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发布 2021-03-20 17:12:28 阅读 9541

9加几。

设计者】新郑市外国语小学乔丽姣老师。

教材】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第96~98页。

课程标准】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内容分析】《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学校运动会的场景图,通过饮料图“现在有多少盒?”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例2强化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要求学生摆一摆、算一算,在具体操作中理解算理和掌握“凑十法”,为学生脱离实物通过思考算出得数打下基础。

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加几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有的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学好,计算时既慢又容易出错,以后继续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能正确口算9加几。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同时,学生经过近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已经有大部分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的能力。为了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我做了以下调查(见附件1)。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见附件1),我发现:

1、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只有一名学生不细心出错,这说明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已经具备,所以在课堂上不用复习铺垫,可直接开门见山的创设情境、**新知,为新知的学习留下充足的时间。

.72%的学生能进行9加几的计算,说明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9加几的知识。但75%的学生是用数数、接着数的方法计算。

这样不仅计算速度慢,而且对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很不利。而“凑十法”是计算进位加法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具有规律性强、易于理解和过程简捷等特点,对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都有好处。所以我把理解“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3、学生年龄小,对于抽象知识的掌握不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直观的操作形成“凑十”的表象,在操作过程中理解算理,突破难点。

设计理念】根据一年级学生爱说、爱动的年龄特点,以及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我首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课件为学生展现运动会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次,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合作交流的机会,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同时,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以我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凑十法”,从而提高计算技能。

学习目标】1、在运动会场景中会主动搜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会说出“求一共有多少(总数)”用加法计算,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2、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会用点数、接着数、直观演示、摆小棒等方法尝试计算,并在组内和全班交流自己的算法,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3、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活动,会说出“凑十法”的计算过程,经历算理的形成过程。

4、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口算9加几,初步达到每分钟6道题。

5、会用9加几的口算解决置于具体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体会计算不是孤立存在的,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评价设计】针对目标1,采取师生对话交流的方式,检测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并提问“为什么用加法”来检测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达标率为95%左右。

针对目标2,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来检测,达标率为89%左右。

针对目标3,在具体操作中逐步抽象出“凑十法”的计算过程, 采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评价方式来检测,达标率为93%左右。

针对目标,通过评价样题来检测,达标率为98%以上。

评价样题:1、限时口算。(1分钟)

检测目标4,学生能否正确、迅速地口算9加几。

2、看图列式。

检测目标5,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法学法】教法:情境导入法、演示法。

学法:自主**法、直观操作法、小组合作。

学习准备】多**课件、磁性小棒18根,每人准备18根小棒。

学习流程】教后反思】

附件1一(1)班《9加几》学情调查问卷。

1、基础知识: 538

2、试做: 9+3= 9+89+6=

3、你是怎样计算9+3的。

数据汇总表。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1 93页。内容 小学三年级 数学 上册 课时 第一课时。授课对象 五年级学生。设计者 郝峰 郑州市二七区外国语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 在1 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2 ...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 姓名 日期 2013 10 28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设计者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设置 理想的课堂学习,是一种有目标的学习。因此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制定学习目标主要依据以下四个方面 依据一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相关内容。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第一学段的内...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什么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 设计评价 组织教学内容 实施教学 评价学生学习 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给了教师一种方向感,它既为教学确立了一定的质量底线,又为教学预留了灵活实施的空间,因此它要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