,这些数值多属于字节、字或双字的形式。

由以上所述,各种内部装置,在plc内部的数值储存区,各自占有一定数量的储存单元,当使用这些装置,实际上就是对相应的储存内容以位或字节或字的形式进行读取。

二、 plc编程元件的分类和编号。

台达dvp系列plc采用三菱内核,具有输入继电器(x)、输出继电器(y)、状态继电器(s)、中间继电。

器(m)、定时器(t)、计数器(c)等。

这些编程元件的编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代表功能的字母;第二部分是数字,表示该类器件的序号。其中输入继电器和输出继电器的序号为八进制,其余器件为十进制。

三、 编程元件的基本特征。

编程元件具有线圈和常开、常闭触点。当线圈被选中(通电)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当。

线圈失去选中条件(断电)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接通。从实质上来说,某个元件被选中,只是代表这个位元件的存储单元置1,失去选中条件只是这个存储单元置0。所以plc的编程元件可以有无数多个常开、常闭触点。

四、 编程元件的使用要素。

包含编程元件的启动信号、复位信号、工作对象、设定值及掉电特性等。

1、 输入继电器(x)

有16个输入继电器,分别为x0~x7,x10~x17;

输入继电器的线圈只能由机外信号驱动;

一个输入接口对应一个输入继电器;

所接的外部元件通常为控制器件,比如按钮、行程开关、传感器等。

2、 输出继电器(y)

共有八个输出继电器,分别为y0~y7;

是plc 中唯一具有外部触点的继电器;

线圈只能由程序驱动;

是无掉电保持功能的继电器;

通过外部触点控制输出负载或执行器件。

3、 中间继电器(m)

有通用辅助继电器和特殊辅助继电器。

通用辅助继电器:用于逻辑运算的中间状态存储及信号类型的变换,只能由程序驱动,只具有内部。

触点。其中m0~m511,m768~m999都是通用辅助继电器。

具有掉电保持的通用辅助继电器:当plc外部电源停电后,由机内电池为某些特殊工作单元供电。m512~m757都是此功能的继电器。

特殊辅助继电器:具有特殊功能的辅助继电器。m1000~m1279。

m1002:当plc开始运行时,第一个扫描周期为on。

m1013:1秒钟时钟脉冲(0.5s on,0.5s off)

4、 定时器(t)

t为得电延时型定时器,当线圈得电时开始计时,当计时值与设定值相等时,常开触点接通,常闭。

触点断开,若线圈保持得电,则保持此状态不变。当线圈失电后,触点复位。

⑵定时器的定时时间=时基×定时值;

5、 计数器(c)

是对机内元件(x、y、m、s、t、c)的信号进行计数的;

为16位增计数器,计数范围为1~32767。

当线圈得电时计数一次,当计数值与设定值相等时,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若线圈保持得。

电,则保持此状态不变。当线圈失电后,触点复位。

当外电源正常时,计数器具有记忆功能,若要使其复位应用rst指令。

五、plc的基本内部装置介绍:

第三节梯形图工作原理。

一、梯形图的扫描工作方式。

plc是利用微电脑来**传统梯形图的动作,亦即利用扫描的方式逐一地查看所有输入装置及输出线圈的状态,再将此等状态依梯形图的组态逻辑作演算和传统梯形图一样的输出结果,但因微电脑只能逐一地查看梯形图程序,并依该程序及输入/出状态演算输出结果,再将结果送到输出接口,然后又重新读取输入状态演算输出,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执行上述动作,此一完整的循环动作所费的时间称之为扫描周期,其时间会随着程序的增大而加长,此扫描周期将造成plc从输入检测到输出反应的延迟,延迟时间愈长对控制所造成的误差愈大,甚至造成无法胜任控制要求的情况,此时就必须选用扫描速度更快的plc,因此plc的扫描速度是plc的重要规格,随着微电脑及asic(特定用途ic)技术的发展,现今的plc在扫描速度上均有极大的改善,上图为plc的梯形图程序扫描的示意图。

二、梯形图编辑说明。

梯形图组成图形及说明:

区块:所谓的区块是指两个以上的装置做串接或并接的运算组合而形成的梯形图形,依其运算性质可产生并联区块及串联区块。

高级维修电工复习参考

一 判断题。1 正反馈主要用于振荡电路,负反馈主要用于放大电路和控制系统。2.射极跟随器不存在负反馈。3 二级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一电阻到输入端则电路的反馈极性为正反馈。4 运放组成的滞回特性比较器具有正反馈。5 在放大电路中,如果信号从基极输入,反馈引回到同一管子的发射极,则此反馈是串联反馈。6...

高级维修电工题库高级维修电工 汇总题库

1 在下列机械传动中,传动比最不能保证的是 a a 带传动 b 链传动 c 齿轮传动 d 螺旋传动。a 2 在蜗杆传动或螺旋传动中,要实现自锁性应使其导程角。15 12 d 9 c 6 b a 3 液压系统中油缸是属于 b a 动力元件 b 执行元件 c 控制元件 d 辅助元件。4 液压系统中顺序阀...

高级维修电工题库高级维修电工 汇总题库

1 在下列机械传动中,传动比最不能保证的是 a a 带传动 b 链传动 c 齿轮传动 d 螺旋传动。a 2 在蜗杆传动或螺旋传动中,要实现自锁性应使其导程角。15 12 d 9 c 6 b a 3 液压系统中油缸是属于 b a 动力元件 b 执行元件 c 控制元件 d 辅助元件。4 液压系统中顺序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