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教案

发布 2021-03-09 17:38:28 阅读 9227

《外貌描写》

民权县孙六镇初级中学李英。

2023年12月3日。

外貌描写》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与实践中来体验人物表情的变化。

2、养成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

3、体验人物丰富的表情变化,并能抓住细节进行适当的描写。

教学重点:1、把握人物特点,刻画人物形象,从而体现人物的精神性格。

2、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

教学难点:体验人物丰富的表情变化,并能抓住细节进行适当的描写。

教学方法:引导法、示例分析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面前闪现,那么如何去将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顔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

俗话说:“画人画虎,难画皮”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外貌描写。

板书课题《外貌描写》

二、初步感知,了解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

1、请同学说一说我班的一位任课老师的外貌,让大家来猜猜,你写的是哪位老师。

2、你是抓住哪些方面来描写外貌的。

3、师生共同归纳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长相、衣着、神态、姿态等)

三、抓住不同人物外貌的特征。

1、相貌是千差万别的,并且是时刻在变化着的,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选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例文1: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

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通过以外貌的描写,写出了她的聪明、活泼、可爱。

)例文2:《小巷深处》中“在风中,她的脸是那样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的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的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通过对母亲外貌的描写,写出母亲的痛苦,又写出母亲的坚强。

)小结:人物的年龄不同,在长相神态上有不同的特征。

四、注意因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

1、出示“高兴”、“疼痛”、“发怒”、“伤心”四幅**。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想一想,人物在不同的心情下,外貌(尤其是表情)有什么不同的特征?

2、学生观察,同桌讨论,老师巡回指导,自由发言。

3、呈现例文。

例文1:每缝高兴的时候,他就容光焕发,他那矮小结实的身体像充了电似的精神十足,使他的两眼和**增添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光彩。)

例文2:钻心的疼痛又一次向她袭来……她两手紧紧抠住车厢,摒住了呼吸。她脸色白的像一张纸。

冷汗把额头、鬓发都湿透了,紧闭的双眼已含满泪水,以致瑟瑟抖动的长睫毛像在水里浸泡着一样,紧紧咬着下唇渗出一缕血痕……)

4、请同学们试着模仿例文的写法,再写写另外的两幅表情。

四、课堂作文:

1、请同学上台表演,看能不能把同学逗笑。

2、请学生用把刚才同学的表演写在纸上 。

五、教师小结:

外貌描写,不仅要写出特点,还要写出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因此,描写人物,更主要的是写好人物的神态表情,充分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作文**于生活,作文因生活而美丽!

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有一颗细腻的心,我们就一定能写出美丽的文章,更能活出美丽人生。

六、布置作业:

以《我班的一位任课老师》为题,写一篇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1)选取两三个生活片段,围绕一条线索组织材料表现主题。

2)运用外貌、神态等描写,注意他们在不同心情下的外貌特征。

3)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写出真情实感。

初中作文教学教案

一 作文指导之描写篇。教学重点 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本节课主要练习生动的人物描写。教学难点 1 学会细致地观察 2 掌握描写的要领。教学过程 师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面对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人也是各具形色 有的刚正耿直 有的能言善辩 有的乐观豁达 有的多愁善感。生活中的事更是千奇百...

2023年初中作文教学教案 初中作文教学新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 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但新课改下的初中作文教学仍表现为 考什么就教什么,近几年话题作文成为作文主导,从高考流向中考,从初三涌向初一,学生被迫放弃了对生活的感受 思考和感悟,失去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创新力...

初中生作文教学教案 初中作文教学新策略

初中生作文教学教案 初中作文教学新策略。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 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注重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但新课改下的初中作文教学仍表现为 考什么就教什么,近几年话题作文成为作文主导,从高考流向中考,从初三涌向初一,学生被迫放弃了对生活的感受 思考...